| 崔应令.乡村女性自我的再认识——一项来自恩施土家族双龙村的研究[J].社会, 2009(2): 79-98. |
| 姜晨.试论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想中女性主体性的重新建构[J].文学界(理论版), 2010(4): 280-282. |
| 金少萍, 沈鹏.中国女性人类学研究文献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 2008(1): 58-65. |
| 李霞.娘家与婆家——华北农村妇女的生活空间和后台权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226-237. |
| 王会, 杨华.规则的自我界定:对农村妇女主体性建构的再认识[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4): 112-120. |
| 杨华.隐藏的世界:农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2: 28-34. |
| 许敏敏.走出私人领域——从农村妇女在家庭工厂中的作用看妇女地位[J].社会学研究, 2002(1): 108-119. |
| 贺雪峰.乡村社会关键词[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 194-196. |
| 杨静.试论参政妇女为妇女参政——论述与主体性的建立[J].妇女研究论丛, 2013(6): 5-12. |
|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132-171. |
| 王会.性别、社会分化的村庄实践:发达地区农村妇女的角色调适——基于浙东鹅村的考察[J].青年研究, 2011(1): 85-93. |
| 王金玲.市场化对农村女性价值地位的改建——以经济学为视角, 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学刊, 1999(3): 84-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