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伯群.论民国武侠小说奠基作《近代侠义英雄传》[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 37-40.
|
孙金燕.纪实与求虚:武侠文本中分裂的符号自我--以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为解析对象[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3): 117-124.
|
石娟.民国武侠小说的副文本建构与阅读市场生成--以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为核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5): 127-138.
|
韩云波.论平江不肖生的"奇侠"路向[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2): 42-47.
|
韩云波.从"前金庸"看金庸小说的历史地位[J].浙江学刊, 2017(2): 76-87.
|
韩云波.审美与启蒙的悖论:从王国维的道路看中国武侠小说现代性历程[J].江汉论坛, 2017(3): 72-79.
|
施耐庵. 水浒传注评本: 第3册[M]. 金圣叹, 评.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897.
|
谢肇淛. 五杂俎[G]//黄霖. 中国历代小说批评史料汇编校释. 南昌: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9: 200.
|
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289.
|
柳亚子. 柳亚子诗选[M]. 徐文烈, 笺; 刘斯翰, 注.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1: 163.
|
李渔.闲情偶寄[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1.
|
施耐庵. 水浒传注评本: 第1册[M]. 金圣叹, 评.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16.
|
白居易. 文苑诗格[G]//张伯伟. 全唐五代诗格汇考.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368.
|
陆澹盦.辑余赘墨[J].侦探世界, 1923(1): 3.
|
徐斯年. "现代传奇话语"的生成及其特征--向恺然作品的互文性考察[C]//曾平原, 何福林. 平江不肖生研究专辑.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 4.
|
蔡爱国.恽铁樵《武侠丛谈》的写实倾向--兼论清末民初小说的写实主义潮流[J].北京社会科学, 2016(12): 65-78.
|
管达如. 说小说[G]//陈平原, 夏晓虹.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 第1卷.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385.
|
杨度. 杨度叙[M]//梁启超. 中国之武士道. 北京: 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6: 13.
|
蒋智由. 蒋智由序[M]//梁启超. 中国之武士道. 北京: 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66: 18.
|
梁启超. 梁启超自叙[M]//梁启超. 中国之武士道. 北京: 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6: 26.
|
蔡爱国.文学视域中清末侠义精神的重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 149-156.
|
揆郑.崇侠篇[J].民报, 1908(23): 27-36.
|
梁启超.新民说[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 161.
|
孙文. 精武本纪序[M]//精武本纪. 上海: 上海精武体育会, 1919: 1.
|
蔡爱国.民国初年的精武体育思想与时代和声[J].体育文化导刊, 2014(12): 161-164. doi: 10.3969/j.issn.1671-1572.2014.12.043
|
侠民. 《新新小说》叙例[G]//陈平原, 夏晓虹.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 第1卷.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125.
|
蔡爱国.《新新小说》:侠的实验性书写[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41-45.
|
陈景韩.《侠客谈》叙言[J].新新小说, 1904, 1(1): 1-2.
|
蔡爱国.论作为现代武侠先声的"技击余闻"系列小说[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 139-147.
|
恽树珏. 武侠丛谈序[G]//冷风. 武侠丛谈.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16: 1-2.
|
江山渊.续技击余闻[J].小说月报, 1916, 7(11): 5-6.
|
钱基博. 武侠丛谈跋[G]//冷风. 武侠丛谈.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16: 1-2.
|
钱基博. 甘凤池[G]//冷风. 武侠丛谈.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16: 13.
|
寄尘.江湖异人传·序言[J].七襄, 1914(5): 1.
|
许指严.南阳女侠[J].小说月报, 1913, 4(4): 1-16.
|
许指严. 三奇人[G]//姜侠魂. 天涯异人传. 上海: 交通图书馆, 1918: 38.
|
恽树珏. 武侠丛谈序[G]//冷风. 武侠丛谈.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16: 1-2.
|
汤哲声.不变与变:中国通俗文学批评的原则性和适应性及其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5): 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