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宝来.我国教学论研究范式转型的时代境遇与逻辑路向[J].教育研究, 2010(8):74-80.
|
Chao-mei Chen etc. Towards an explanatory and computational theory of scientific discovery[J].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9(3):191-209.
|
李森.现代教学论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6、46.
|
徐文彬, 高维.教学研究向何处去?[J].课程·教材·教法, 2013(1):95-100.
|
辛继湘.教学论实践智慧的缺失与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 2011(3):20-25.
|
赵鑫, 李森.中国教学论科学化的意蕴和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 2012(7):32-36.
|
罗儒国.世纪初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的问题与走向[J].教育学报, 2007(2):41-45.
|
徐继存.嵌入现实教学中的教学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14(1):72-78.
|
裴娣娜.中国教学论学科的当代形态及发展路径[J].教育研究, 2009(3):37-47.
|
蔡宝来, 王立国.回归生活的教学论:重心位移和主题预设[J].教育研究, 2005(12):38-42.
|
黄甫全, 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
|
杨小微.教学论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兼论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 2002(12):14-19.
|
林正范, 贾群生.教师行为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重要研究方向[J].教育研究, 2006(10):36-40. doi: 10.3969/j.issn.1007-8169.2006.10.012
|
丁邦平.教学(理)论与课程论关系新探:基于比较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 2009(12):44-50.
|
高天明.学科教学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再论[J].课程·教材·教法, 2001(10):14-18.
|
弋文武.与教学论相关联的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 2012(7):37-41.
|
李秉德."教学设计"与教学论[J].电化教育研究, 2000(10):11-13.
|
何克抗.也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论——与李秉德先生商榷[J].电化教育研究, 2001(4):3-10.
|
包国庆.中美教学论与两种文化哲学——当前教学论辩论的由来[J].电化教育研究, 2001(5):3-6.
|
李康.美国教学技术与我国教学论之比较[J].电化教育研究, 2001(6):3-8.
|
杨启亮.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J].教育研究, 2008(10):21-26. doi: 10.3969/j.issn.1672-5727.2008.10.011
|
陈勇, 李森.范式迷茫与走出: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再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4(2):30-35.
|
于泽元.教学论理论范式的比较与超越:以大陆地区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6):62-67.
|
王道俊.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初探——兼谈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某些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 2011(1):14-32+43.
|
谢克仁, 马启龙, 白继芳.教学设计学与教学论的语义结构网络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 2008(11):46-49. doi: 10.3969/j.issn.1009-8097.2008.11.010
|
王嘉毅, 杨和稳.近二十年来我国教学论研究的历程及趋势——基于对1990-2008年《课程·教材·教法》刊发的教学论文章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 2010(3):10-14+55.
|
赵宁宁.我是谁?——作为教学论学习者的困境与反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1):91-108+190-191.
|
林正范, 贾群生.教师行为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重要研究方向[J].教育研究, 2006(10):36-40. doi: 10.3969/j.issn.1007-8169.2006.10.012
|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教学论贡献[J].课程.教材.教法, 2003(8):18-20.
|
郭华.教学交往研究的教学论意义[J].教育科学, 2001(2):22-24.
|
李松林.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论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1):16-21+43.
|
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 2005(9):32-37.
|
蔡宝来, 王立国.回归生活的教学论:重心位移和主题预设[J].教育研究, 2005(12):38-42.
|
李定仁, 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32.
|
高懿德.形而上下(学)哲学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2):1-11.
|
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四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2:216.
|
徐继存.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诸环节的考察[J].中国教育学刊, 1991(6):20-22.
|
徐继存.教学论观念辨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1):30-35.
|
李森, 王牧华.现代教学论生长点试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1):50-55.
|
威廉. 威伦, 贾尼丝. 哈奇森, 玛格丽特. 伊什勒. 博斯. 有效教学决策[M]. 李森, 王纬虹, 主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4.
|
周仕德.我国教学论本土化的表述危机:背景、特征与改进——基于对1980年代以来代表性著作的文本考察[J].课程教学研究, 2015(1):10-14.
|
沈小碚, 王天平, 张东.对中国课程与教学论流派构建的审思[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135-139.
|
卢卡奇. 社会存在本体论导论[M]. 沈耕,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9: 4-5.
|
尼葛洛庞蒂. 数字化生存[M]. 胡泳, 范海燕, 译.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7: 2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