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继乐. 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N]. 中国教育报, 2017-10-20(001).
刘海峰.高考改革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3.
王烽.面向教育现代化的高考设计:不忘初心完善格局[J].中小学管理, 2017(7):25-28.
田建荣.科举教育的传统与变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3.
LIU H F, WU Q. Consequence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s in China and the reform challenges[J].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2006(1):7-21.
刘海峰.高考改革的理论思考[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3.
欧拥军.重新审视与重新定位——高中和高校应对[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7(10):113-115.
刘清华.高考改革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162-163, 254.
PARRISH E. Do gaokao scores predict Chinese business students' academic success in higher education?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graduation and cumulative GPA of Chinese students in a dual-country business program[M].ProQuest LLC, 2013:86-87.
杨学为.高考文献(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89.
葛为民, 等.新课程改革下高考内容、形式改革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1.
杨学为, 廖平胜.考试社会学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1.
廖平胜.考试是一门科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330-331.
杨学为.高考文献(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57.
贾非.中国古代考试与学校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1:219.
张耀平.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86.
高军峰, 姚润田.新中国高考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9:20.
郑若玲, 等.高考改革困境与突破[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5.
杨学为.中国高考史论述(1949-1999)[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6-8.
戴家干.改造我们的考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24-25.
李木州.高考改革的历史反思[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390.
靳玉乐.学业负担政策的价值重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4):81-86.
马健生, 吴佳妮.为什么学生减负政策难以见成效?——论学业负担的时间分配本质与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5-14.
马健生, 臧洪菊.减负——高考改革的错误定位[J].教育科学研究, 2008(2):13-15.
AMY B. "One exam determines one's life":The 2014 reforms to the Chines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J]. Fordham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2015(5):1475-1476.
刘宝剑.关于高中生选择高考科目的调查思考——以浙江省2014级学生为例[J].教育研究, 2015(10):142-148.
康乃美, 涂礼雄, 杜嵩泉.中外考试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38-39.
邵志芳, 庞维国.高考成绩性别差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 34(1):69-75.
宋洁绚.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形成与演化:基于国家主义的视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5:115.
刘海峰, 等.中国考试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47.
YOU Z R, HU Y Z. Walking a policy tightrope:the dilemma of balancing diversification and equality in Chines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J].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2013, 26(3):309-324. doi: 10.1057/hep.2013.3
杨志明.考试公平性之题目及试卷功能差异探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7(9):5-12.
康乃美.蔡炽昌, 等.中外考试制度比较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67-172.
杨明全.高考改革科学化进程中的四个瓶颈[J].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7(10):5-6.
瞿振元.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考试招生制度[J].教育研究, 2017(10):4-11.
靳玉乐, 张铭凯.努力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