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百年实录编辑组. 东南大学组织大纲[G]//南大百年实录编辑组. 南大百年实录(上卷)·中央大学史料选.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24.
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3)[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1:98.
张楚廷.课程与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6, 39(4):48-51.
魏小琳.治理视角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重构[J].教育研究, 2016(11):65-73.
NORTH D.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89.
约翰·亨利·纽曼. 大学的理想[M]. 徐辉等, 译.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75.
德里克·博克. 走出象牙塔: 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 徐小洲, 等, 译.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112.
朱晓雯, 崔延强.大数据背景下MOOC模式的数据理性及本土涵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7(4):54-59.
洪志忠.高校基层教研室的演化与重建[J].大学教育科学, 2016(3):86-92.
刘小强, 何齐宗.重建教研室:教学组织变革视野下的高校教学质量建设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 2010(10):57-61.
熊岚.高校教研室功能的回归与重建[J].现代教育管理, 2010(6):33-35.
李福华, 丁玉霞.论学术制度的变迁[J].中国高教研究, 2013(12):34-37.
齐格蒙·鲍曼. 立法者与阐释者: 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M]. 洪涛,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28.
阎光才.精神的牧放与规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30-31.
GMELCH H, SCHUH H. The life cycle of a department chair[M]. CA:Jossey-Bass, 2004.
GONAIM F. A department chair:a life guard without a life jacket[J].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2016, 29(2):272-286. doi: 10.1057/hep.2015.26
弗里德里希·包尔生. 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 滕大春, 滕大生,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169.
克拉克·克尔. 高等教育系统: 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 王承绪, 徐辉, 等, 译. 杭州: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 174-175.
宣勇.大学变革的逻辑(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2.
阿什比. 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 滕大春, 滕大生,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13.
张春海. 谨防人为构筑"学科壁垒"[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11-20(1).
托马斯·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M]. 金吾伦, 胡新和,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黄显涵, 李子健.课程改革中教学取向的转变:从建构主义路径源发的探索[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6):55-60.
朱炎军.大学教学学术研究:缘起、进展及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 2014, 20(2):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