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平.中国近现代通俗历史小说史略[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6:53.
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下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欧阳健.历史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3.
陈建华.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 1927-1930[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85, 89-90.
阿莱达·阿斯曼.记忆中的历史: 从个人经历到公共演示[M].袁斯乔, 译.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4.
荫余轩主人.中华民国史演义[M].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 1922.
蔡东藩, 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上册[M].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6.
许啸天.民国春秋演义[M].上海: 国民图书公司.1930.
西蒙·莫尔帕斯.导读利奥塔[M].孔锐才, 译.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 74-75.
民国通俗演义广告[N].顺天时报, 1925-06-04.
贺麦晓.文体问题——现代中国的文学社团和文学杂志(1911-1937)[M].陈太胜, 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126.
亨利·詹金斯.文本盗猎者: 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M].郑熙青, 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117.
陶寒翠.民国艳史演义[M].上海:时还书局, 1928.
李忠昌.论历史演义小说的历史流变[J].社会科学辑刊, 1994(5):139-145.
徐念慈.余之小说观[G]//黄霖, 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 下册[M].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5: 299.
曾业英.蔡锷与小凤仙——兼谈史料辨伪和史事考证问题[J].近代史研究, 2009(1):4-34
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M].陈永国, 张万娟, 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173.
彼得·伯克.文化史的风景[M].丰华琴, 刘艳, 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220.
寒云.小说迷的一封书[N].晶报, 1922-08-12.
新华书局民国春秋演义广告[N].申报, 1930-10-24.
柯文.历史三调: 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M].杜继东, 译.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68.
李礼.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77.
瞿骏.辛亥革命与城市公共空间——以上海为中心的研究(1911-1913)[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7.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degree&id=Y1208333
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 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王文斌, 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