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洵, 等.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轰炸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
孙德忠.社会记忆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
敌机昨狂炸重庆[N].新华日报, 1939-05-04(2).
陆诒.敌机昨狂炸了重庆[J].群众, 1939, 2(24-25).
老舍.五四之夜[J].七月, 1939, 4(1):11-12.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卷):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三大学校长函美人, 请勿助寇为虐[N].新华日报, 1940-05-30(2)
寇机疯狂轰炸下苏大使馆被波及[N].新华日报, 1940-06-12(2).
陈方正.陈克文日记(1937-1952):上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公安部档案馆.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1.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王子壮日记(手稿本): 第7册, 1941年8月13日[M].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1.
狂炸后的新都广播[J].全民抗战周刊, 1939(70).
要悲壮才能胜利[N].中央日报, 1940-06-18(2).
重庆市档案馆档案藏未刊档案[A]. 0053-95-12(二).
又も重慶を大爆撃[N].読売新聞朝刊, 1939-05-13(1).
重慶四十六次爆撃[N].読売新聞朝刊, 1940-10-27(1).
重慶で再び空中戦[N].読売新聞夕刊, 1939-05-06(1).
海鷲、記録的長距離爆撃[N].読売新聞朝刊, 1941-09-01(1).
重慶断末魔の死相[N].朝日新聞朝刊, 1941-07-10(1).
近く成都へ遷都か[N].読売新聞朝刊, 1939-05-06(1).
蘭州遷都主張[N].読売新聞朝刊, 1939-05-10(1).
西昌か、天水か, 蒋の落ちゆく先听診[N].読売新聞朝刊, 1940-09-21(3).
周恩来、居正重傷説[N].読売新聞朝刊, 1939-08-21(1).
馮玉祥ら, わが重慶爆撃で[N].読売新聞夕刊, 1940-07-23(1).
于右任死亡, 重慶猛爆に衝撃[N].読売新聞第二夕刊, 1939-06-02(1).
石田収.新聞が日本をダメにした[M].東京: 現代書林, 1995.
重慶空爆被害への米国抗議に関する日本政府声明(昭和十四年)[G]//日本外務省, 编.日本外交文書·日中戰争: 第3册, 東京: 六一書房, 2011.
重慶の第三国官民長江南岸へ避難勧告[N].読売新聞朝刊, 1940-06-15(1).
埃德加·斯诺(E.Snow).为亚洲而战[M].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84.
U.S. Makes Protest on Chungking Raid[N]. New York Times, 1939-07-11(13).
美国国务院编.美国外交文件·日本(1931-1941)选译[G].张玮瑛, 等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美国各报反对美日谈判[N].新华日报, 1940-06-15(2).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伊香俊哉.战争的记忆——日中两国的共鸣和争执[M].韩毅飞, 译.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李侃.对抗日战争史研究略陈管见[J].抗日战争研究, 1995(1):1-4.
西南师范大学, 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大轰炸[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2.
贺建平, 王永芬, 马灵燕.受难与国耻建构:"重庆大轰炸"集体记忆的媒介话语策略[J].国际新闻界, 2015(12):89-104.
小林文男.中国現代史の断章[M].東京: 谷澤書房, 1986.
前田哲男.从重庆通往伦敦、东京、广岛的道路[M].王希亮, 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前田哲男.被害民衆の視点から加害を問う[N]. しんぶん赤旗, 2016-04-17.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 郭金华, 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