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良, 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9.
|
方汝翼, 贾瑚.登州府志[M]. 1881(清光绪七年)刻本。
|
(天津)续修天津徐氏家谱不分卷[M]. 1918(民国七年)寿岂堂铅印本.
|
(河北馆陶)王氏宗谱六卷[M]. 1920(民国九年)三槐堂铅印本.
|
(山东即墨)杨氏家乘不分卷[M]. 1936(民国二十五年)排印本.
|
(河北)定兴鹿氏二续谱十五卷[M]. 1897(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
|
(山东淄博)淄川县丰泉乡王氏世谱[M]. 1733(清雍正十一年)刻本, 2002年影印.
|
倪企望, 钟廷瑛.(嘉庆)长山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 1976.
|
(河北景县)张氏族谱六卷[M]. 1892(清光绪十八年)古香堂抄本.
|
(河北东光)马氏家乘不分卷[M]. 1922(民国十一年)木刻本.
|
(河北迁安)浭阳赵氏西门统谱七卷[M]. 1932(民国二十一年)唐山同泰印局石印本.
|
贺长龄: 《皇朝经世文编》[M]//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第74辑.台北: 文海出版社, 1966.
|
李前泮: (光绪)奉化县志[M].台北: 成文出版社, 1975.
|
周硕勋: (光绪)潮州志[M].台北: 成文出版社, 1967.
|
冯尔康: 中国古代的宗族和祠堂[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3: 101-103.
|
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堂的控制功能[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7(1):54-63. doi: 10.3969/j.issn.1000-422X.2007.01.009
|
刘巧莉, 王剑.负土筑墓——明清华北宗族文化的地标[J].学习与探索, 2016(3):143-150. doi: 10.3969/j.issn.1002-462X.2016.03.024
|
(河北沧州)于氏族谱不分卷[M]. 1866(清同治五年)石印本.
|
王士性.广志绎[M].北京: 中华书局, 1981.
|
冯尔康, 等.中国宗族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冯尔康.宗族制度、谱牒学和家谱的学术价值[M]//国家档案局二处, 南开大学历史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合编.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代序.北京: 中华书局, 1997.
|
(山东)黄县太原王氏族谱[M]. 1909(清宣统元年)刻本.
|
(河北南皮)侯氏族谱不分卷[M]. 1918(民国七年)石印本.
|
(山东临朐)冯氏世录.转引自王日根、张先刚.从墓地、族谱到祠堂: 明清山东栖霞宗族凝聚纽带的变迁[J].历史研究, 2008(2): 80-81.
|
(山东)丁氏族谱十二卷[M]. 1909(清宣统元年)刻本.
|
(河北博野)蒋氏宗谱八卷[M]. 1935(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
(山东长山东街)王氏世谱十八卷[M]. 1915年石印本.
|
(河北正定)梁氏族谱[M]. 1680(清康熙十九年)刊本.
|
王直.抑菴文后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 第1241册.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
(山东)高密李氏家谱四卷[M]. 1933(民国二十二年)石印本.
|
(山东)嶧县武氏族谱四卷[M]. 1936(民国二十五年)石刻本.
|
(河北滦县)瑯琊王氏宗谱八卷[M]. 1919(民国八年)铅印本.
|
(河北沧县)宁津李氏族谱[M]. 1933(民国二十二年)刻本.
|
(河北青县)崇伦堂马氏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M]. 1921(民国十年)铅印本.
|
冯尔康.清代宗族祖坟述略[J].安徽史学, 2009(1):60-75. doi: 10.3969/j.issn.1005-605X.2009.0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