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 饶武元.我国高教领域学科建设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基于2005-2016年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 2017(1):90-99.
陈秋红, 朱侃.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业经济研究文献的发展——基于CNKI高被引论文大数据[J].重庆社会科学, 2018(9):5-16.
张赣生.中国武侠小说的形成与流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4):38-45.
柳苏.金色的金庸[J].读书, 1988(2):135-142.
柳苏.侠影下的梁羽生[J].读书, 1988(3):138-144.
金庸.金庸作品集"三联版"序[J].读书, 1994(3):100-103.
周宁.从金庸作品看文化语境中的武侠小说[J].中国社会科学, 1995(5):152-164.
严家炎.论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J].文学评论, 1996(3):56-64.
韩云波.论21世纪大陆新武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4):150-156. doi: 10.3969/j.issn.1673-9841.2004.04.031
顾彬."金庸"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危机[J].杨青泉, 译; 朱寿桐, 校.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 75-80.
李以建.金庸小说研究的前沿进展与体系构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88-93.
奚倩, 贾愫娟, 裴靖文, 等整理."第二届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暨武侠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编[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3):4-36.
赵宪章.2005-2006年中国文学影响力报告[J].文艺争鸣, 2008(8):11-25.
李陀.一个伟大写作传统的复活[C]//金庸小说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 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 2000: 29-33.
韩云波.侠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模式[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2):91-9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 2017-10-28(001).
韩云波.从"前金庸"看金庸小说的历史地位[J].浙江学刊, 2017(2):76-87.
杨兴林.关于高校立德树人问题的思考[J].重庆高教研究, 2018(1):11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