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高校美育改革和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渝教体卫艺发[2017] 3号[EB/OL]. (2017-01-12)[2018-12-03]. http://www.cqsaea.com/zcwj/1038.html.
|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5] 71号[EB/OL]. (2015-09-28)[2018-12-01]. http://www.xinhuanet.com/shuhua/2017-11/21/c_1121989703.htm.
|
赵伶俐, 章新建.高校美育——美的人生设计与创造[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180, 186.
|
赵伶俐.人格与审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77.
|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180-181.
|
刘思博.人生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探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15(2):85-88.
|
BRINCKI. Empathy, engagement, entrainment:the interaction dynamics of aesthetic experience[J]. Cogn Process, 2018(19):201-213.
|
黄子岚, 张卫东.神经美学:探索审美与大脑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 2012(5):672-681.
|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359.
|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324.
|
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 范大灿, 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4.
|
祁海文.中国美育思想通史:先秦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7:163, 177.
|
赵伶俐.人生价值的弘扬——当代美育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49-51.
|
梁纯雪, 眭依凡.课程体系重构:基于增强思政理论课针对性和亲和力的调查和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8(11):63-70.
|
赵伶俐.新时代美育的使命与实践方略[J].人民教育, 2019(6):85-89.
|
赵伶俐.以目标与课程为支点的美育质量测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5):87-99.
|
邓佳.黄雪.美育的神经基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5):100-108.
|
徐静.全国普通高校美育改革发展座谈会举行[EB/OL]. (2016-12-04)[2018-12-05]. http://www.tsinghua-emkt.com/news/2016-12-5/23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