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age Board

Dear readers, authors and reviewers,you can add a message on this page. We will reply to you as soon as possible!

2020 Volume 46 Issue 1
Article Contents

Rongsheng HUANG, Jian FANG. The Courage of Self-revolution and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New Era[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20, 46(1): 11-18. doi: 10.13718/j.cnki.xdsk.2020.01.002
Citation: Rongsheng HUANG, Jian FANG. The Courage of Self-revolution and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New Era[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20, 46(1): 11-18. doi: 10.13718/j.cnki.xdsk.2020.01.002

The Courage of Self-revolution and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New Era

More Information
  • Received Date: 11/06/2019
    Available Online: 01/01/2020
  • MSC: D261

  • The courage of self-revolution is the most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is the biggest advantage. The courage of self-revolution is the essence of a Marxist political party, and it is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accomplish the great cause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which has the unique generation logic and the profou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nearly a century ago, it has always maintained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the courage to self-revolution and t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historical mission to promote self-revoluti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now entered a new era, and promoting self-revolu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CPC to fulfill its historical mission. It is a complex systematic project to carry out the self-revolution in the new era, which should overcome the tendency of fighting alone.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organic unity of goal orientation, problem orientation, value orientation and method orientation. We will continue to make our revolution more holistic,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and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our great dreams and our historic missions.
  • 加载中
  • [1] 刘光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深入推进自我革命[N].光明日报, 2019-05-20(6).

    Google Scholar

    [2]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G].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

    Google Scholar

    [3] 奚广庆.党的自我革命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9(5):84-89.

    Google Scholar

    [4] 姚桓.自我革命是应对执政考验的战略举措[J].探索, 2018(4):112-116.

    Google Scholar

    [5] 陶文昭.自我革命: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之举[J].紫光阁, 2018(2):12-13.

    Google Scholar

    [6] 刘仓.论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统一[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18(10):22-31.

    Google Scholar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Google Scholar

    [8] 毛泽东选集: 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1096-1097.

    Google Scholar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Google Scholar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6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5: 359.

    Google Scholar

    [11] 列宁全集: 第3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257.

    Google Scholar

    [12] 列宁选集: 第4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67.

    Google Scholar

    [13] 斯大林文集(1934-1952)[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5: 168.

    Google Scholar

    [14] 斯大林选集: 下[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58.

    Google Scholar

    [15] 毛泽东选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306.

    Google Scholar

    [16] 毛泽东选集: 第4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Google Scholar

    [17] 邓小平文选: 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267.

    Google Scholar

    [18] 江泽民文选: 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271-272.

    Google Scholar

    [19] 习近平.牢记初心使命, 推进自我革命[J].求是, 2019(15):4-9.

    Google Scholar

    [20] 李忠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2(3):5-9.

    Google Scholar

    [21] 毛泽东文集: 第8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302.

    Google Scholar

    [2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G].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Google Scholar

    [23] 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Google Scholar

    [24] 王纪臣, 尚庆飞.长期执政条件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重大命题研究[J].学海, 2018(5):5-11.

    Google Scholar

    [25] 唐皇凤.使命型政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政治基础[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3):37-47.

    Google Scholar

    [2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Google Scholar

    [27] 毛泽东选集: 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602.

    Google Scholar

    [28] 胡锦涛文选: 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652.

    Google Scholar

    [29] 习近平.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6:17.

    Google Scholar

    [3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 186.

    Google Scholar

    [3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 学习出版社, 2018: 311.

    Google Scholar

  • 加载中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Article Metrics

Article views(6354) PDF downloads(249) Cited by(0)

Access History

Other Articles By Authors

The Courage of Self-revolution and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New Era

Abstract: The courage of self-revolution is the most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is the biggest advantage. The courage of self-revolution is the essence of a Marxist political party, and it is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accomplish the great cause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which has the unique generation logic and the profou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nearly a century ago, it has always maintained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the courage to self-revolution and t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historical mission to promote self-revoluti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now entered a new era, and promoting self-revolu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CPC to fulfill its historical mission. It is a complex systematic project to carry out the self-revolution in the new era, which should overcome the tendency of fighting alone.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organic unity of goal orientation, problem orientation, value orientation and method orientation. We will continue to make our revolution more holistic,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and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our great dreams and our historic missions.

  •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的基因,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锻造了矢志不渝的自我革命品格、自我革命精神,形成了自我革命的优势。然而,有人认为自我革命不可能,哪有自己拿利剑刺向自己的?“从历史看,纵观大国兴衰、王朝更迭,根本都在于自己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因此无法突破所谓的‘自我革命困境’。”[1]也有一些人迷恋西方的多党轮替和三权分立,断言“一党执政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2]591。这些论调有的是一厢情愿的误解,有的是别有用心的曲解,如此等等,都是对自我革命的错误理解。消除误解、驳斥曲解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回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自我革命”“为什么要自我革命”,形成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自我革命”命题自提出以来,学界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3]的角度揭示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以期夯实自我革命的理论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较多地聚焦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我革命的论述,而较少将其放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中梳理其来龙去脉,未能充分揭示不同历史时期对自我革命认识的阶段性贡献,不可避免地割裂了自我革命认识史的连续性。此外,从理论维度回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自我革命”,这种研究是必要的,但要看到这只是自我革命生成的理论逻辑,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的一般规定性,难以进一步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近百年来,历史使命与自我革命在中国实践场域中有机互动的态势从未中断过,肩负历史使命事实上构成自我革命生成的实践逻辑。纵观已有研究,学界多从应对执政考验[4]、全面从严治党[5]、社会革命[6]等方面进行探讨,历史使命与自我革命的紧密联系尚未得到研究者的充分关注,从历史使命视角分析自我革命的研究暂付阙如。因此,把自我革命置于历史使命视域下,从理论、历史、现实三个维度认识其思想演进、历史发展和实践要求,对于理解自我革命何以可能、何以重要、何以推进等问题,更加自觉地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
  • 从政党的语境来讲,所谓自我革命,就是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把自己作为特殊的革命对象,以革命的气魄、革命的精神、革命的斗志、革命的智慧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全部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2]589勇于自我革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品格,有其独特的生成逻辑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相区别的独特标识。

  • 一个政党能否进行自我革命同政党的性质、宗旨直接相关。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个人利益而结成的政党。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固有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7]411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表现为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同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所在,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7]413毛泽东对此也曾有过论述,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难道还有什么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舍不得丢掉的吗?难道我们还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的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8]毛泽东的提问实际上揭示了,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勇于自我革命,一旦为己、为私,必然会让政治灰尘侵蚀党的健全肌体,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可见,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具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过程中对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反对错误思想和错误倾向,开展批评和斗争等方面有过深入的思考和艰苦的探索,这从理论和实践结合方面论证了“自我革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等问题。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指出:“无产阶级革命,例如19世纪的革命,则经常自我批判,往往在前进中停下脚步,返回到仿佛已经完成的事情上去,以便重新开始把这些事情再做一遍;它十分无情地嘲笑自己的初次行动的不彻底性、弱点和拙劣。”[7]6721873年6月20日,恩格斯在致倍倍尔的信中指出:“不要让‘团结’的叫喊把自己弄糊涂了。”[9]5121882年10月28日,恩格斯在给倍倍尔的信中指出:“无产阶级的发展,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在内部斗争中实现的,而现在第一次建立工人政党的法国也不例外。”[9]5541885年10月8日,恩格斯在写给伯恩施坦的信中指出:“矛盾绝不能长期掩饰起来,它们总是以斗争来解决的。”[10]恩格斯据此总结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一个大国的任何工人政党,只有在内部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这是符合一般辩证发展规律的。”[9]551

    列宁、斯大林对“自我革命”也有过论述。列宁指出:“犯错误对一个先进阶级的战斗的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虚伪地不好意思承认错误和纠正错误。”[11]列宁把“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12]看作判断一个党是否郑重的标志。承认并纠正错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就认为公开说出自己的错误是软弱的表现,会被敌人所利用,甚至不利于体谅和爱护干部。这种观点实际上在回避问题,掩盖错误。对此,斯大林指出:“公开承认我们的错误和诚恳改正这些错误,只能加强我们的党,提高我们党在工人、农民、劳动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威信,提高我们国家的力量和实力。”[13]针对有人把自我批评庸俗化,认为讲自我批评,就是丢开工作胡扯乱谈,就不需要党的领导,斯大林指出:“我们需要的不是任何自我批评。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提高工人阶级的文化水平、发扬他们的战斗精神、巩固他们的胜利信心、加强他们的力量并帮助他们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的自我批评。”[14]

    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自我革命的深度思考,推动了自我革命由自发向自觉、由无序向有序的发展,这有利于增强党的组织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自我革命的论述和探索,为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高度警惕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表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保持着勇于自我革命的思想自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科学分析党内斗争的根源和性质,指出:“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15]毛泽东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视为保持党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认为“对于某些犯有重大错误的干部和党员,以及工农群众中的某些坏分子,必须进行批评和斗争”[16]1272。毛泽东明确提出党内斗争的实质是思想斗争的论断,主张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应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方针,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指出:“我们党也犯过严重错误,但是错误总还是由我们党自己纠正的,不是别的力量来纠正的。”[17]这一论述从历史维度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具有靠自己解决问题的品质,为认识、评价党内问题和错误提供了新的思路。江泽民指出:“要勇于正视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依靠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不断加以解决。这是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所在。”[18]这一思想进一步阐述了自我革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江泽民还明确提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这对于坚持“严”字当头,把从严要求落实到解决党内问题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新世纪以来,胡锦涛作出党面临着“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的判断,从主客观结合方面分析了党的建设的基本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经受考验、化解危险成为自我革命的时代要求。

    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及自我革命,自我革命的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一是立足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战略高度正式提出和使用“自我革命”这一概念,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四方面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二是把自我革命提到党最鲜明的品格、最大的优势层面加以强调,凸显了自我革命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有利于塑造勇于自我革命的政党形象;三是把自我革命纳入党的建设总目标,深刻表明新时代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决心和毅力,为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四是全面总结了近百年来党推进自我革命的经验,这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从严管党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党内监督,接受人民监督,不断纯洁党的思想、纯洁党的组织、纯洁党的作风、纯洁党的肌体,等等”[19]。这些论断深化了对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在理论上建构了自我革命的内容框架,在实践中成为推进自我革命的方法指导。

    综上所述,“自我革命”有着自身的生成逻辑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接续探索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形成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丰富思想成果。这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制胜之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相区别的独特标识。

二.   勇于自我革命取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 历史有力证明,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在这一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并凝聚了“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

  • 实现民族复兴,关系民族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正因如此,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是随便哪个政治力量都可以承担的。要肩负起民族的复兴,必须有强烈的使命担当,能够克服图一己之私、求一时之利的局限性。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英勇顽强的斗争。有的举起反帝爱国的旗帜,一时间轰轰烈烈,但以失败而告终;有的不遗余力地扫清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但处处碰壁,好景不长;有的大力推行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但危机依旧继续。1911年孙中山彻底放弃了对清王朝的幻想,领导了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仍以失败而告结束。这些努力之所以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根本原因在于未能跟上时代、实践和人民的要求,思想主张没有超越本阶层或组织的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而聚焦到民族复兴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上来。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6]147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推翻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同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决同党内“左”的、“右”的错误作斗争;培育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创造了通过整风解决党内矛盾的奇迹。经过浴血奋战,党领导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一度沉沦的态势和被奴役的命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历史方位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强调要戒骄戒躁,克服不正之风;要加强学习,提高执政本领;要警惕糖衣炮弹侵蚀,同贪污腐化现象作斗争;要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等。经过艰辛探索,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打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崇高使命的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适时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等。经过接力探索,党领导人民成功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推进中华民族大踏步迈向现代化,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顺应民族复兴的新形势、新要求,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最重要的是党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发扬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品格,彰显出其他政治力量无可比拟的先进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为什么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2]590

  • 实现民族复兴一要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还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考验,是一场艰巨的事业。近百年来,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艰巨使命,中国共产党以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锻造自己,在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中应对风险挑战,扫除民族复兴的障碍。

    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为例,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遇到了诸多来自国内外的困难和风险。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驾驭风险的本领,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干扰。一是应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出现的风险考验。坚决抵制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坚决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国驻南联盟使馆的野蛮行径,沉重打击台独势力分裂祖国的活动,果断处理“法轮功”邪教问题,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香港局势变化等。二是处理好自然界出现的风险考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次遇到世所罕见的地震、台风、泥石流、雨雪冰冻等重大自然灾害。如1998年的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全流域特大洪水导致2.23亿人受灾,2008年的汶川地震造成6.9万人遇难,此外,还有同年南方雨雪冰冻极端天气,2010年青海玉树强烈地震,同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造成的巨大自然灾害。三是沉着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美国“9·11”事件等国际突发事件,叙利亚问题、伊朗核问题、阿富汗问题以及也门问题等国际或区域问题使得国际局势复杂多变。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018年美国对我国发起的贸易战成为影响我国国际经济环境的重要变量。

    完成艰巨使命的经验表明,打铁必须自身硬,而实现自身硬,就要以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任务越繁重,风险考验越大,越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有没有自我净化的过硬特质,能不能坚持不懈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作斗争,就成为决定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2]591

  • 民族复兴的丰富内涵决定了实现这一使命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有学者认为民族复兴至少应该包括五个方面: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增强以经济科技文化力量为主的综合国力;二,大力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社会各个领域的整体协调发展;三,大力建设和弘扬新时代的中华文明;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五,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20]。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复兴的长期性有充分的估计。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醒全党:“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16]1480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说:“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21]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22]16。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23]379-380

    有学者认为:“长期执政条件下,政党不必担心自己的政权丢失,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对手竞争,但也恰恰因为没有竞争压力而容易遭遇来自政党内部的严峻挑战,即自我松懈与自我膨胀。”[24]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要看到对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尽管没有西方政党那样的竞选压力,然而肩负长期使命的压力是存在的。研究表明,“就世界政党发展史而言,能够长期有效执政的政党为数不多”[25]。铁的事实在于,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如果不能长期肩负使命,迟早会被历史所淘汰。只有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才能避免在执政业绩光环照耀下出现的忽略自身不足、忽视自身问题的现象,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习近平总书记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他强调“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19]

    勇于自我革命是完成民族复兴长期使命的内在要求。党的自我革命不是自我封闭的革命,而是在与历史使命的长期互动中增强“要自我革命”的决心和意志,发现自我革命的“靶点”,直击自我革命的“要害”,进而锻造肩负长期历史使命的坚强领导力量。

三.   继续推进自我革命成为新时代党完成历史使命的必然抉择
  •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6]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要肩负好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必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有新气象、新作为。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为严峻,管党治党的任务十分繁重。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是党在新时代完成历史使命的必然抉择。

  • 推进自我革命,要坚持目标导向,密切联系党的建设目标来进行。也就是说,要把党的建设目标作为参照,厘清党的建设的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之间的差距,找准“自我革命”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离开目标谈“自我革命”就容易偏向,陷入“走一步,算一步”的状态,甚至会因为缺少目标而难以凝聚推进“自我革命”的共识。

    根据党的建设的实际状况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调整党的建设目标,在党的建设目标指引下推进党的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27]改革开放以来,党根据发展形势不断深化对建设目标的认识。1983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邓小平指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23]391997年,在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强调:“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22]452007年,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强调:“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8]党的建设目标的发展演进,为不同历史条件下推进“自我革命”提供了基本原则。2017年,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目标,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6]62。推进“自我革命”就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这个总目标,根据总目标来布局、来谋划、来展开,不断强化新时代推进“自我革命”的时代内涵,确保自我革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 党内问题反映着党自身建设中的矛盾、不足和短板,是削弱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现实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29]“自我革命”本身就是奔着问题去的,惟有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同其作坚决斗争,才能铲除寄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永葆党的肌体健康。而离开问题谈自我革命则会因找不到抓手而陷入“无的放矢”的僵局。

    党内问题多种多样,既有政治建设领域的问题,也有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领域的问题;既有一般性问题,也有群众反映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构成威胁的突出问题;既有历史上解决过又重新出现的老问题,也有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既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政治原则问题;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问题;等等。在党的建设实践中,各种问题呈现出相互交织的状态,因而,对待党内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弄清楚问题的多与少、大与小、轻与重、缓与急、易与难,找准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在分析解决党内问题时,要从全局出发把握方方面面的问题,看到不同问题的影响和危害,同时要善于抓核心问题,以此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比如,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管作风问题的表现形式如何变化,都离不开党群关系这一实质。又如,组织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健全和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解决好影响民主集中制的相关问题,组织建设的各方面工作也就有了保障。再如,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就有正确的方向、蓬勃的生机和光明的前途。核心问题是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因此要善于把核心问题作为解决各种问题的主攻方向。二要坚持解决问题和防范问题相统一。解决问题是一种被动行为,具有事后性质,而防范问题是一种主动行为,具有事前性质。从某种程度上讲,防范问题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毫不亚于解决问题蕴含的功效。以“腐败”为例,在腐败问题上,人们往往把关注点放在抓了多少腐败分子上,较少注意到预防了多少人可能腐败。腐败固然令人痛恨,但培养一个领导干部所付出的成本不可小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防范腐败问题,破解“前腐后继”的难题,对于解决腐败问题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不仅要减少腐败存量,更要遏制住腐败增量的思路,着力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的自律机制。足见坚持党内问题导向、推进自我革命要善于发现倾向性、苗头性、潜在性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 这个价值取向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把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新时代条件下推进自我革命同样需要秉持这一价值取向,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秉持党的价值取向推进自我革命,一要继续从人民中汲取“自我革命”的动力和底气。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自我革命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利益要求,无疑会得到人民的支持。一旦放弃自我革命,任由问题发展,就必然会损害人民的利益,辜负人民的重托,最终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党的力量之源也就会被堵塞。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30]二要从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盼中找准问题。党的执政业绩有目共睹,但在执政业绩的光环下,有些党员干部容易因为自满而忽视自身的不足和问题。而群众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看得最清楚。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群众最痛恨腐败,就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就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三要把人民视为评判自我革命成绩的“阅卷人”。在评判“自我革命”成效时要多关注群众的实际感受,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加群众的评价权、话语权,以自我革命的实际成效取信于人民,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 自我革命,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否定,或者说辩证的否定,通过内在而不是外在的否定性力量推动现存事物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进而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个过程无疑是曲折的、艰辛的,离不开科学的方法。

    中国共产党要在实现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征程中推进“自我革命”,就要遵循党的方法原则,即抓重点、讲策略、谋长远。一是抓重点。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政治上暴露出来。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抓好政治建设,对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31]因而,在推进“自我革命”的斗争中,要抓住政治建设这个根本,着力解决政治意识不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问题,促进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讲策略。党的自我革命面对的不是普通矛盾,解决的不是一般问题,会遇到可预见的甚至难以预见的特别艰巨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制定正确的策略,从容应对,力挽狂澜,最终在解决问题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遵循方法原则的显著体现。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虚功实做、破立结合、以小见大、稳扎稳打,促使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卓著成效。上述策略对新时代开展“自我革命”具有重要方法论启示。三是谋长远。推进自我革命,既要解决遗留问题、现实问题,也要防范未来问题,这就需要从根本方法上把自我革命这一“破”的过程与制度治党这一“立”的过程结合起来,既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又推动自我革命的成果制度化,牢固树立靠制度办事的新思维、新观念。

    归根结底,长期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有着“能自我革命”的政治基因和“要自我革命”的实践自觉,能够以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紧迫感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作斗争,摆脱“自我革命困境”。进入新时代,党要继续推进自我革命,就必须把握党的建设目标、坚持党内问题导向、秉持党的价值取向、遵循党的方法原则,解决好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而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好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Reference (31)

Catalog

    /

    DownLoad:  Full-Size Img  PowerPoint
    Return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