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中国教师文化身份之考量

上一篇

下一篇

伍叶琴;. 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中国教师文化身份之考量[J]. 教师教育学报, 2016, 3(5): 28-37. doi: 10.13718/j.cnki.jsjy.2016.05.005
引用本文: 伍叶琴;. 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中国教师文化身份之考量[J]. 教师教育学报, 2016, 3(5): 28-37. doi: 10.13718/j.cnki.jsjy.2016.05.005
Citation:

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中国教师文化身份之考量

  • 摘要: 文化身份是后殖民理论的核心话题之一,它所讨论的正是一个族群或社群所具有的文化特征。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群,其文化身份就是在他们共同的教育经验与文化符码的基础上产生的稳定且普遍认同的文化特征。教师职业的育人性决定了其文化身份的核心内涵——对学生生命成长的责任。然而,如此重要的文化身份却在现代性理论的影响下逐渐被消解,最后只剩下了一个职业特征——"教书匠",而教育的精神价值所剩无几。因此,教师应回归自己的文化身份,重拾教育精神,从根本上为学生生命的成长承担起责任。同时,教师也应通过"质变学习"把自己从"俯首"于利益的支配和自我身份的困惑中解放出来,改写自己的教育生活篇章,从而获得正确全面的自我认识,实现教师应有的文化价值。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50
  • HTML全文浏览数:  393
  • PDF下载数:  625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后殖民理论视野下的中国教师文化身份之考量

  •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摘要: 文化身份是后殖民理论的核心话题之一,它所讨论的正是一个族群或社群所具有的文化特征。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群,其文化身份就是在他们共同的教育经验与文化符码的基础上产生的稳定且普遍认同的文化特征。教师职业的育人性决定了其文化身份的核心内涵——对学生生命成长的责任。然而,如此重要的文化身份却在现代性理论的影响下逐渐被消解,最后只剩下了一个职业特征——"教书匠",而教育的精神价值所剩无几。因此,教师应回归自己的文化身份,重拾教育精神,从根本上为学生生命的成长承担起责任。同时,教师也应通过"质变学习"把自己从"俯首"于利益的支配和自我身份的困惑中解放出来,改写自己的教育生活篇章,从而获得正确全面的自我认识,实现教师应有的文化价值。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