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内涵、使命与发展方向——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

上一篇

下一篇

朱旭东, 张军. 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内涵、使命与发展方向——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J]. 教师教育学报, 2024, 11(3): 1-8. doi: 10.13718/j.cnki.jsjy.2024.03.001
引用本文: 朱旭东, 张军. 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内涵、使命与发展方向——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J]. 教师教育学报, 2024, 11(3): 1-8. doi: 10.13718/j.cnki.jsjy.2024.03.001
ZHU Xudong, ZHANG Jun. Connotation, Miss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Zhu Xudong from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24, 11(3): 1-8. doi: 10.13718/j.cnki.jsjy.2024.03.001
Citation: ZHU Xudong, ZHANG Jun. Connotation, Miss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Zhu Xudong from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24, 11(3): 1-8. doi: 10.13718/j.cnki.jsjy.2024.03.001

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内涵、使命与发展方向——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朱旭东,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张军,教育学博士,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

  • 中图分类号: G451

Connotation, Miss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Zhu Xudong from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摘要:

    朱旭东教授作为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 在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朱旭东教授在我国率先提出了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观点, 并从国际比较、制度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朱旭东教授重点论述了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的内涵、时代使命和发展方向。在对教师教育内涵的分析中, 朱旭东教授认为教师教育是聚焦教师终身发展的立体化教育体系, 既包含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体系, 也包含教师教育机构和制度体系。朱旭东教授认为教师教育学科具有三重属性: 既是一项国家事业, 也是一个学术范畴, 同时还是一项实践性工作。教师教育不但要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 还要促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贡献力量。朱旭东教授还指出, 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均衡而有质量的特色化教师教育体系, 尤其要重视发展学科教师教育, 由此推动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让教师教育学科为国家基础教育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 加载中
  •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22-10-25)[2023-11-04].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22378.htm.
    [2]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 (2023-05-29)[2023-12-04].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5/content_6883632.htm.
    [3] 李聃. 道德经[M]. 赵炜, 编译.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18: 1.
    [4] CUBBERLEY E P.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M].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20: 750.
    [5] 王晓宇. 英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 历史视野与个案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11.
    [6] 刘捷, 谢维和. 栅栏内外: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3.
    [7] LEEO, YARGERS J. Modes of inquiry in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M]//SIKULA J, BUTTERY T J, GUYTON E.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1996: 12.
    [8]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EB/OL]. (2001-05-29)[2024-01-04].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1/content_60920.htm.
    [9] 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EB/OL]. (2002-03-01)[2024-01-24].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58/200203/t20020301_162696.html.
    [10] 朱旭东. 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思考—从话语转变到制度转变[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9): 22-26.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YLL200109005.htm
    [11] 朱旭东, 李琼, 宋萑, 等. 高质量教师教育学科体系建设——以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为例[J]. 中国教师, 2021(6): 6-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JT202106003.htm
    [12] 习近平: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 (2014-09-10)[2024-02-01]. https://www.gov.cn/xinwen/2014-09/10/content_2747765.htm.
    [13] 朱旭东. 推进师范教育改革创新: 制度、体系、体制和机制[J]. 中国高教研究, 2023(2): 7-15.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GJ202302002.htm
    [14] 朱旭东, 罗仁杰. 论学科教师教育研究: 价值、对象与路径[J]. 教师教育研究, 2023(3): 1-12.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DSZ202303001.htm
    [15]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EB/OL]. (2023-05-17)[2024-02-14].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5/content_6883615.htm.
    [16] 张军, 朱旭东. 重构科学教师教育体系[J]. 教育研究, 2023(6): 27-35.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YYJ202306002.htm
    [17] 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EB/OL]. (2021-06-25)[2023-12-14].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6/25/content_5620863.htm.
    [18]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EB/OL]. (2022-04-02)[2023-12-24].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4/14/content_5685205.htm.
    [19] 教育部关于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EB/OL]. (2022-11-30)[2023-12-26].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2/21/content_5742422.htm.
    [20] 张军, 刘建银. 世界一流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特征及启示[J]. 教师教育研究, 2022(1): 114-120.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DSZ202201017.htm
    [21] 朱旭东, 黄蓝紫.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教师教育体系构建: 困境与路径[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3(2): 43-52.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HDJ202302005.htm
    [22] 张军. 科学教育家推士的科学教师教育实践与思想研究——以推士中国之行为考察对象[J]. 教师教育研究, 2023(4): 109-114.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DSZ202304016.htm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02
  • HTML全文浏览数:  1902
  • PDF下载数:  381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24-05-10

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内涵、使命与发展方向——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

    作者简介: 朱旭东,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 张军,教育学博士,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 1. 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5
  • 2. 西南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重庆 400715

摘要: 

朱旭东教授作为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 在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朱旭东教授在我国率先提出了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观点, 并从国际比较、制度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朱旭东教授重点论述了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的内涵、时代使命和发展方向。在对教师教育内涵的分析中, 朱旭东教授认为教师教育是聚焦教师终身发展的立体化教育体系, 既包含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体系, 也包含教师教育机构和制度体系。朱旭东教授认为教师教育学科具有三重属性: 既是一项国家事业, 也是一个学术范畴, 同时还是一项实践性工作。教师教育不但要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 还要促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贡献力量。朱旭东教授还指出, 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均衡而有质量的特色化教师教育体系, 尤其要重视发展学科教师教育, 由此推动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让教师教育学科为国家基础教育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English Abstract

  • 兴国必先强师。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担负着培养教师的重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1]。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在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新要求的过程中,教师教育主体要牢固树立源头意识、特色意识和卓越意识,把新时代教师的职业使命与价值意蕴不断转换为教师培养的能动力量和核心价值取向,切实增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价值自信与自觉,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输送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基于当前国家对教师教育创新发展以及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本刊特约专家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就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内涵、使命与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期待能为致力于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研究者厘清思路、明确方向。

  • 张军:朱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拨冗接受采访。您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围绕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作了关键性和奠基性的工作,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您继续投身教师教育事业,致力于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多种场合下,以不同的形式发表了有关教师教育时代使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论述,使我们深受启发。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对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内涵、使命与发展方向等议题都非常关注,借此机会向您请教,并听取您的专业分析。首先,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理解教师教育的内涵?

    朱旭东: 《道德经》开篇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3]这句话表明,当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时,很难对这个事物进行准确定义。关于教师教育的内涵,我同样无法给出一个普适性的定义。教师教育的内涵随着时代和认识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我将结合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来阐述我对教师教育内涵的理解。

    在教师教育概念使用之前,一直用的是“师范教育”这个术语。“师范教育”是一个舶来品,是从西方的“normal school”翻译来的概念。1672年,法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范学校,开启了世界师范教育的先河。随后,师范教育在德国蓬勃发展,并一度领先世界,进而传播到美国、日本等国家[4]。中国是在清朝末年创办了师范学校,由此开启了师范教育的历史征程。其中,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师范教育高等学府。师范学校最初的办校宗旨,就是要建立一定的标准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据此训练符合标准的教师[5]。培养教师的学校被称为“normal school”,大学则被称为“normal university”。在人们的一般观念中,师范教育主要是指师范生入职前所接受的正规学校教育[6]

    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师范学校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师范学院(teachers college)和综合大学教育学院,其承担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被称为教师教育(teacher education)。随着教师培养制度的不断发展,“师范教育”逐渐被“教师教育”替代,“教师教育”成为教师培养培训的专业术语。按照《教师教育研究手册》中的定义,教师教育是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和在职期间的教育[7]。教师教育正式进入我国是在21世纪初期。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了“教师教育”[8]。2002年,《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首次对“教师教育”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统称[9]。也就是说,教师教育不仅关注教师的职前培养,还关注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教师教育不仅是针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还包含服务教师发展的机构和制度体系。因此,我认为教师教育就是聚焦教师终身发展的立体化教育体系。

    张军:您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对教师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详细分析,使我们清楚知道了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转变。我们还想进一步了解教师教育取代师范教育过程中都有哪些关键性改变,以便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当前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的内涵。

    朱旭东:你提的问题很重要。师范教育转变为教师教育是一个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变化。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既是术语的转变,也是内容的转变,还是观念的转变。教师教育强调的是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双重属性。教师教育术语拓展了教师培养的空间,增加了教师培养的渠道,促进了独立的教师培养体系与非独立的教师培养体系并存局面的形成。一些综合性的大学,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都不是师范学校,但是可以在教师教育的话语体系下开展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同样,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也包括了具体工作的变化。从内容转变方面看,师范教育主要关注的是职前的教师培养,即培养达到标准的教师,而教师教育则是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出发进行考虑,既要关注教师的职前培养,还要关注教师的职后培训。因此,教师教育针对的是作为教师的整个人的发展,是为了培养具有教育能力、体现个性化发展要求的教育工作者。从观念转变方面看,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的最大差别在于教师教育突出教师的主体性,即教师教育是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突出教师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如果说,师范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的教育,也就是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教育,那么教师教育就是对教师专业发展职业生涯全生命周期的教育。需要说明的是,我所理解的教师教育,是针对教师个人的培养,即培养作为教师的“这个人”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观念。也就是说,教师教育是针对人的教育。既然教师教育是针对人的教育,而人的发展是终身性的,那么教师教育就是终身性的教育。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教师教育具有政策性、学术性与实践性三种属性,它涵盖职前、职中和职后各个阶段对教师的教育。另外,教师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形态,即教师范生学习如何教学。因此,教师教育要对培养对象开展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凡涉及这些教育的所有活动都是教师教育。显然,教师教育的内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教师教育应当是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结合体,其中包括培养前的职业指导、初任教师的成长指导等,这些都是教师教育应该有的环节。教师教育术语的出现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有关。在教师角色转换上,教师由原来的“先生”角色向研究型、专家型角色转换。教师不仅要履行教学职责,还要履行教育教学研究职责。教师要通过学历教育和资格培训形成一种独立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例如:教师应当有判断多元化教材制度的能力;教师应当有选择教材和使用教材的能力;教师应当有编写教学辅助材料的能力;教师应当有教学改革和教学实验的能力;等等。国外多数国家施行的多级课程管理制度,正是建立在研究型、资格型教师角色的基础上的[10]

  • 张军:感谢您对教师教育内涵的专业阐释。我还了解到您对教师教育学科的属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教师教育与其他教育学科相比具有独特性。这些特殊的属性具体是什么?您能给我们作简要分析吗?

    朱旭东:是的,我从教师教育在教育和国家发展中的使命出发,分析了教师教育与一般教育学科相比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即教师教育学科具有国家事业、学术领域和实践性三重特殊属性[11]。第一重属性,教师教育是一项国家事业,教师教育学科的对象是国家教师教育事业,教师教育学科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教师教育战略,开展重大教师教育问题研究。当前教师教育学科正服务于解决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的突出矛盾与急迫问题。第二重属性,教师教育学科属于学术领域范畴,应该就教师教育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和前沿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形成学科知识体系,以服务于教师教育的政策咨询和实践。第三重属性,教师教育学科还是一项实践性工作,既服务于大学尤其是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实践工作,又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机构的教师培训实践工作,特别是“国培计划”推出之后,教师培训工作成为了诸多大学服务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任务的实施最终需要以教师教育学科为依托,所以,教师教育学科具有显著的实践属性。

    张军:您在分析教师教育的学科属性中特别提到了教师教育的国家事业属性,认为教师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国家教育事业,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教师教育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您认为教师教育在新时代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应承担的使命是什么?

    朱旭东:我认为教师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使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要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从而推动教育现代化;另一方面是要打造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基础性支撑。

    我们先来分析第一个问题,即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教师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中,教师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面对新时代的发展使命,教师教育首先应该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即以建立一流的教师教育体系为目标,实现教师教育自身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如何建构一流的教师教育体系。一流的教师教育体系是由一流的师范院校、一流的综合大学、一流的职业院校、一流的科技工程大学和一流的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共同构成的。教师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工作母机,国家要建设一流教师教育体系必然要加强对全国师范院校的投入,同时还要提出一套有效政策,为一流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事业提供制度支持,为建设职业院校的一流教师教育、培养职业教育的教师提供博士点等制度支持,为一流的科技工程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出台激励性政策措施等。需要强调的是,科技强国需要科学教育,高质量的科学教育离不开优秀的科学教师队伍。科学教师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工程大学的参与。

    我们再来分析第二个问题,即打造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新时代十年成就时指出,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1]。截至2022年,这个体系的专任教师已超过1 800万,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一特征。这个规模巨大的教师群体是由我国规模最大的教师教育体系培养培育出来的,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新发展格局,必须以一流教师教育体系为基本依托。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资源,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贯彻和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打造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12]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重要部署,还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1]

    总之,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应当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一方面,既要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又要助推实现教育现代化;另一方面,既要促进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又要打造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教师队伍,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贡献力量。

  • 张军:您对教师教育的内涵和时代使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对我们认识教师教育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朱旭东:建成教育强国、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我们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在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上发力,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才需求的关键一招、破题之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核心主题是建设一个均衡而有质量的特色化教师教育体系[13],具体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对地方师范院校的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1]。这是教育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也是师资队伍的城乡一体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优化也是区域教育师资资源配置的优化。这些要求是否能被满足,最终都取决于师范教育体系是否能够优质均衡发展。我国师范院校体系存在不均衡发展的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师范院校体系发展不均衡具体表现在经费投入、师资队伍质量、生源质量、师范生专业学习环境和条件等方面。这些不均衡问题与培养高质量教师的要求是相矛盾的。为此,需要加大力度建设地方师范院校,建立中央和地方共担的师范院校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切实提升地方师范院校师资队伍质量,加快博士、博士后师资队伍建设,设立师范生生源基准线制度,推进师范生生源质量均衡发展,改善师范生专业学习外部条件,为师范生学习提供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实验室学习环境等。

    第二,加快学科教师教育体系的建设。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主要是按照两种逻辑建构的:一种是学段逻辑,也就是幼儿园师范教育体系、小学师范教育体系和中学师范教育体系等;另一种是学科逻辑,也就是语文教师教育、数学教师教育、物理教师教育等。另外,从话语体系上划分,还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特殊教育、学科教育等,这是把幼儿园和中小学的教育工作逻辑当作教师教育的逻辑。在按照两种逻辑建构的教师教育体系中,需要深入探讨的是学科教师教育体系,它是有质量的特色化教师教育体系建构中最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只有学科教师教育体系建构起来了,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体系才能拥有真正的内核。学科教师教育体系关注的是大学“学术”学科教育,与基于中小学科目的学科教育完全不同。学科课程和教学论主要关注的是中小学的“科目”学科教育。加快推进学科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就是要在学科课程和教学论体系基础上构建学科师范教育体系。也就是说,我国要建构作为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学术的学科师范教育和作为中小学教授“科目”的师范教育的双重体系。长期以来,学科课程论和教学论是学科师范教育的代名词,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它不能揭示教师教育的全貌,是对旧师范教育体系的一种认识,有局限性。因此,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就是要改变旧认识建立新认识。这个新认识就是要确立学科教师教育双学科的观念。作为科目的学科教育和作为学术的学科教育所构成的双重体系,要求我们不能以科目的学科教育替代学术的学科教育,还要求我们改变旧认识当中只关注“事”而不关注“人”的这一错误做法[14]。学科教师教育体系建构既有类型化,如中文师范教育、数学师范教育等,又有过程化,如职前、入职和职后各阶段,还有范畴化,如学科师范教育的原理、历史、比较、方法等。

    第三,加快推动科学教师教育体系的建设。高质量的科学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2]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出台,特别提出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主导作用”[15]。科教兴国等国家战略的实现必然要依靠高质量的科学教师队伍。科学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科学教师培养培训以及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使命,是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其质量水平直接决定了科学教师队伍的质量水平。科学教师又是科学的代言人和传播者,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接受科学思想的启蒙者,是培养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16]。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从全社会角度对科学教育作出统筹规划,并将发展科学教师教育作为重要的行动内容,要求从科学精神出发加强科学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17]。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要求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18]。过去,在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中科学教师教育体系是微不足道的,这与科学教育没有成为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主流教育有关。改革开放以来的主流教育术语体系都是在素质教育、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等主导下建构起来的,科学教育一直被“冷落”,在素质教育中没有科学教育,在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被纳入文化范畴。科学教育没有自己的独立位置,当然在教师教育体系中就不会有科学教师教育的位置了。面对科学技术被“卡脖子”的困境,甚至在STEM教育被封锁的严峻形势下,我国的科学教师教育体系亟待建设,也包括STEM教育体系的建设。只有将科学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纳入特色化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使其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才能有效应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第四,把心理健康教师教育体系重构成学校咨询教师教育体系。心理健康和学校咨询是长期以来没有被澄清的概念。从国际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学校咨询教师教育(school counsellor education)是教育学人才培养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向,它培养的是具备为学生的学业、生涯、考试、升学等提供帮助的指导能力和社会情感培育能力的学校咨询教师,而不仅仅是心理健康辅导师。我国师范教育体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窄化了学校咨询的内涵,或者说学校咨询概念被心理健康概念取代了,这严重削弱了学校咨询教师对学生发展的指导作用。学校咨询本来是一项教育工作,却被心理学化了。为此,国家应尽快将构建学校咨询教师教育体系提上政策议程,因为人才的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都需要学校咨询教师作为支撑,而不能仅以心理健康辅导师作为支撑。

    第五,加强教师教育数字化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1]。它显然涵盖了师范教育或教师教育数字化,这意味着既要建设教师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又要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也明确指出,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 [18]。2022年11月30日教育部又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这表明我国已经进入教师数字素养时代[19]。国家对师范教育或教师教育的数字化提出了迫切要求,不仅体现在师范生学习和发展进入到数字化时代,还反映在教师教育者要具备开展师范教育课程和教学的数字化能力上,同时更体现在师范教育的环境数字化中,包括资源平台数字化等。因此,构建一个全过程、全要素、全链条的师范教育数字化体系成为推进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13]

    张军:您提出的构建一个均衡而有质量的特色化教师教育体系,为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具体的教师教育实施过程中,您还大力呼吁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特别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参与教师教育。您认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参与教师教育的优势有哪些呢?又该如何有效地促进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参与教师教育?

    朱旭东:是的,我认为要提升我国教师教育质量,就应该加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参与教师教育的工作。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参与教师教育符合国际趋势,世界上很多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都参与教师教育的工作,并且教师教育成为大学的特色[20]。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参与教师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可以纾解我国当前教师教育面临的困境,实现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目标,解决我国高素质教师队伍人员严重不足等问题。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不但代表了较高的学术水平,还是优秀生源的聚集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广泛地参与教师教育,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我国教师教育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进入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中,从而成长为高水平的教师。目前,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首个困境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参与教师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仅仅依靠原有的师范院校力量,其动力严重不足。据统计,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共147所,其中,师范院校仅9所,占“双一流”建设高校总数的6%[21]。推进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参与教师教育,要从制度层面、机构层面和学科层面入手。首先,在制度方面,要出台专门的激励性政策制度,鼓励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参与教师教育,为一流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提供政策保障。其次,在机构层面,要建设“一轨多级”的教师教育专业学院体系,为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平台、空间和载体。最后,在学科层面,要加强一流文理学科、教育学科和教师教育学科的耦合共生。

    张军:在近期的多个场合中,您都提到我国教师教育的未来发展要重视学科教师教育的建设。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下您关于学科教师教育的具体发展思路,以便让更多的人能够真正参与到学科教师教育建设工作中来。

    朱旭东:的确,学科教师教育不仅是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得到国内诸多专家学者的支持,还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从世界范围来看,科学教师教育、语文教师教育等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师教育都发展良好。以科学教师教育为例,国际上不但建立了完善的科学教师教育实践体系,还建立了非常强大的科学教师教育学术体系。从实践体系来看,科学教师教育依托各级各类院校开展的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都促进了科学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从学术体系来看,科学教师教育更是日益丰富和完备。国际专注于科学教师教育的期刊非常多,其中,有以科学教师教育为主要方向的期刊,如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等,还有Chemistry Teacher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等具体到化学、物理等分科的科学教师教育学术期刊。这些学术平台为科学教师教育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目前我国学科教师教育工作是由学科教学论专业教师承担,学科教师教育还非常薄弱,或者说还存在着“名不正言不顺”的问题,为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学科教师教育。以科学教师教育为例,应该广泛建立科学教师教育学科平台,大力发展科学教师教育学习体系,利用高质量的科学教育学科促进科学教师教育的发展[22]。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艺术等,都应该建立各自的学科教师教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才能使教师教育学科真正为国家基础教育发展发挥作用。

    张军: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教师教育学报》专访,感谢您分享了对教师教育研究的心得,相信您的远见卓识会给学界同仁以极大的启迪!

参考文献 (2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