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行动逻辑,教育方式、工具、环境、资源等都在此逻辑框架下发生巨大变革,“智能技术对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已成共识。在这种“系统性变革”中,教师伦理发展正面临着一系列现实挑战。而“教师智慧伦理”作为一种新的思维认知方式和伦理发展方向,能帮助教师创造性、系统性地解决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利用教师智慧伦理驱动教育教学创新和教师专业发展,既满足智能技术赋能未来教师发展的需求,又体现了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价值坚守,更是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有效回应。目前,关于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伦理的相关研究甚少,教师伦理理论性研究亟待进一步拓展。因此,本研究尝试挖掘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智慧伦理的价值,界定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伦理的内涵与形态,探究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伦理的实践向度,以此构建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智慧伦理。
Conceptual Interpretation and Practical Orientation of Teachers' Wisdom Ethics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摘要:
人工智能时代社会需求、教育伦理关系、教学情境等方面的改变使教师伦理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而“教师智慧伦理”作为一种新的伦理发展方向,能帮助教师创造性、系统性地解决问题。有鉴于此,从概念解析、概念预设、概念本质三个方面界定教师智慧伦理的内涵与形态,把握其基本特征与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从教师智慧伦理的角色向度、人文向度、技术向度以及空间向度四个方面探究教师智慧伦理的实践向度,以期为教师伦理发展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定位提供有益的探索。
Abstract:The changes in social demands, educational ethical relationships, and teaching contexts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ve broughtmany uncertainties toteachers' ethics. While teachers' "wisdom ethics", as a new direction of ethical development, can help teachers solve problems creat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In view of this, we define the connotation and form of teachers'wisdom ethics from three aspects: conceptual analysis, conceptual presupposition, and conceptual essence to grasp its basic features and essential attributes. On this basis, the practical orientation of teacher wisdom ethics is explored from four aspects, namely, role orientation, humanistic orientation, technological orientation, and spatial orientation to providemeaningful explorations of the fundamental stance and value positioningof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thics.
-
[1] 杨霞, 范蔚. 论教师伦理发展的三重逻辑[J]. 教师教育研究, 2022(6): 16-22. [2] 冯永刚, 席宇晴. 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及其规制[J]. 河北学刊, 2023(3): 60-68. [3] 黄荣怀. 人工智能正加速教育变革: 现实挑战与应对举措[J]. 中国教育学刊, 2023(6): 26-33. [4] 蔡辰梅. 社会转型进程中教师道德的文化断裂及其重建[J]. 教师发展研究, 2018(3): 8-15. [5] 于晓雅. 人工智能视域下教师信息素养内涵解析及提升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8): 70-75. [6] 杨霞, 范蔚, 孙榕谦. 探求不确定中的确定: 数字全球化时代的文明转型与教育变革[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6): 120-130. [7] 杨霞, 姜文静. 媒介技术对学习场域中身体真实的再生产——基于补偿性媒介理论视角[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6): 170-180. [8] 约书亚·梅罗维茨. 消失的地域: 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 肖志军, 译.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1, 33. [9] 宋萑. 教师专业伦理之辩证[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9(6): 9-12. [10] 肖磊. 课程改革制度创新: 概念诠释、价值定位与基本原则[J]. 课程·教材·教法, 2022(9): 65-72. [11] 王丽佳, 洪洁. 解读"教师专业伦理"[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9(6): 22-24. [12] 杨晓平, 刘义兵. 论教师专业伦理建设[J]. 中国教育学刊, 2011(12): 66-69. [13] 祝智庭, 贺斌. 智慧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 电化教育研究, 2012(12): 5-13. [14] 陈浩彬, 汪凤炎. 智慧: 结构、类型、测量及与相关变量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1): 108-117. [15] 刘晓琳, 黄荣怀. 从知识走向智慧: 真实学习视域中的智慧教育[J]. 中国电化教育, 2016(3): 14-20. [16] 王九红. 教学智慧: 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J]. 江苏社会科学, 2010(S1): 202-206. [17] 周美云. 机遇、挑战与对策: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变革[J]. 现代教育管理, 2020(3): 110-116. [18] 杨霞. 数字时代学习场域的技术协商与身体呈现[J]. 开放教育研究, 2022(4): 50-58. [19] 张务农. 人工智能时代教学主体的辨识与伦理反思[J]. 教育研究, 2022(1): 81-90. [20] 朱水萍, 高德胜. 教师伦理角色的缺位与回归[J]. 全球教育展望, 2013(10): 35-41. [21] 张紫薇, 冯典. 韦伯"天职观"与我国教师专业伦理精神之审视[J]. 现代教育科学, 2018(3): 11-16. [22] 孙峰. 教师专业伦理的价值选择[J]. 思想理论教育, 2008(22): 4-8. [23] 刘磊, 刘瑞.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转变: 困境与突围——基于海德格尔技术哲学视角[J]. 开放教育研究, 2020(3): 44-50. [24] 伊丽莎白·坎普贝尔. 伦理型教师[M]. 王凯, 杜芳芳, 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3. [25] 王啸. "人是价值的存在"及其教育学意蕴[J]. 高等教育研究, 2001(5): 7-11. [26] 杨进, 柳海民. 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J]. 教育研究, 2012(11): 11-15. [27] 朱永海, 刘慧, 李云文, 等. 智能教育时代下人机协同智能层级结构及教师职业形态新图景[J]. 电化教育研究, 2019(1): 104-112, 120. [28] 王丹. 人工智能视域下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 内涵、挑战与培养策略[J]. 中国教育学刊, 2022(3): 91-96. [29] 兰英, 杨霞. 中西方教师伦理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 教师教育学报, 2021(5): 86-93. doi: 10.13718/j.cnki.jsjy.2021.05.012 [30] 刘智运, 胡德海. 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4): 102-107. [31] 刘鹂, 陈晓端, 李佳宁. 教师育人能力的理论逻辑与价值澄明[J]. 教育研究, 2020(6): 153-159. [32] 段伟文. 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审度与伦理调适[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6): 98-108. [33] 孙伟平. 人工智能与人的"新异化"[J]. 中国社会科学, 2020(12): 119-137.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0
- HTML全文浏览数: 200
- PDF下载数: 56
- 施引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