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高一学生自我同一性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曹璇, 孟泓沁, 王旭. 高一学生自我同一性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3(8): 138-142. doi: 10.13718/j.cnki.xdzk.2021.08.017
引用本文: 曹璇, 孟泓沁, 王旭. 高一学生自我同一性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3(8): 138-142. doi: 10.13718/j.cnki.xdzk.2021.08.017
CAO Xuan, MENG Hong-qin, WANG Xu. Reshmen on Career Matur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Academic Self-Efficacy[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1, 43(8): 138-142. doi: 10.13718/j.cnki.xdzk.2021.08.017
Citation: CAO Xuan, MENG Hong-qin, WANG Xu. Reshmen on Career Matur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Academic Self-Efficacy[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1, 43(8): 138-142. doi: 10.13718/j.cnki.xdzk.2021.08.017

高一学生自我同一性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 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川教厅办函[2016]56号04项)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曹璇,正高级教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等的研究 .

  • 中图分类号: B844

Reshmen on Career Matur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Academic Self-Efficacy

  • 摘要: 为探究高一学生自我同一性、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采用自我同一性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职业成熟度量表,对4 278名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展开调查. 结果发现:①自我同一性、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间两两显著相关; ②自我同一性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对职业成熟度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③学业自我效能感在自我同一性和职业成熟度间呈显著中介作用. 也就是说,高一年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不仅能直接影响其职业成熟度,还能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职业成熟度.
  • 加载中
  • 图 1  中介效应模型图

    表 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M SD 1 2 3
    1.自我同一性 17.65 2.92 1
    2.学业自我效能感 3.27 0.61 0.374** 1
    3.职业成熟度 3.42 0.59 0.581** 0.448** 1
      注:**:p<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标准化的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

    标准化的效应值 标准误 95%的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总效应 0.266 0.014 0.241 0.295
    直接效应 0.226 0.014 0.198 0.256
    间接效应 0.041 0.005 0.032 0.051
    下载: 导出CSV
  • [1] 刘慧. 中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研究[D].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 2004.
    [2] 凌霄, 董勇燕, 陈华真. 高一新生自我同一性、心理韧性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J]. 社会心理科学, 2015(6): 29-34.
    [3] 刘霞, 黄泽斌, 刘田, 等. 城市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调查分析[J]. 教育科学论坛, 2018(29): 20-24. doi: 10.3969/j.issn.1673-4289.2018.29.006
    [4] 李骏婷, 王星月. 探究当代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教育[J]. 学园, 2014(13): 192-193. doi: 10.3969/j.issn.1674-4810.2014.13.157
    [5] 陈四光. 自我同一性理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J]. 学理论, 2015(14): 51-52. doi: 10.3969/j.issn.1002-2589.2015.14.024
    [6] doi: http://www.uleth.ca/dspace/handle/10133/447 BOAN S L, PIQUETTE-TOMEI N.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Career Planning in Schools[J]. Contact Point Bulletin, 2007, 11(1): 6-7.
    [7] 李妍鑫. 青年期自我同一性、生涯社会支持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研究[D].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8] 俞瑞康. 720名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研究[J]. 心理科学, 2004, 27(2): 413-416. doi: 10.3969/j.issn.1671-6981.2004.02.049
    [9] 陈彦宏. 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的影响[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3(3): 78-80. doi: 10.3969/j.issn.1671-6531.2017.03.020
    [10] 陈红. 高一学生自我同一性、多元幸福感和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6.
    [11] 陈香, 张日昇. 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J].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0(4): 70-77.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JKS200004011.htm
    [12] 张日昇. 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J]. 心理科学, 2000, 23(4): 430-434. doi: 10.3969/j.issn.1671-6981.2000.04.011
    [13] 孟超. 自我同一性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J]. 课程教育研究: 学法教法研究, 2014(19): 14-14.
    [14] 潘环仙. 中职生自我同一性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D].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 2008.
    [15] 孟超.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D]. 临汾: 山西师范大学, 2012.
    [16] 陈召村. 中学生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D]. 南宁: 广西师范学院, 2015.
    [17] 岑萃. 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 2005.
    [18] 张国进, 姚志强. 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5(1): 96-99. doi: 10.3969/j.issn.1004-8332.2014.01.022
    [19] 黄维利.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20] 赵晓红.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路径[D]. 聊城: 聊城大学, 2009.
    [21] 刘静蓉. 高三学生情绪智力、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D].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13.
    [22] 梁宇颂. 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 上海: 华中师范大学, 2000.
    [23] 曾兴华. 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24] PODSAKOFF P M, MACKENZIE S B, LEE J Y, et al. Common Method Bi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ed Remedies[J]. Th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3, 88(5): 879-903. doi: 10.1037/0021-9010.88.5.879
    [25] ASHFORD S J, TSUI A S. Self-Regulation for Managerial Effectiveness: The Role of Active Feedback Seeking[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1, 34(2): 251-280.
    [26] 温忠麟, 叶宝娟. 中介效应分析: 方法和模型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5): 731-745.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LXD201405001.htm
    [27] 刘芳. 中职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D].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2019.
    [28] 刘丽霞. 高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D].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18.
    [29] 徐天福. 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特点及其与成就动机的关系[D].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2016.
    [30] 季百乐. 自我同一性、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的关系研究[J]. 经营与管理, 2014(12): 134-137.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YGU201412051.htm
    [31] 樊丽芳, 乔志宏. 新高考改革倒逼高中强化生涯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 2017(3): 67-71, 78.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JYX201703021.htm
    [32] 李亚真, 叶一舵, 潘贤权. 大学生生涯成熟状况及与自我同一性关系研究[J]. 心理科学, 2008, 31(2): 447-450. doi: 10.3969/j.issn.1671-6981.2008.02.046
  • 加载中
图( 1) 表( 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19
  • HTML全文浏览数:  1119
  • PDF下载数:  136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10-30
  • 刊出日期:  2021-08-20

高一学生自我同一性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作者简介: 曹璇,正高级教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等的研究
  • 1.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德育与心理教育研究中心,成都 610036
  • 2. 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成都 610041
  • 3. 西南大学 心理学部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川教厅办函[2016]56号04项)

摘要: 为探究高一学生自我同一性、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采用自我同一性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职业成熟度量表,对4 278名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展开调查. 结果发现:①自我同一性、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间两两显著相关; ②自我同一性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对职业成熟度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③学业自我效能感在自我同一性和职业成熟度间呈显著中介作用. 也就是说,高一年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不仅能直接影响其职业成熟度,还能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职业成熟度.

English Abstract

  • 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体应对职业生涯发展相关任务方面的准备程度[1]. 高一阶段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期[2],他们要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始就为自己制定接下来3年内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以应对高考的巨大压力; 同时,新高考的改革,要求他们在这个阶段明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分科和志愿填报做好准备. 然而,高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职业探索阶段,他们的职业成熟度较低,对职业生涯规划欠缺了解[3-4],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未来发展和职业抉择. 有调查发现[4],42%的本科生不喜欢目前所学专业,超过半数的本科生表示,如果有机会,他们会重新选择其他的专业方向. 因此,为促进高一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必要探究高一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认为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基于个体对自我的认识[5],自我认知会影响他们对自身未来职业的思考和兴趣[6],同时,职业生涯发展是分阶段、连续的,个体只有对自己有着充分的认识,才能完成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最终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7].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对自我的认识过程就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过程,也就是从自我同一性扩散、自我同一性早闭、自我同一性延迟到自我同一性完成的过程,这也是青春期阶段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8]. 在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过程中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得以发展,这对他们的工作态度、职业决策和职业价值观等有着重要的影响[9]. 而职业成熟的发展与个体的身心成长相符[10],可能会受到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

    基于发展心理学和发展社会学原理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的概念认为,个体在过去经历的基础之上,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整合发展的过程,也即自我身份的选择和认同的过程[11]. 自我同一性占据着高中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核心地位[12],自我同一性获得的过程是学生身份定位确认的过程,这与职业生涯理论中所强调的,个体认识职业自我、职业世界并进行职业决策的过程紧密相关[13]. 众多研究表明[14-16],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他们的职业成熟度. 虽然,自我同一性和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已受到部分研究者的关注,但是有关自我同一性如何影响职业成熟度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作进一步探讨.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的行为能力的信念和自信[17].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自我同一性类似,都是建立在学生对其过往经历的基础之上,对自身的认知、评价和判断[18],是一种自我认知,也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成分[19]. 因此,自我同一性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赵晓红[20]对高中3个年级68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自我同一性中的“现在的自我投入”维度能够正向预测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同时,学生在某一科目的学习上获得过较多的成就和自信,会增强他在该学科上的投入和兴趣,以此影响学生的未来职业选择和规划; 另有研究显示[21],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因此,本研究假设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自我同一性和职业成熟度显著相关,并在自我同一性和职业成熟度间起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系统考察高一学生自我同一性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并探究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拟帮助教育工作者为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科学指导.

  • 选取成都市22个区、市、县的27所普通高中高一年级4 27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 079人(48.6%),女生2 199人(51.4%).

  • 采用张日昇[12]修订的自我同一性问卷,该问卷适用于12岁至25岁青少年. 问卷共有12个测查项目,分为3个维度:“现在的自我投入” “过去的危机”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 该问卷在本研究中的α系数在0.528~0.673之间.

  • 采用刘慧[1]编制的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该问卷由30道题目组成,问卷的同质信度为0.870,重测信度为0.741. 该问卷包含2个维度:职业决策知识和职业决策态度. 其中,职业决策知识包括2个方面:职业自我知识、职业世界知识; 职业决策态度包括5个方面:主动性、独立性、稳定性、功利性、自信心. 该问卷在本研究中的α系数为0.908.

  • 采用梁宇颂[22]编制、曾兴华[23]修订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该问卷由18个题目组成,包括2个维度: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 该问卷在本研究中的α系数为0.885.

  • 对施测者进行统一培训,在相同指导语的基础上,采用分层班级抽样进行集体施测,由被试独立完成,当场收回答卷. 使用SPSS 25.0、Mplus8.3软件对各量表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 为避免共同方法偏差对研究结果产生干扰,本研究采取Harman单因素检验方法[24]来测量共同方法变异程度,结果表明,所有因子中特征值大于1的数量有30个,且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20.98%. 检验结果符合前人提出的判断条件[25],意味着本研究中共同方法偏差问题不严重,可以接受.

  • 对自我同一性、职业成熟度和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 1所示,自我同一性、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间两两呈显著正相关.

  • 由上述相关分析结果可知,各变量之间两两相关,可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26]. 另外,由于中学生在自我同一性[27]、学业自我效能感[28]和职业成熟度[29]上存在性别差异,本研究将性别作为控制变量.

    本研究使用Mplus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首先,检验自我同一性对职业成熟度的直接效应,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良好,χ2/df=25.98,RMSEA=0.076,CFI=0.986,TLI=0.966,SRMR=0.019;在控制了性别之后,自我同一性对职业成熟度的预测作用显著(β=0.264,p=0.013),可以对模型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因此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学业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发现整个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χ2/df=27.63,RMSEA=0.079,CFI=0.960,TLI=0.931,SRMR=0.037. 在控制了性别之后,自我同一性(β=0.226,p=0.014)和学业自我效能感(β=0.178,p=0.022)均显著正向预测职业成熟度,自我同一性显著正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β=0.229,p=0.014)(图 1).

    采用Bias-Corrected Bootstrap方法,抽取5 000次样本,检验中介效应结果显示(表 2),间接效应的95%置信区间不包含0,表示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值为0.041.

  •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一学生的自我同一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职业成熟度,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2, 14-16].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内外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进行自我身份定位的过程,该过程与高中生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相重合,而探索阶段是学生对职业自我知识、职业世界知识进行探索和认知的阶段. 学生能不断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就能越快且完好度过探索阶段,明确自己的喜好,为自己未来职业的良好发展而努力; 相反,自我同一性较低的学生,以往经历较少的危机,对自身的认识不够明确,自己的分科或志愿填报可能都由老师和家长做主,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规划没有仔细思考,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探索较少或不做探索.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自我同一性不仅能直接影响职业成熟度,还可以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职业成熟度产生间接影响. 一方面,自我同一性较高的个体,对自身的了解更为全面和清晰,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30],他们在长期的自我探索中对自己有着准确的定位,对自己完成某些任务的能力充满自信; 另一方面,较高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意味着中学生掌握着较多的职业知识[21],具有强烈的自信心. 如果在文科方面有着较强效能感的学生,他们在日常学习中更愿意学习文科知识,在志愿填报时就更可能倾向于报考与文科相关的专业; 反之,在理科领域有着较强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可能报考与理科相关的专业方向. 也就是说,自我同一性较高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和实践过程中,对自身的认识和了解逐渐加深,知道自己在哪些学科具有优势,从而增强自己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并在这些优势学科上继续努力,促进自身职业成熟度的提高.

  •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进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31]. 本研究发现,高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对职业成熟度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同时考虑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并对其进行干预,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成熟度.

    首先,高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相信自己拥有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的能力,这种积极的认识给他们带来更高的自信心水平[17]. 由于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业自我效能感也是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往往能够将这份胜任感泛化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这在教育实际中随处可见. 因此,在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发展,本质上职业生涯发展和学业发展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学生因为拥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清晰目标,能更好地投入到当下的学习之中; 学生在学习中的切实收获和成功体验,又转而成为他们向目标前行的动力. 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学习相结合,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是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目标之一.

    其次,自我同一性有较高的统摄性,它被认为是青年期心理社会发展的中心整合结构,它与职业成熟度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可以说,对职业自我的探索和认识原本就是自我同一性建构的一个侧面. 自我同一性处于形成地位的个体,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更强的认同感,他们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中也包括自己想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什么样的职业,因此,辅导学生探索并逐步形成自我同一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形成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愿景. 同时,自我同一性的课程应当帮助学生避免产生消极的自我认同,或是自我同一性扩散、混乱[32]. 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下,就读于职业中学、大专院校往往被认为是学业失败的选择.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技术型人才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个人发展而言,掌握适合自己的一技之长,能够安身立命,甚至成为一门技艺的佼佼者,是一条可供选择的发展渠道. 对学生进行自我同一性的干预,可以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现,找到前进之路,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努力获得自我突破、自我实现,这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3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