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的设计与试验

上一篇

下一篇

曾山, 武玉金, 曾丰毅, 等. 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的设计与试验[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6(3): 92-102. doi: 10.13718/j.cnki.xdzk.2024.03.008
引用本文: 曾山, 武玉金, 曾丰毅, 等. 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的设计与试验[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6(3): 92-102. doi: 10.13718/j.cnki.xdzk.2024.03.008
ZENG Shan, WU Yujin, ZENG Fengyi, et al. Design and Test of Automatic Rubber Tapping Machine[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4, 46(3): 92-102. doi: 10.13718/j.cnki.xdzk.2024.03.008
Citation: ZENG Shan, WU Yujin, ZENG Fengyi, et al. Design and Test of Automatic Rubber Tapping Machine[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4, 46(3): 92-102. doi: 10.13718/j.cnki.xdzk.2024.03.008

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的设计与试验

  • 基金项目: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02021700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曾山,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智能农机技术与装备研究 .

    通讯作者: 杨文武,博士,副教授
  • 中图分类号: S225; TH122

Design and Test of Automatic Rubber Tapping Machine

  • 摘要:

    针对目前传统人工割胶劳动强度大、胶工短缺、尚无成熟自动割胶工具的问题,结合割胶的技术要求和行业标准,设计了一种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 采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对整机结构进行建模与装配,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 设计了橡胶自动割胶机的关键机构,重点对割胶刀进行了分析. 进行了林间试验,以切割深度、耗皮厚度和割线螺旋角为因素,以割胶后5 min排胶量为评价指标,设置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的最优工作参数为切割深度8 mm、耗皮厚度1.5 mm、割线螺旋角27.5°,在最优工作参数下割胶后5 min胶乳的产量为9.3 mL.

  • 加载中
  • 图 1  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

    图 2  固定带式定位机构

    图 3  固定带受力分析图

    图 4  运动机构

    图 5  割线轨迹

    图 6  割胶机构

    图 7  入刀角度调节

    图 8  控制系统程序框图

    图 9  进刀时割胶刀受力分析

    图 10  刀刃受力分析

    图 11  割胶刀

    图 12  林间试验

    图 13  响应曲面

    表 1  试验因素编码

    水平 切割深度/mm 耗皮厚度/mm 螺旋角/°
    -1 4 1 25
    0 6 1.5 27.5
    1 8 2 30
    下载: 导出CSV

    表 2  试验方案与结果

    试验序号 切割深度/mm 耗皮厚度/mm 螺旋角/° 5 min排胶量Y/mL
    1 6 1.5 27.5 6.2
    2 4 1 27.5 1.2
    3 6 2 25 6.6
    4 4 2 27.5 2.6
    5 6 1 30 5.8
    6 6 2 30 7.1
    7 4 1.5 25 1.9
    8 8 1.5 25 8.8
    9 6 1.5 27.5 6.5
    10 6 1 25 5.6
    11 6 1.5 27.5 6.3
    12 6 1.5 27.5 6.7
    13 8 1 27.5 7.2
    14 8 1.5 30 8.1
    15 8 2 27.5 9.6
    16 4 1.5 30 2.1
    17 6 1.5 27.5 6.4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回归方程方差分析

    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模型 94.82 9 10.54 120.80 <0.000 1
    A 83.85 1 83.85 961.44 <0.000 1
    B 4.65 1 4.65 53.33 0.000 2
    C 5.0×10-3 1 5.0×10-3 0.057 0.817 6
    AB 0.25 1 0.25 2.87 0.134 3
    AC 0.20 1 0.20 2.32 0.171 4
    BC 0.022 1 0.022 0.26 0.627 1
    A2 5.67 1 5.67 64.96 5.0×10-3
    B2 0.051 1 0.051 0.58 0.469 7
    C2 5.158×10-3 1 5.158×10-3 0.059 0.814 8
    残差 0.61 7 0.087
    失拟项 0.46 3 0.15 4.17 0.100 8
    纯误差 0.15 4 0.037
    总和 95.43 16
    注:p<0.01(极显著),0.01≤p<0.05(显著).
    下载: 导出CSV
  • [1] 仇键, 杨文凤, 魏芳, 等. 国内天然橡胶采收生产形势分析与建议[J]. 中国热带农业, 2021(5): 7-12.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RD202105006.htm
    [2] 曹建华, 张以山, 王玲玲, 等. 天然橡胶便携式采胶机械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0, 41(8): 20-27.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LJH202008005.htm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橡胶树割胶技术规程: NY/T 1088—200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4] 王玲玲, 黎土煜, 陈娃容, 等. 我国热带丘陵山区胶园采收机械和技术研究现状[J].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50(12): 183-187, 192.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AHNY202212047.htm
    [5] 张良, 胡祎, 许能锐. 胶农割胶制度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海南与云南民营胶园调查[J]. 中国热带农业, 2017(2): 35-40.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RD201702012.htm
    [6] 黄敞, 郑勇, 王玲玲, 等. 便携式电动胶刀割胶技术与切割试验[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47(23): 260-263.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SNY201923063.htm
    [7] 张慧, 张燕. 基于PLC控制的小型割胶机的设计[J]. 农机化研究, 2015, 37(1): 168-170, 195.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JYJ201501040.htm
    [8] 宁彤, 梁栋, 张燕, 等. 固定复合运动轨道式割胶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4(4): 100-109. doi: http://xbgjxt.swu.edu.cn/article/doi/10.13718/j.cnki.xdzk.2022.04.012
    [9] 安锋, 林位夫, 谢贵水, 等. 一种基于无人驾驶系统的自动割胶收胶系统: 201610123861.8[P]. 2016-07-20.
    [10] ZHANG C L, YONG L Y, CHEN Y, et al. A Rubber-Tapping Robot Forest Navigation and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ystem Based on 2D LiDAR and a Gyroscope[J]. Sensors, 2019, 19(9): 2136.
    [11] ZHOU H, ZHANG S L, ZHANG J X, et al. Design, Development and Field Evaluation of a Rubber Tapping Robot[J]. Journal of Field Robotics, 2022, 39(1): 28-54.
    [12] 高可可, 孙江宏, 高锋, 等. 固定式割胶机器人割胶误差分析与精度控制[J]. 农业工程学报, 2021, 37(2): 44-50.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YGU202102007.htm
    [13] SOUMYA S J, VISHNU R S, ARJUN R N, et al. Design and Testing of a Semi Automatic Rubber Tree Tapping Machine (SART)[C] //2016 IEEE Region 10 Humanitarian Technology Conference (R10-HTC). Agra, India. IEEE, 2016: 1-4.
    [14] SUNHEEM P, AIYARAK P. A Microwave Transmission Instrument for Rapid Dry Rubber Content Determination in Natural Rubber Latex[J]. MAPAN, 2016, 31(2): 129-136.
    [15] ZHANG L, ZHAO Z M, JI Y Y, et al. Determination of Dry Rubber Content in Natural Rubber Latex Based on Wavelet-Domain Fluorescence Image[J]. 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 2013, 41(4): 20120227.
    [16] 郑勇, 张以山, 曹建华, 等. 4GXJ-I型电动胶刀采胶对割胶和产胶特性影响的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38(9): 1725-1735.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RDZX201709024.htm
    [17] 陈娃容, 肖苏伟, 贾倩, 等. 4GXJ-2型电动割胶刀的传动结构设计与运动仿真分析[J].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4(4): 24-31.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CGZ202104006.htm
    [18] 王学雷. 一种基于混联机构的割胶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8.
    [19] N·艾哈迈德, K·阿布·马利克, M·H·马罗夫, 等. 自动割胶机: 201280011835.6[P]. 2013-11-27.
    [20] 张喜瑞, 曹超, 张丽娜, 等. 仿形进阶式天然橡胶自动割胶机设计与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 2022, 53(4): 99-108.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YJX202204010.htm
  • 加载中
图( 13) 表( 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415
  • HTML全文浏览数:  5415
  • PDF下载数:  331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4-22
  • 刊出日期:  2024-03-20

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的设计与试验

    通讯作者: 杨文武,博士,副教授
    作者简介: 曾山,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智能农机技术与装备研究
  • 华南农业大学 工程学院/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2
基金项目: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020217003)

摘要: 

针对目前传统人工割胶劳动强度大、胶工短缺、尚无成熟自动割胶工具的问题,结合割胶的技术要求和行业标准,设计了一种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 采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对整机结构进行建模与装配,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 设计了橡胶自动割胶机的关键机构,重点对割胶刀进行了分析. 进行了林间试验,以切割深度、耗皮厚度和割线螺旋角为因素,以割胶后5 min排胶量为评价指标,设置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的最优工作参数为切割深度8 mm、耗皮厚度1.5 mm、割线螺旋角27.5°,在最优工作参数下割胶后5 min胶乳的产量为9.3 mL.

English Abstract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天然橡胶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具有较强的耐磨性、绝缘性、密封性和减震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军事国防和交通运输等领域[1]. 天然橡胶来源于橡胶树,是由割胶后收获的胶乳加工处理后制成的产品. 割胶是通过割胶工具割去橡胶树的树皮,收集从树干上沿割面流下来的胶乳,该过程是天然橡胶收获的关键环节[2]. 根据橡胶树割胶技术规程,割胶作业有严格的技术要求[3],割胶太深会对橡胶树造成伤害,割胶太浅不能割断大多数乳管从而影响产量. 橡胶树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已超过110万hm2,目前我国橡胶的收获依然采用传统人工割胶的方式[4]. 由于人工割胶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生产成本高,已出现胶工短缺和胶园弃管弃割的现象[5-6],制约了我国橡胶产业的发展[7].

    为提高割胶效率,解决无人割胶等问题,国内外已对自动割胶工具进行了多年的研究. 目前割胶机械的自动化程度依然很低. 按照割胶工具的操作方式不同,可分为手工割胶刀、半自动割胶机、自动割胶机和割胶机器人等[8]. 使用最多的是手工割胶刀,其效率低,且割胶工人上岗前要经过长时间培训. 电动割胶机虽然降低了胶工的劳动强度,但仍需一定的操作技术,目前尚处于推广应用阶段. 自动割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由于胶林地形复杂,割胶机器人在胶林自主导航行走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9-11]. 因此自动割胶机一般采用固定式,可避免割胶机器人无法行走的问题[12].

    印度和日本研制了自动割胶刀[13],但仍需要胶工凌晨去胶林割胶,没有完全解放劳动力[14-15].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研制了4GXJ-Ⅰ型和4GXJ-2型电动割胶刀[16-17],降低了胶工的操作难度,但存在不能去除胶线和排屑的问题,还需进一步优化. 王学雷设计了一种混联机构的割胶机器人[18],但只进行了机械臂的研究,无底盘搭载无法进行林间作业. 马来西亚发明了一种捆绑式自动智能割胶机[19],但螺旋运动误差大、切割深度不可调,容易伤树或不出胶. 海南大学发明了一种自动割胶机[20],切割深度可调,但割线的斜度不可调,不能满足不同的割胶轨迹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割胶的技术要求和行业标准,重点对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的定位机构、割胶机构和运动机构进行了设计与试验研究,以期为橡胶收获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装备研发提供参考.

  • 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主要由定位机构、运动机构、割胶机构、限位模块、控制系统和电源等组成,如图 1所示. 定位机构将自动割胶机固定在橡胶树上,并保证割胶机构与树干同轴心;运动机构由2个步进电机驱动,通过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的合成,带动割胶机构螺旋运动;在割胶机构上安装割胶刀,通过电动推杆实现割胶的进刀和退刀动作;通过限位模块上的光电传感器识别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的起点,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自动割胶机,根据割胶作业流程,实现割胶刀自右下向左上螺旋运动进行割胶.

  • 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启动电源,控制系统收到割胶指令后,割胶机构先进行复位动作,当限位模块触发时回到原点准备割胶;运动机构直线运动上升到起刀位置,电动推杆伸出实现进刀动作;2个步进电机同时转动,带动割胶刀螺旋运动切割树皮;步进电机的脉冲走完后完成割胶,电动推杆收回实现退刀动作,割胶刀所走螺旋轨迹的长度和角度,通过修改步进电机的脉冲数实现;2个步进电机再同时反转进行复位动作,割胶机构复位后,完成割胶作业等待下次割胶指令;当自动割胶机收到下次割胶指令时,起刀位置会自动低于上次一定的脉冲数(耗皮量),再进行割胶作业.

  • 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进行割胶作业时,先将其安装固定在橡胶树上. 为将自动割胶机稳定地固定在橡胶树上,设计了如图 2所示的一种固定带式定位机构,可满足树围不同的橡胶树割胶,保证自动割胶机与橡胶树同轴心,降低割胶误差. 固定带式定位机构由固定圈和固定扣组成,与环形导轨连接,通过在固定圈上等间距开出8个卡槽,来适应树围在500 mm~800 mm之间的橡胶树. 通过螺栓上紧定位机构,固定带可增大与树皮的接触面积,保证自动割胶机固定的稳定性.

    自动割胶机采用上、下2个固定机构与环形导轨连接固定在橡胶树上. 固定带受力分析如图 3所示,2条固定带与树皮间摩擦力的合力大小要大于自动割胶机自身的重量,否则自动割胶机会沿着树干向下移动,影响割胶的精确性和二次割胶. 根据牛顿定律,自动割胶机固定在橡胶树上时应满足以下公式:

    式中:Ff1为固定带与树皮间的摩擦力;FN1为固定带与树皮间的压力;G1为自动割胶机的重量;μ为固定机构与树皮间的摩擦系数.

  • 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运动机构主要由环形齿、环形导轨、直线导轨、梯形丝杠、同步轴和步进电机等组成,如图 4所示. 运动机构是带动割胶刀沿橡胶树螺旋运动的关键机构,其工作原理为:采用齿轮传动和带传动带动割胶机构螺旋运动,一个步进电机通过齿轮传动实现圆周运动,另一个步进电机通过带传动带动梯形丝杠转动实现直线运动.

  • 根据割胶技术要求,阳线割线螺旋角为25°~30°,阴线割线螺旋角为35°~45°. 将橡胶树简化为圆柱体,则割胶时割胶刀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x为树围的一段弧长,在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y为一段直线,如图 5所示,yx的比值为螺旋角的正切值tan β. 为满足割胶技术要求,对自动割胶机的运动机构进行设计.

    式中:v1为割胶刀水平方向的速度;v2为割胶刀竖直方向的速度;t为割胶刀切割的时间;β为割线螺旋角;x为割胶刀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y为割胶刀在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

    自动割胶机通过同步轴使上下机构同步运动. 按照传统人工割胶的技术要求,自动割胶机要满足割线的螺旋轨迹占树围的二分之一. 考虑到整机结构的布局和割胶机构的限制,采用220°的环形轨道和环形齿. 根据橡胶树的开割标准,当树围达到500 mm时便可开始割胶,此时橡胶树的直径约为160 mm. 考虑切割不同树围的橡胶树和结构布局,为保证割胶刀与树皮间的距离,环形轨道内侧直径选择为450 mm,外侧直径选择为510 mm,环形齿分度圆直径选择为500 mm. 选定圆柱齿轮的模数m为2 mm,圆柱齿轮1的齿数z1为25,圆柱齿轮2的齿数z2为17. 查阅《机械设计手册》,圆柱齿轮的分度圆直径计算公式为:

    式中:d为圆柱齿轮的分度圆直径;m为圆柱齿轮的模数;z为圆柱齿轮的齿数.

    计算出2个圆柱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分别为:

    式中:d1为圆柱齿轮1的分度圆直径;d2为圆柱齿轮2的分度圆直径;m为圆柱齿轮的模数;z1为圆柱齿轮1的齿数;z2为圆柱齿轮2的齿数.

    环形齿整环的齿数为:

    式中:za为环形齿整环的齿数;dh为环形齿的分度圆直径;m为环形齿的模数.

    根据环形齿占整环的比例,可计算出其齿数为:

    式中:zh为环形齿的齿数;za为环形齿整环的齿数.

    二分之一树围对应环形齿的齿数z3为:

    式中:z3为二分之一树围环形齿的齿数;za为环形齿整环的齿数.

  • 通过步进电机用带传动带动梯形丝杠转动,实现割胶机构沿树干直线运动. 割胶刀的直线运动是决定割线螺旋轨迹的重要因素,速度过快或过慢都无法割出满足割胶技术要求的割线,不利于胶乳的排出和收集,为梯形丝杠选择合适的导程与直径是满足螺旋轨迹的关键.

    橡胶树的树围为500 mm时,二分之一树围为250 mm,割胶刀在水平方向圆周运动的弧长l为250 mm,为割出割线轨迹为25°~30°的螺旋线,则割胶刀在竖直方向运动的距离为:

    式中:h1h2分别为割胶刀在竖直方向运动的距离下限与上限;l为割胶刀在水平方向圆周运动的弧长.

    梯形丝杠带动割胶刀沿树干方向运动的距离在116 mm~144 mm之间. 选择同步齿形带的传动比为1,步进电机的减速比为1∶20,设置步进电机的转速为300 r/min,则梯形丝杠的转速为15 r/min. 设定割胶时间为2 min,则梯形丝杠转过的圈数n为30圈. 设定割线螺旋角为25°,可得梯形丝杠的导程P为:

    式中:P为梯形丝杠的导程;h为割胶刀在竖直方向运动的距离;n为梯形丝杠转过的圈数.

    由式(9)和式(11)得P=3.86 mm. 查阅《机械设计手册》,选取梯形丝杠的导程P=4 mm,梯形丝杠的直径D=16 mm,摩擦系数μ=0.1,螺旋角δ=30°,设计梯形丝杠的长度L=514 mm,符合运动设计的要求.

  • 割胶对切割深度有严格的要求,切割太深会伤树,切割太浅不出胶. 根据割胶技术规程,割胶深度要求内切口与形成层之间的距离为1.2 mm~1.8 mm. 割胶机构采用电动推杆与拉簧的配合,由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推杆的伸出和缩回,实现割胶机构的进刀和退刀动作,如图 6所示. 为保证切割深度一致和适应不同树围的橡胶树,对割胶机构进行设计.

    调节螺栓与连杆和摆杆相配合,拧动调节螺栓使连杆相对摆杆前后移动,以调节割胶刀与树皮间的距离. 通过调整挡阻的角度,可为摆臂提供不同的支点,改变摆臂的角度以适应不同的橡胶树. 摆臂的头部倾斜角度与割线螺旋角相同,使与其上表面接触的仿形轮也向上倾斜相同的角度,保证仿形轮可沿割线轨迹纯滚动. 割胶刀安装在仿形轮的上方,通过调节割胶刀伸出仿形轮的距离来控制切割深度,并保证切割深度的一致性,避免对橡胶树造成伤害. 通过调节板与割胶刀安装座的配合,转动调节板调节割胶刀进刀时的入刀角度,保证进刀时割胶刀正对橡胶树轴心,如图 7所示.

  • 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采用PLC控制器,自动控制割胶机各机构按顺序动作完成割胶作业. 控制系统采用三菱FX3U系列PLC,用步进指令(STL)编写自动割胶机的控制程序. 通过2个DS-OLS4-FPD数字式两相步进驱动器驱动2个步进电机转动,实现割胶机构割胶时的螺旋运动和下一次割胶的换行动作. 通过直流电机驱动模块控制电动推杆伸缩,实现割胶刀进刀和退刀动作. 通过2个光电传感器监测割胶机构复位时是否回到右原位和下原位. 通过触摸屏修改PLC寄存器中的数值,实现对割线螺旋角和割线长度的调整,从而调节割线轨迹. 自动割胶机控制程序框图如图 8所示,按照程序框图编写控制程序梯形图.

  • 为保证自动割胶机在进刀时割胶刀能切入树皮,在割胶时割胶刀能切割树皮,需提供割胶刀足够的推力. 通过割胶刀的受力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设计. 采用L形割胶刀进行受力分析,割胶时割胶刀先切入树皮,再沿割线轨迹割去树皮. 进刀时割胶刀切入树皮的受力分析如图 9所示,刀头切入树皮时有一定的入刀角度,树皮对割胶刀产生阻力,割胶刀需克服进刀时的阻力才能切入树皮.

    根据牛顿定律,割胶刀切入时其受力要满足:

    式中:F为割胶刀的进刀力;Fn为树皮对割胶刀的反作用力;Ff为割胶刀受到的摩擦力;G为割胶刀自身的重量;μ为割胶刀与树皮间的摩擦系数;φ为割胶刀与树皮间的摩擦角;λ为割胶刀的进刀角度;θ为割胶刀倾斜的角度.

    对式(12)简化得:

    因为摩擦系数取决于接触面的材料性质和表面情况,所以tan φ为定值,由式(13)可知树皮对割胶刀反作用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割胶刀进刀角度λ和割胶刀倾斜角度θ.

  • 自动割胶机完成进刀动作后,割胶刀切进树皮,开始按照规划的螺旋轨迹运动,割胶刀的刀刃割去树皮后形成一条新的割线. 按照手工割胶的技术要求,割胶的耗皮量为1.2 mm~2.0 mm,割胶刀刃角的大小是影响割胶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割胶刀刀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10所示.

    割胶刀在割去树皮时,刀刃会受到树皮的反作用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定律对刀刃进行受力分析可得:

    式中:F3为割胶刀对树皮的切割力;FN为树皮对割胶刀的支持力;f1为树皮对割胶刀的摩擦力;μ为割胶刀与树皮间的摩擦系数;α为割胶刀刃口的角度.

    简化式(14)得:

    分析式(15)可知,因为割胶刀与树皮间的摩擦系数μ为定值,所以割胶刀刃口角度的正切值tan α需小于一个定值. α越小,割胶刀刃口的滑切性能越好,但α太小,会造成刃口的斜面太长,割胶刀容易变形且耐用性差,同时刃口角度太小不利于去除树皮. 通过对刃口的受力分析可知,割胶刀刃口的角度在20°~35°的范围内较为合适.

  • 割胶刀长期在胶乳的腐蚀和潮湿的环境下工作,考虑到割胶刀的耐用性和经济性,割胶刀的材料选择硬度为HRC64的W18Cr4V钨系高速钢,经热处理后,开出满足割胶技术要求的刀刃. 参考传统L形推式手工割胶刀对自动割胶机的割胶刀进行设计,选择其入刀角度为30°,如图 11所示. 割胶刀的平刃切割水平方向的树皮,割出排胶的出胶面;立刃沿树干方向切割内层的树皮,使割胶后切屑与树干分离. 平刃和立刃厚2 mm,两刃之间的夹角为90°,刀刃刃口角度为30°. 设计刀头平刃底面向上倾斜2°,使割胶后形成的排胶面略向上倾斜,防止排出的胶乳在割线上外溢.

  • 为验证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割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于2022年8月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胜利农场进行割胶试验,试验橡胶树品种为热研7-33-97.

  • 试验按照《橡胶树割胶技术规程》(NY/T 1088—2006)的割胶标准,在胶林中选取20棵树围不同的橡胶树进行林间试验,对自动割胶机割胶性能进行测试. 割胶性能以割胶结束后胶乳的产量和割面的平整性来评价. 以切割深度、耗皮厚度和割线螺旋角为因素设置梯度进行3因素3三水平试验,以割胶结束后5 min排胶量为评价指标,并对割面情况进行测量,每组试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以对自动割胶机工作参数进行修正,明确影响排胶量的主次因素,确定最优的工作参数. 林间试验如图 12所示.

    预试验发现,切割深度小于4 mm时,割面无胶乳排出,切割深度大于8 mm时,出现伤树的情况,因此切割深度在4 mm~8 mm之间设置梯度. 试验因素编码如表 1所示.

  • 选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试验方案和结果见表 2.

  • 采用Design-Expert软件Box-Behnken模块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得到割胶结束后5 min排胶量回归方程,采用F检验验证其显著性. 各因素影响割胶结束后5 min排胶量的回归方程为: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与方差分析见表 3. 由表 3可知,回归方程的p值小于0.000 1,说明模型拟合度极显著. 回归方程失拟项的p值大于0.05,说明模型失拟性不显著,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0.993 6,说明回归方程拟合度较高. 由切割深度、耗皮厚度和割线螺旋角的p值可以判断,切割深度和耗皮厚度对割胶结束后5 min的排胶量影响极显著,割线螺旋角对割胶结束后5 min的排胶量影响不显著. 通过回归系数的检验可知,试验因素对割胶结束后5 min排胶量的影响顺序依次为切割深度、耗皮厚度、割线螺旋角.

  • 根据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应用Design-Expert软件绘制切割深度与其他2个因素交互影响的三维响应曲面如图 13所示. 随着切割深度逐渐增大,胶乳产量越高,其原因是切割越深割断的乳管越多,所以最优切割深度取最大值. 随着耗皮厚度逐渐增大,胶乳产量缓慢增大,且增长速度逐渐减小,其原因是耗皮厚度越大越能去除上次割胶流下的胶塞,为保证橡胶树的割胶年限,耗皮厚度取中间值. 随着螺旋角逐渐增大,胶乳产量缓慢增大到稳定值,其原因是螺旋角越大胶乳向下流动的能力越强、外溢越少,但螺旋角太大割断的乳管变少,所以螺旋角取中间值. 综上,结合回归模型及响应面的变化情况,选取切割深度8 mm,耗皮厚度1.5 mm、割线螺旋角27.5°为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的最优工作参数,在最优工作参数下割胶后5 min胶乳的产量为9.3 mL.

  • 1) 根据割胶的技术要求,研制了一种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阐述分析了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运动机构采用2个步进电机驱动,割胶机构采用电动推杆驱动,满足割胶技术要求,降低割胶的劳动强度.

    2) 对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的关键机构进行设计,保证割胶机构与树干同轴心和切割深度一致,适用于树围不同的橡胶树割胶.

    3) 完成了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样机试制并进行了林间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最优工作参数为切割深度8 mm、耗皮厚度1.5 mm、割线螺旋角27.5°,在最优工作参数下割胶后5 min胶乳的产量为9.3 mL. 试验因素对割胶结束后5 min排胶量的影响顺序依次为切割深度、耗皮厚度、割线螺旋角.

    4) 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的整机质量为22.5 kg,整机质量较大搬运不便,在后续研究中,可对整机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降低整机质量.

参考文献 (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