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又名扶郎花、猩猩菊等,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花朵硕大,花色丰富,被誉为世界十大切花之一[1].非洲菊花头较大且重,采后花枝与母体间营养水分运输切断,加上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以及乙烯产生和生理变化等影响,易发生花朵早焉、花茎弯曲、花瓣脱落等现象,极大地降低了其观赏品质.目前非洲菊切花保鲜液主要使用氯化钾(KCl)、硼化钠(NaB)、硝酸银(AgNO3)、2,4,5-T(2,4,5-三氯酚氧乙酸)等化学药剂,这些化学药剂不仅会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还会造成难以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2-3].
1-甲基环丙烯(1-MCP)是一种含双键的环状碳氢化合物,以气体状态存在,无气味,无生理毒性,较低浓度具有明显生理效应,它是一种新型乙烯作用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植物对内源或外源乙烯的敏感性[4].近年来国内外关于1-MCP对园艺产品保鲜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多,发现1-MCP能够明显抑制乙烯的合成及其作用的发挥,延缓由乙烯诱导的切花采后衰老进程[5-9],但目前1-MCP对乙烯敏感型非洲菊切花的保鲜效果及其最佳处理浓度的研究甚少.因此,本试验以乙烯敏感型非洲菊切花为材料,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复合保鲜液对乙烯敏感型非洲菊切花部分采后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为乙烯敏感型非洲菊切花保鲜提供一种安全、高效、无毒、价廉的保鲜方法.
全文HTML
-
本试验选取品种为宝石红乙烯敏感型非洲菊切花,花枝初开,无病虫害、花茎直立,生长形态基本一致,购于重庆永川花市,运回后立即复水1 h,于水中剪取花枝长度30 cm,花枝切口剪成45°斜面备用.
-
电子天平、754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隔膜真空泵、TG16-W微量高速台式离心机、游标卡尺、烧杯、试管、量筒、容量瓶、广口瓶、玻璃棒、剪刀、保鲜膜、温度计等.
-
本试验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复合保鲜剂配方见表 1.先将花枝进行编号,参照宋军阳等[10]的方法对非洲菊鲜切花先进行不同质量浓度1-MCP熏蒸的预处理;预处理完成后,测量各非洲菊切花质量即为初始鲜质量;然后将花枝插入装有300 mL保鲜液的广口瓶中(容积为500 mL),每个处理9枝花,重复3次,用保鲜膜封口;试验期间的室内温度为(23±3)℃,空气相对湿度为88%~92%.从非洲菊切花插入广口瓶中算起,当发生花朵失水萎蔫或发生花瓣脱落时,即非洲菊鲜切花的瓶插寿命结束.
-
从瓶插贮藏之日起,每天测定并记录非洲菊切花鲜质量、花枝花径、瓶插寿命等形态指标一次,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等生理指标每两天测定一次.鲜质量及水分平衡值测定用称量法;花径测定用游标卡尺测量;蛋白质质量比测定用考马斯亮蓝比色法;丙二醛含量测定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5];细胞膜相对透性测定用相对电导率法.试验数据运用Microsoft Office、Excel 2010软件、SPSS软件等进行统计分析.
1.1. 材料
1.2. 仪器
1.3. 方法
1.4. 测定及分析数据方法
-
由表 2可以看出各处理的平均瓶插寿命的天数,其中处理3和处理5的瓶插寿命最长,均为10.4 d;处理1较差,瓶插寿命为8.4 d;瓶插寿命最短的是CK组,仅仅只有7.4 d.处理3、处理5的瓶插寿命均比处理1延长2 d,比CK组延长了3 d.
从表 3方差分析可知,从1-MCP质量浓度来看各水平间无明显差异;质量浓度为100 mg/L和200 mg/L的柠檬酸的瓶插寿命分别为9.10 d,9.56 d,二者间有显著差异,200 mg/L比100 mg/L的寿命长0.46 d;从蔗糖质量分数来看,2%,4%,6%的瓶插寿命分别为8.65 d,9.29 d,10.13 d,三者间均有差异,6%的瓶插寿命比2%,4%分别延长了1.48 d,0.84 d,故6%的蔗糖对延长瓶插寿命效果最好;质量浓度为300 mg/L与250 mg/L的8-HQ的瓶插寿命分别为9.74 d,8.86 d,二者间有显著差异,300 mg/L比250 mg/L的寿命长0.88 d.
-
图 1表明各处理的平均花径变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5的花径相对增幅最大,在瓶插后第7 d达到最大值1.93 cm;处理3次之,在瓶插后第6 d达到最大值1.83 cm;处理9较差,在瓶插后第5 d达到最大值1.33 cm;CK组花径相对增幅最小,瓶插后第4 d达到最大值0.57 cm,随后就呈逐渐下降趋势,且最先呈现负值在第7 d.处理5最大值比处理9增加了0.60 cm,比CK组增加了1.36 cm.
-
由图 2可知,非洲菊切花瓶插保鲜过程中,各处理切花的鲜质量变化率均呈现大体上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3的切花鲜质量变化率最大,在瓶插后的第5d出现最大值9.29%;其次是处理5,在瓶插后的第4 d达到花枝鲜质量变化率最大值8.26%;处理1较差,在瓶插后第3 d出现最大值5.57%;CK组从第2 d出现最大值4.89%,后就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处理3的鲜质量变化百分率比处理1增加3.72%,比CK组增加了4.4%.
-
由图 3可见:各处理的水分平衡值均呈现下降趋势,试验过程中花枝水分平衡值在初期的时候均是正值,这个时间内花枝的吸水量大于失水量.随着瓶插时间的增加,水分平衡值逐渐下降,各处理依次出现负值,吸水量小于失水量,此时切花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老现象.处理3和处理5的水分平衡值在第7 d出现负值;处理1、处理4、处理9在第4 d出现负值,CK组在第3 d出现负值.不同质量浓度1-MCP复合保鲜液9个处理水分平衡值为0值出现的时间比CK对照组均要晚1~2 d,而且整个瓶插处理期间,9个处理的水分平衡值均要高于CK对照组.
-
由图 4可知,非洲菊切花在瓶插过程中,随着非洲菊切花的不断衰老,各处理花枝的花瓣丙二醛含量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处理3和处理5的花瓣丙二醛含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且丙二醛的含量增加较为缓慢,CK组中花瓣丙二醛含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从第6d来看,处理3和处理5丙二醛的含量分别为6.601 μmol/g,6.318 μmol/g;处理2丙二醛含量较高为8.309 μmol/g;CK组丙二醛的含量为9.119 μmol/g.
从表 4方差分析可知,从柠檬酸和8-HQ的质量浓度来看各水平间无明显差异;从1-MCP质量浓度来看,8 mg/L,10 mg/L,12 mg/L对应的花瓣丙二醛含量分别为7.56 μmol/g,8.16 μmol/g,8.84 μmol/g,三者间均有差异,8 mg/L时的丙二醛含量比10 mg/L,12 mg/L时降低了0.6 μmol/g,1.28 μmol/g,故8 mg/L的1-MCP对丙二醛的抑制效果最好;从蔗糖质量分数来看,2%,4%,6%对应的花瓣丙二醛含量分别为8.87 μmol/g,8.17 μmol/g,7.50 μmol/g,三者间均有差异,6%时的丙二醛含量比2%,4%时的降低了1.37 μmol/g,0.67 μmol/g,故6%的蔗糖对丙二醛的抑制效果最好.
-
由图 5可知,非洲菊切花在瓶插过程中,各处理花枝的花瓣蛋白质质量比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处理3和处理5的花瓣蛋白质质量比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且蛋白质的质量比减少较为缓慢,CK组中花瓣蛋白质质量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从第6 d来看,处理3和处理5蛋白质的质量比分别为2.256 mg/g,2.191 mg/g;处理4蛋白质质量比较低,为1.59 mg/g;CK组蛋白质的质量比为1.44 mg/g.
从表 5方差分析可知,从蔗糖的质量分数和8-HQ的质量浓度来看各水平间无明显差异;质量浓度为100 mg/L与200 mg/L的柠檬酸处理,其花瓣蛋白质质量比分别为1.78 mg/g,2.02 mg/g,二者间有显著差异,300 mg/L柠檬酸质量浓度与100 mg/L、200 mg/L二者间无显著差异;200 mg/L比100 mg/L的花瓣蛋白质质量比多0.24 mg/g;从1-MCP的质量浓度来看,8 mg/L与12 mg/L质量浓度花瓣蛋白质质量比分别为1.78 mg/g、1.88 mg/g,二者间无显著差异,但10 mg/L质量浓度与8 mg/L、12 mg/L二者间有显著差异;10 mg/L比8 mg/L的花瓣蛋白质质量比多0.32 mg/g.
-
从图 6可知,在非洲菊切花保鲜过程中,各个处理的花瓣细胞膜相对透性均表现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其中处理3、5的花瓣细胞膜相对透性变化最为平稳,到瓶插结束时分别为45.97%和45.42%,且均小于其他处理的细胞膜相对透性;处理2到瓶插结束时细胞膜透性较高为62.14%;CK组细胞膜相对透性终值为57.01%,且CK组增加曲线一直高于其他处理.
2.1. 不同处理对非洲菊切花瓶插寿命和花径的影响
2.1.1. 不同处理对非洲菊切花瓶插寿命的影响
2.1.2. 不同处理对非洲菊切花花径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非洲菊切花鲜质量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非洲菊切花水分平衡值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对非洲菊切花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2.5. 不同处理对非洲菊切花蛋白质质量比的影响
2.6. 不同处理对非洲菊切花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非洲菊切花的花径、瓶插寿命、鲜质量、水分平衡值均是重要的形态指标,由试验可知,含有不同质量浓度1-MCP复合保鲜液对增大切花花径、延长瓶插寿命、增加切花鲜质量、改善水分平衡值有一定的作用,均优于CK对照组,能有效提高乙烯敏感型非洲菊切花的观赏价值.其次,生理指标也反映出鲜切花衰老程度,丙二醛含量与花瓣的衰老程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反相关;蛋白质质量比与衰老是呈正相关的,蛋白质质量比越高下降幅度越低说明其衰老进程越慢;细胞膜透性与衰老是呈反相关,花瓣的细胞膜透性越低说明切花衰老越慢,保鲜越好.由实验数据可知,相比其他处理和CK对照处理结果,处理3和处理5丙二醛含量值较低,花瓣蛋白质质量比值较高,细胞膜相对透性较低,说明处理3和处理5对乙烯敏感型非洲菊保鲜效果最佳.另外,处理因素200 mg/L柠檬酸、6%蔗糖、300 mg/L 8-HQ对非洲菊切花瓶插寿命有明显影响,但在1-MCP因素各水平上均无差异;处理因素8 mg/L 1-MCP、6%蔗糖对非洲菊切花丙二醛质量比有明显影响,但在柠檬酸、8-HQ二因素各水平上均无差异;处理因素200 mg/L柠檬酸、8 mg/L 1-MCP对非洲菊花瓣蛋白质质量比有显著影响,但在蔗糖、8-HQ二因素各水平上均无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梯度浓度设置不够合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综上所述,处理3和处理5瓶插寿命比CK组延长了3 d,比其他处理延长了1~2 d;花径变化量比CK组分别增加1.26 cm,1.36 cm,比处理9分别增加了0.05 cm,0.06 cm;切花鲜质量变化率较CK组分别增加了4.4%,3.37%,比处理1分别增加了3.72%,3.05%;水分平衡值均在在第7 d,比CK组出现为负值的时间均晚4 d,且水分平衡值等于0的时间比其他处理都要晚;丙二醛含量分别比CK组降低了2.518 μmol/g,2.801 μmol/g,比处理2分别降低1.708 μmol/g,1.991 μmol/g;蛋白质质量比分别比CK组增加了0.377 mg/g,0.402 mg/g,比处理4分别增加了0.666 mg/g,0.601 mg/g;细胞膜透性比CK组分别降低了11.04%,11.59%,比处理2分别降低了16.17%,16.72%.通过切花瓶插寿命、花径变化量、鲜质量变化率、水分平衡值、细胞膜透性、蛋白质质量比和丙二醛的含量等指标的比较,结果表明处理3(A1B3C3D3)[柠檬酸100 mg/L+1-MCP 12 mg/L+蔗糖6%+8-HQ 300 mg/L]和处理5(A2B2C3D1)[柠檬酸200 mg/L+1-MCP 10 mg/L+蔗糖6%+8-HQ 200 mg/L]对乙烯敏感型非洲菊切花的保鲜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