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高质量发展研究多集中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1]、价值取向[2]、实现路径[3-4]、驱动因素[5]和综合评价[6-10]等方面.如,金碚[1]从经济学视角对“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认为高质量发展具有多维性,在理论表述和实践评价层面都具有极大挑战性.任保平[2]则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指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导向在于供给有效、发展公平、生态文明和人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取向在于以创新为第一动力,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升级产业及价值链结构、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走文明发展道路.吴传清等[6]则考察了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驱动机制.
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作为高质量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主要从两个视角展开:一是以全要素生产率为高质量发展的替代指标开展的作用关系研究[6-7];二是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其中,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又分为两个取向,一是指标体系构建层面的纯理论探讨[3, 8];二是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后的实证研究[9-10].如,郭淑芬等[9]从三维变革视角构建了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山西省进行实证评价.李子联等[10]基于新发展理念的5个维度构建了江苏省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
学者普遍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吸收和继承,高质量发展要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理论精髓[11].推动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作为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当前,我国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12],位居“五大幸福产业”之首,而高质量发展则赋予其新的时代使命[13].学者对旅游高质量发展问题展开了初步探讨,成果集中于实现对策及路径研究[14-15],有关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成果极少[16].城市旅游作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其质量提升对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17],相关研究在城市旅游竞争力[18]、城市旅游效率[19]、城市旅游环境[20]、城市旅游满意度[21]等方面展开.当前,鲜见有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成果,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亟待加强.构建合理的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评价依据,有利于城市旅游的健康稳定发展.
全文HTML
-
构建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需要体现新发展理念[8].当前,有关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较少,尚鲜见有关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学者普遍认为,就高质量发展而言,创新是核心动力,协调是内在要求,绿色是基本前提,开放是重要路径,共享是本质追求[10].因此,参考学者已有高质量发展评价成果[22-26],结合城市旅游实际,从创新质量、协调质量、绿色质量、开放质量、共享质量5个方面构建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学术界和政界普遍认同,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驱动力.王慧艳等[22]进一步指出,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可划分为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2个阶段.创新对于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而言,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我国旅游业创新水平较低,处于全球旅游价值链的低端,实质性的自主创新和功能创新成果偏少.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必须科学评价其旅游创新质量.因此参考多数成果[22, 25]的做法,结合旅游业实际,创新产出方面选取了万人旅游专利数量1个指标,创新投入选取了人均R&D经费支出、大专以上人口所占比例、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3个指标,构建了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我国当前仍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明显等问题.因此,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城乡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协调质量应成为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借鉴前人协调性评价研究成果[23-24],结合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实际,选取旅游收入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镇居民与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比、城市化率等指标,构建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协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中国经济长期高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形势也极为严峻.《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338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率仅为35.8%.2018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0亿t,占全球排量的30%,高居全球第一位.因此,绿色质量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借鉴前人绿色质量评价研究成果[23-25],结合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实际,选取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每万人公交车辆等指标,构建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经济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必然要顺应时代潮流,努力实现开放共赢.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来越大.因此,开放质量应成为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吸取前人开放质量评价研究成果[23-24],结合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实际,选取入境旅游收入、入境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出境旅游人次等指标,构建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开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享发展是判断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收入、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是共享发展的重要体现[26].因此,应把共享质量作为评价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之一.综合前人共享评价研究成果[23, 26],结合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实际,选取人均旅游收入、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万人病床数、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数量、每十万人拥有艺术表演团体机构个数等指标,构建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共享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上述5个维度的分析,可建立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如表 1所示.鉴于表 1中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皆为定量指标,而熵权法适用于定量指标的客观赋权和无量纲化[27],TOPSIS法则在综合评价中较为高效[28],故综合运用熵权法和TOPSIS法,对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
1.1. 创新质量指标
1.2. 协调质量指标
1.3. 绿色质量指标
1.4. 开放质量指标
1.5. 共享质量指标
-
广东省是我国的旅游大省,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数长期位居全国第一名,故选取广东省21个城市作为实证对象具有较强代表意义.实证数据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2015-2019)以及广东旅游局政务网.
-
综合运用熵权法与TOPSIS法对广东省21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首先,利用熵权法确定广东省21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然后,利用TOPSIS法计算其综合得分并分析.
-
熵权法可根据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进行客观赋权,现已广泛应用于金融和区域经济研究领域[9, 29],其基本过程包括:
(1) 初始数据整理.对于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而言,假设有m个待评价城市,n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t个年度,xijk是第i个城市第j个指标第k年度的初始数据,得初始数据矩阵A=(xijk)m×n×k,其中i=1,2,…,m,j=1,2,…,n;k=1,2,…,t(本研究中m=21,n=24,k=5).
(2) 初始数据同趋化处理.假定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j的理想值为xj*,定义正向指标为xjmax*,定义逆向指标记为xjmin*,则正项指标同趋化公式为:x′ijk=xijk/xjmax*,逆向指标同趋化公式为:x′ijk=xjmin*/xijk.
(3) 熵值计算.利用公式
$y_{ijk}^\prime = x_{ijk}^\prime /\sum\limits_{i = 1}^{mk} {x_{ijk}^\prime } $ 对同趋化后的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于第j项指标,其熵值计算公式为${e_j} = - 1/\ln (mk)\sum\limits_{i = 1}^{mk} {\left( {y_{ijk}^\prime \ln y_{ijk}^\prime } \right)} $ .(4) 信息效用值计算.第j项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指标的信息效用值:dj=1-ej.
(5) 指标权重计算.对于第j项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的权重,其计算公式为
${w_j} = {d_j}/\sum\limits_{j = 1}^n {{d_j}} $ . -
TOPSIS法是一种通过逼近正、负理想解方式获取综合评价结果的定量分析方法,在企业管理和区域经济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28],TOPSIS方法评价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过程如下:
(1) 构造标准化矩阵.对初始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数据矩阵A=(xijk)m×n×k规范化,得标准化矩阵B=(bijk)m×n×k,规范化公式如下式:
(2) 构建加权标准化矩阵.对标准化矩阵B=(bijk)m×n×k进行加权化处理,得加权标准化矩阵R=rijm×j×k,式中rijk=wjbijk,wj是前述熵权法所确定的指标权重.
(3) 确定正负理想解集合.以正向指标的极大值和逆向指标的极小值组成正理想解集合R+,以逆向指标的极小值和正向指标的极大值构成负理想解集合
R+中rj+=(maxrij+,minrij-),式中max(rij+)为正向指标j的极大值,min(rij-)为逆向指标j的极小值;R-中rj-=(minrij+,maxrij-),式中min(rij+)为正向指标j的极小值,max(rij-)为逆向指标的极大值,(j=1,2,…,n).
(4) 计算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值到正负理想解的欧式距离dik+和dik-.
(5) 计算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值的相对贴近度Cik.
(6) 按Cik值的大小对各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进行排序,贴近度Cik值的大小决定了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优劣,Cik值越大,表明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越接近正理想解,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Cik值越小,表明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越接近负理想解,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越低.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利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
2.2.2. 利用TOPSIS法计算综合评价得分
-
利用熵权法计算2014-2018年广东省21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各指标权重值,以及创新质量、协调质量、绿色质量、开放质量、共享质量等分指标权重值,得表 2.由表 2可得广东省21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分指标权重值,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开放质量(5年间平均权重为0.411)、共享质量(5年间平均权重为0.200)和创新质量(5年间平均权重为0.194).由此可见:(1)开放质量分指标在广东省21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中的权重值最大.中国旅游业始终位于中国开放的最前沿,是中国开放的破冰产业,有效地撬动了其他领域的开放[30].广东省作为我国开放的排头兵和实验区,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一直是处于我国开放的前沿.广东省旅游业从无到有,以许多划时代的创举推动了中国旅游的开放化发展进程,总收入长期居全国第一.因此,开放质量分指标在广东省21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中权重值最大且具有较大的合理性.(2)共享质量分指标在广东省21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中权重值排在第2位.广东省旅游发展经历了政商旅游(1978-1988年)、景点旅游(1989-2007年)和全域旅游(2008年至今)3个阶段.2008年广东省率先推出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成为全国首个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从此广东省“大旅游、大格局、大产业、大市场”逐步推进,可以认为是中国全域旅游理念的萌芽.广东省作为我国最早的全域旅游示范省之一,把全域旅游列为全省旅游工作任务之首,强调旅游环境共建、旅游成果共享,以惠民利民为根本愿景,打造主客共享的旅游业态.因此,共享质量分指标在广东省21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中权重值排在第2位具有较大的合理性.(3)创新质量分指标在广东省21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中权重值排在第3位.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一直是我国改革创新的前沿阵地,产生了珠海石景山旅游中心、广州白天鹅、华侨城等诸多划时代的旅游发展创举,是我国的第一旅游收入大省(旅游总收入长期稳居全国第一位,约占全国的1/4)和国内旅游消费第一大省,是我国最早的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和全域旅游示范省.因此,创新质量分指标在广东省21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中权重值排在第3位具有较大的合理性.
-
把熵权法所得指标权重应用于TOPSIS法,计算得到广东省21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综合5年来(2014—2018年)广东省21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可知,排名位居前5的城市为深圳、广州、珠海、佛山、东莞,排名位居后5名的城市为湛江、汕尾、茂名、阳江、揭阳.从旅游高质量发展增长程度来看,增长幅度位居前5名的城市为珠海、清远、江门、惠州、梅州,增长幅度位居后5名的城市为茂名、云浮、深圳、中山、广州(表 3).
-
综合考虑2014—2018年广东省21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和增长幅度状况,绘制广东省21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态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东省21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可分为3种类型:(1)“强势高质量发展型”城市,表现为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得分较高(得分位于0.3以上),近5年增长量为正,包括广州、深圳2个城市.(2)“弱势高质量发展型”城市,主要表现为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得分较低(得分小于0.3),但近5年增长量为正,包括珠海、佛山、韶关、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茂名、肇庆、揭阳、云浮共13个城市.(3)“需强化高质量发展型”城市,主要表现为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得分较低(得分小于0.3),且近5年增长量为负,包括汕头、河源、梅州、湛江、清远、潮州6个城市(图 1).
-
结合原始数据对广东省21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障碍因素作出进一步分析.分析结果看出,(1)“强势高质量发展型”城市中,突出障碍因素为大专以上人口所占比例(有2个城市该指标排名后3位),其次为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旅游收入占第3产业增加值比重、每10万人拥有艺术表演团体机构个数(分别有1个城市该指标排名后3位).大专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属于创新维度指标,因此对于“强势高质量发展型”城市,其旅游高质量发展主要障碍因素为创新要素.(2)“弱势高质量发展型”城市中,突出障碍因素为出境旅游人次(8个城市该指标排名后3位)、国内旅游收入(6个城市该指标排名后3位)、万人旅游专利数量(4个城市该指标排名后3位).出境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指标属于开放维度指标,万人旅游专利数量属于创新维度指标.因此可得,对于“弱势高质量发展型”城市,其旅游高质量发展主要障碍因素为开放因素和创新要素.(3)“需强化高质量发展型”城市中,突出障碍因素为出境旅游人次(4个城市该指标排名后3位)、人均R&D经费支出(3个城市该指标排名后3位)、万人旅游专利数量(2个城市该指标排名后3位).出境旅游人次属于开放维度指标,人均R&D经费支出和万人旅游专利数量属于创新维度指标,因此对于“需强化高质量发展型”城市,其旅游高质量发展主要障碍因素为开放和创新要素.综上所分析,开放质量和创新质量要素是广东省21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表 4).
3.1. 基于熵权法的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分指标评价
3.2. 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3.3. 旅游高质量发展态势分析
3.4. 旅游高质量发展具体障碍因素分析
-
我国经济正转向高质量方向发展,高质量发展评价是高质量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吸收新发展理念,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高质量发展进行实证评价是重要的研究取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从创新质量、协调质量、绿色质量、开放质量、共享质量5个方面构建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有助于更好地确定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优先方面与主要突破点.以广东省21个城市为例进行实证表明:广东省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中排在前3位的分指标依次为开放质量、共享质量、创新质量;广东省综合水平排名位居前5的城市为深圳、广州、珠海、佛山、东莞,排名位居后5名的城市为湛江、汕尾、茂名、阳江、揭阳;广东省增长幅度位居前5名的城市为珠海、清远、江门、惠州、梅州,增长幅度位居后5名的城市为茂名、云浮、深圳、中山、广州;广东省21个城市可分为“强势高质量发展型”“弱势高质量发展型”和“需强化高质量发展型”3类;开放质量和创新质量要素是提升广东省21个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
首先,尽管宏观视角下的高质量发展已经产生了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但中微观视角下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偏少,基于城市(群)、产业、行业,乃至企业等中微观视角下的高质量发展研究应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其次,除了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对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外,今后可以进一步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其他理论阐释(如全要素、供给侧等理论)构建相应指标体系,对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作出进一步的探索.最后,所构建的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仅以广东省21个城市为例进行了实证,今后可探索应用于其他城市群或者省市进行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