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重庆市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模式与实施策略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黄诚胤. 重庆市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模式与实施策略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6(6): 72-81. doi: 10.13718/j.cnki.xdsk.2020.06.008
引用本文: 黄诚胤. 重庆市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模式与实施策略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6(6): 72-81. doi: 10.13718/j.cnki.xdsk.2020.06.008
HUANG Chengyin. Patterns and Strategies of Developing Small Sports and Leisure Towns in Chongqing[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20, 46(6): 72-81. doi: 10.13718/j.cnki.xdsk.2020.06.008
Citation: HUANG Chengyin. Patterns and Strategies of Developing Small Sports and Leisure Towns in Chongqing[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20, 46(6): 72-81. doi: 10.13718/j.cnki.xdsk.2020.06.008

重庆市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模式与实施策略研究

  • 基金项目: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018YBSH089),项目负责人:黄诚胤;重庆市体育局规划项目“重庆市体育产业法治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A201804),项目负责人:黄诚胤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黄诚胤,重庆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

  • 中图分类号: G80-05

Patterns and Strategies of Developing Small Sports and Leisure Towns in Chongqing

图( 3) 表( 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79
  • HTML全文浏览数:  1279
  • PDF下载数:  116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5-18
  • 刊出日期:  2020-11-01

重庆市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模式与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 黄诚胤,重庆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 重庆大学 体育学院,重庆 400044
基金项目: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018YBSH089),项目负责人:黄诚胤;重庆市体育局规划项目“重庆市体育产业法治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A201804),项目负责人:黄诚胤

摘要: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举措,作为新生事物仍处于探索阶段。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但反映出的问题不容忽视。实践中,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类型,每一种模式都紧紧围绕体育运动这一核心元素展开,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其成效与不足也比较明显。研究发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应在建设模式的选择与规划、建设模式的基础与可持续性、建设模式的运营与创新、建设模式的监测与完善、建设模式的协调与保障五个方面精准施策,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English Abstract

  • 新时代,化解体育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要,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体育发展的重要课题。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是新时代城镇化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战略抉择。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指以运动休闲产业为主导特色产业,突出体育文化内涵,聚集运动休闲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全要素,突出运动与休闲核心要素特征,创新各要素之间的发展模式,与旅游、康养、竞赛、教育培训、娱乐休闲等关联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空间区域一体化的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发展基地[1]。可以说,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集休闲功能、康养功能和经济功能于一体,是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最优聚集体。2017年8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公布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名单,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热潮。三年多过去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典型模式,主要成效及实施策略亟待深入研究。重庆兼具大都市、大农村、大山区和大库区特征,在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以重庆的实践为例,探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模式与实施策略,对新时代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具有参考价值和实践借鉴。

  •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化解“大城市病”,实现“城市时代”城乡建设一体化的重要探索。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对重庆市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进行研究,助益于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间找到最佳结合点,从而推进区域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模式”(pattern)一词指涉甚广,一般认为它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物中发现和抽象出来的隐藏于事物中的规律关系,是对客观事物内外部机制的直观描述,其核心在于揭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式样。换言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模式,即是要解决运动休闲小镇由小到大、由简单粗放式到复杂产业结合发展、由低水平建设到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其最便捷、经济的方式就是探寻其发展规律性、程式化和可以反复适用的稳定性[2]。运动休闲即指个体或者集体在余暇时间内自主选择的以亲身体验为主的体育锻炼活动,通过“运动”为主的表现形式,以此来实现身心愉悦,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之目的。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0 000美元,城镇化水平超过60%,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3],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新兴的工业大国,初步具备了“休闲时代”的经济基础。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在我国还处于初创阶段,建设思路还不够明确[4]。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的主体众多,手段也不尽相同。探索和总结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最佳模式和基本经验,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说来,良好的发展模式既包含主体设置、权限划分和隶属关系等“体制”问题,又包含各主体间相互配合、制约、监督和影响等“机制”问题[2]24。目前,学者们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1)通过对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模式分析,引发对国内建设模式的思考与建议,代表作者有朱敏[5]、叶小瑜[6]、林朝晖[7]、董芹芹[8]等,重点探讨了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模式的类型,以及围绕这些类型所采用的治理方式,突出善治与精治;(2)从不同理论视角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模式进行研究,如谢尊贤[9]、柳鸣毅[10]、代方梅[11]、倪震[12]等,主要探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空间分布、建设路径、品牌塑造、产品供给等方面。总的来看,对特色小镇建设相关案例进行剖析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倾向。

  • 1.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的“体育+旅游”模式

    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的“体育+旅游”模式,就是以自然资源禀赋为条件,以具有产业性质的“体育+旅游”项目为核心,通过体育运动休闲、体育旅游景点游览、体育建筑场馆观光等形式,为消费者提供运动健身和旅行游览等相关服务的建设模式。

    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有重庆万足水上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万足镇辖区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有久负盛名的乌江画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充分发掘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上,万足镇提出了“体育+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开发以“运动、文化、度假、养生”为主的功能区,打造了乌江画廊游船、游艇俱乐部度假、乌江垂钓等水上运动,广泛开展山地骑行、乡村慢跑、登山等户外运动,以及高山民宿等休闲项目。

    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的“体育+旅游”模式有以下特点:(1)从项目设计与规划看,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产品,而是在结合体育与旅游休闲要素基础上充分考虑消费者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需求,打造具有差异性的体育旅游项目;(2)从实践操作与执行看,重视项目包装、市场化运作,实现“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体育+旅游”全产业链;(3)从现实资源与要素看,在“体育+旅游”的基础上,注重与景区其他资源的整合利用,培育复合型体育旅游产品,增加游客的消费项目。

    2.以环都市圈为中心的“体育+商业”模式

    以环都市圈为中心的“体育+商业”模式,就是以基于环都市圈的商业资源,融合健身、文化、时尚、娱乐、赛事、购物、餐饮等多种功能,打造具有独特体育文化内涵、具有较大规模、可提供众多产品的空间区域一体化体育产业基地,满足都市圈人民的健身、娱乐、休闲要求的建设模式。

    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有重庆际华园体育温泉小镇。该小镇位于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开发区,紧邻两江国际影视城,属于都市核心圈边缘地带,交通便捷,物流畅通,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项目选址充分考虑了交通、环境、配套等因素,既远离都市喧嚣,又处在都市边缘,满足了市民对体育休闲的渴望。

    以环都市圈为中心的“体育+商业”模式有以下特点:(1)从项目设计与规划看,突破传统商业项目的单一模式,在具体项目开发上紧紧把握时尚元素,以体育健身休闲为核心,不断推出新颖项目以满足人们的追求;(2)从实践操作与执行看,突出商业项目的体育运动参与特点,强调人的参与性与体验感,传递全新的健康理念,同时重视现代科技嵌入,使用VR技术、网上购票、实时报道现场情况等;(3)从现实资源与要素看,将周边餐饮、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一体化管理,突出以体育为主题的商业综合体功能,满足游客的最大化需求。

    3.健康、养生旅游的“大健康+体育”模式

    健康、养生旅游的“大健康+体育”模式,就是顺应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要求,突出体育健康主题,彰显健康、养生旅游、运动休闲等功能,将健康、养生旅游理念与体育运动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资源、服务等有效集聚的建设模式。

    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有重庆市南川区太平场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该小镇围绕“大健康+大体育”模式,突出“健康、养生旅游、运动休闲”理念,发展特色农业、航天小镇、教育培训(户外运动培训)、养生养老、运动康养、越野运动业态等。小镇实行园区化管理,以运动健康、养老休闲产业为主,有效利用社区及辖区内天赐山自然禀赋,打造“重庆市探险者森林越野主题公园”,推出攀岩、徒步、低空飞行、房车露营、赛车、骑行等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山地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青睐;同时各种形式的比赛不断,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比如天赐山探险森林越野、凤凰运动机场赛事等。

    健康、养生旅游的“大健康+体育”模式有以下特点:(1)从项目设计与规划看,基于彰显体育健康主题,进行精准规划、科学布局和多元建设,融入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生态特色,体现健康、养生旅游、运动休闲等功能;(2)从实践操作与执行看,选准能够体现健康理念的特色体育产业,锁定产业主攻方向,开发相关产业项目,提升“大健康+体育”价值体现;(3)从现实资源与要素看,突出体育健康主题,因地制宜植入户外、山地、水上、航空、冰雪等运动项目,通过时尚运动项目的串联实现健康与体育的聚合叠加。

    4.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体育”模式

    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体育”模式,就是在当前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以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载体,依靠体育产业传统优势,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促进居民增收致富和经济社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建设模式。

    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有重庆市綦江区关坝镇。该镇把“脱贫攻坚”与休闲体育小镇建设结合起来,对凉风村及邻近村进行整体规划,探索、开发以乡村旅游和乡村体育运动相互融合的乡村休闲体育发展新路,有序推进乡村旅游加体育大发展。通过几年努力,成功入选“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2018年,凉风村率先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农旅融合、体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迅速,返乡创业人员越来越多,成了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一个典范,也为万盛区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城市”提供了成功案例。

    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体育”模式有以下特点:(1)从项目设计与规划看,依托乡村特有的山水资源、地方文化和乡村建设的成果,结合体育产业的优势和功能,研发“乡村旅游+体育”商品,扶持乡村旅游商品企业,建设具备乡村旅游、体育休闲、农产品加工、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现代农业综合体;(2)从实践操作与执行看,围绕生态、精致、特色的“乡村旅游+体育”发展方向,加强乡土特色、民俗文化等因素的挖掘和弘扬,鼓励“乡村旅游+体育”与农业、手工业和文化融合发展;(3)从现实资源与要素看,与农业品牌建设相结合,衍生乡村旅游创意产品,延长体育休闲与乡村旅游产业链,并统筹安排好组织和宣传工作。

  • 上述四类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模式都是围绕“体育+”或“+体育”而展开。实践中,每种模式都依据自身实际,将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大体育”融合发展。每一类模式都有自己的特征,也各有利弊,建设过程中需避免脱离实际,盲目跟风“依葫芦画瓢”。因地制宜,探寻良法,不断提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治理能力,实现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才能使之成为拉动内需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源[14]

    第一,突出经济开发功能。“体育+旅游”和“体育+商业”模式是“体育+”的主要形式,是在充分发掘体育这一核心元素的基础上,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现代商业聚集特征,开展体验游、观赛游、户外深度体验游、娱乐休闲等项目,与当地人文、自然融为一体,实现体育旅游、体育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体育旅游成为近年来发展热点,各地相继推出精典体育旅游路线,对拉动体育旅游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相应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普通的体育旅游产品易于开发,管理水平低下,很容易让游客出现审美疲劳,闲置、浪费现象很严重,还有产品“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普遍。因此,打造精典体育旅游产品成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如何打造精典产品,需要专业的设计、一流的管理与营销团队,还要基于优越的自然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才能共同营造体育旅游的“精神、文化、形象、品牌、口号”等文化特质,从而实现体育旅游者对“新、奇、美、悦”的追求。如此方能更好地吸引游客,形成品牌。

    “体育+商业”模式突出了体育的基础性地位,它是“城市时代”[15]和“后城市化时代”满足人们对休闲生活需求的重要实践,对疏解人们心理上的“城市淤堵”效果显现。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复合型、体量大、产品众多,融合旅游、健康、文化、时尚、娱乐、赛事、购物、餐饮等多种功能,以打造空间区域一体化体育产业基地为目的。

    第二,突出休闲康养功能。“大健康+体育”和“乡村旅游+体育”模式是“+体育”的主要形式。休闲时代,人们向往的是更加健康的美好生活,更加追求自我价值实现。适宜的体育运动既能愉悦身心,又能强健体魄,在治疗“未病”和大病后的后期康复方面效果显著。运动养生旅游成为城市候鸟们新的选择。全国各地旅游康养小镇、健康养生小镇、度假休闲小镇、体育小镇不断涌现,正是基于把体育与大健康相结合而得以迅速发展。但世上并无包治百病的药,什么都打一张体育运动的牌,什么都不像,似是而非,结果可能导致遍地开花,乱象丛生,体育运动则有可能陷入比较尴尬的境地。

    “+体育”就是以体育器具、设施和符号及其集合为核心,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商业价值,在消费升级、需求层次提升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今天,实现“元素+元素”即多种元素相结合的新型产业[16]。通过以“+体育”的新型产业发展,在构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和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上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但这种模式在实践推广和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地域偏远、深度贫困地区往往也是资源贫乏的地区,对于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体育产业无异于纸上谈兵。

  •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建设,成效显著,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各地依据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积极探索适宜的建设模式,已经形成典型引领、广泛实践、不断改进和提升的良好态势,但建设过程中的房地产化倾向,节约集约用地把控不严等问题依然存在,各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扣“帽子”现象还时有发生。

  • “体育+”模式的“体育+旅游”“体育+商业”成效显著。经过两年多发展,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各地相继推出的体育旅游项目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收益。以万足镇所在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为例,2018年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00亿元,其中体育旅游产品贡献占比最大,也最受欢迎。际华园已成为重庆市知名的环都市圈为中心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实现了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双丰收。2018年接待游客127.3万人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4.4%,被重庆市体育局评为“重庆极限运动基地”“重庆市全民健身比赛活动基地”,被重庆媒体评为“2017重庆旅游年度最佳潮流运动旅游目的地”“2018重庆十大新网红目的地”。2019年9月,际华园景区被评为国家4A旅游景区,全年实现经营收入超100亿元,小镇的“黏滞性”和游客的“回头率”大幅度提升。

    “+体育”模式的“大健康+体育”“乡村旅游+体育”发展迅速。太平场镇的南川凤凰运动机场,天赐山探险森林越野公园已经建成投用,生态养老、医养结合综合养生养老基地进展顺利,水上摩托艇、皮划艇等水上体验项目通过了专家论证。“体育特征鲜明、文化气息浓厚、产业集聚融合、生态环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即将建成,表现出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9年实现经营收入近6亿元,得到了游客广泛好评。截至2018年底,关坝镇建成了一流的体育设施,健身步道、登山步道、骑行绿道、标准田径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全民健身中心等一应俱全,全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重视体育赛事品牌培育,已形成龙凤舞、柔力球、象棋等镇域特色品牌项目,举办了国际钓鱼比赛、中国体育彩票健康大赛场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凉风村成了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和现代时尚运动体验为一体的兼具竞技比赛、运动休闲、养生旅游等功能的运动休闲特色示范小镇。同时探索市民大健康服务,创建“互联网+体育”模式。

    当然,围绕“体育+”或“+体育”模式而展开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前期对房地产发展比例控制不好,个别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中期考核成绩并不理想。这突出反映了地方政府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认识不足,开发商热衷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更多关注的是眼前利益,开发区意识依然强烈。经过中期考核的警示整改,一些盲目将体育基地、体育场馆、美丽乡村、旅游景区扣上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帽子”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

  • 围绕“体育+”或“+体育”模式而展开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示范引领效应十分突出。作为新时代融合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的新举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潮,虽然都难以脱离“体育+”和“+体育”两种基本模式,但其内涵却有很大差别,特点也不尽相同。各地依据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试点建设两年多来,重庆已建设或正在建设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小镇、体育公园78个,试点项目建设模式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重庆市的整体布局特点呈现出“一圈两群”区域新格局(见图 1):⑴“一圈”是指现代化都市圈,由主城九区和环主城的都市连绵带组成;“两群”是指: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包括万州—开州—云阳城镇群,垫江—粱平—忠县—丰都片区,巫山—巫溪—奉节片区;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依托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综合交通,串联沿线中心城市、县城、重要节点城镇,向南发展。⑵依托山系山脉、江河湖泊、湿地、森林等自然资源,打造山脉、长江、嘉陵江、湿地水库、冰雪5条户外运动休闲带。⑶沿着以重庆主城为中心的户外休闲城市、特色小镇、乡村,形成6条户外运动休闲走廊。这样的布局既符合经济发展现状,又满足现实需要,推动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健康有序发展。

      2017、2018年重庆市体育产业普查报告。

      重庆市体育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体育产业加快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渝体〔2018〕462号)。

    利用城市狭小空间建设体育文化公园。受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启发,重庆市主城区,尤其是老旧城区闲置空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空间狭小情况下,走小而精的发展模式,规划出“紧凑型”城市中心体育文化公园,深受市民欢迎。近两年,重庆市主城区各类体育主题公园相继建设,仅利用城市边角地建成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就达50余个,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了城市品质。

  • 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正迎来发展的春天。自2014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5个体育产业方面的文件,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预计到2025年,仅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就高达2万亿元。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带动了休闲、康体、体旅、文体深度融合发展,释放了新的体育产业动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重庆市201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262.78亿元,增加值127.38亿元;2016年总规模309.15亿元,增加值143.94亿元;2017年总规模362.59亿元,增加值162.66亿元;2018年总规模423.99亿元,增加值185.82亿元(见表 1)。自2016年起,每年的总规模(总产出)和增加值呈快速增长态势。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大众健身产业成为增速最快的3个行业类别,是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承载内容。

    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研究表明,体育产业投资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经济增长0.07个百分点[17],体育经济是克服经济衰退的特殊产业经济[18]。预计到2022年重庆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600亿元,GDP占比1%以上,体育产业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又一成效是创新创业平台的搭建,为实现体育制造业和体育服务业[19]转型升级,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施展的舞台。

  •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稳步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开展定期测评,实行动态调整,打造10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小镇样板”。这为推进新时代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研究认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需要依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模式与规划,结合实际突出产业优势,遵循规律不断创新,完善考评机制、建章立制,逐渐形成完备的营运和发展体系。

  •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首先要厘清自身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建设模式。以自然资源优势为特点的“体育+旅游”模式,经典线路设计、产品开发和总体规划是重中之重;以环都市圈为中心的“体育+商业”模式,在小镇选址、时尚元素配搭融合、项目新颖性上可以充分发挥体育的黏性、活性和弹性;以健康、养生为方向的“大健康+体育”模式,宜居康养、运动养生是很好的选择;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体育”模式,娱乐休闲、运动怡情等即为重点发展选择。这四种发展模式的选择,首先应考虑因地制宜,突出自身特点,做好整体规划和设计,用精品打动人心,以高质量服务留住消费者,避免盲目跟风,杜绝“千镇一面”现象,实现资源合理利用、有序开发。因此,建设的第一步是充分调研、摸清家底、整合资源;第二步是选择建设模式与整体规划。选择建设模式也不是固化不变的,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模式进行优化组合;第三步是产品开发设计、产业布局等;然后才进入建设与运营阶段。

  •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立镇的核心是体育产业和休闲产业,聚集体育产业高端要素,培育体育产业项目集群,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将康养、旅游、文化、教育培训、大数据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区域、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融合发展[20]。没有产业基础,小镇就会陷入无源之水的境地。

    自然资源禀赋为发展“体育+旅游”模式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提供了先天基础,但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需要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配套体系,需要对当地人文环境进行深度挖掘,同时结合体育特征,确定一至二个核心运动项目,营造体育氛围,差异化定位、错位发展、突出产业特色,做到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环都市圈为中心的“体育+商业”模式,核心是发展体育表演业、体育赛事业、体育服务业和休闲产业,以打造体育综合体为引领,突出城市活力聚集地和新生活方式体验地效应。健康、养生旅游的“大健康+体育”模式以发展山地运动产业和旅游康养产业为基础,以建设体育旅游康养综合体为主,能够满足人们游与住、健与乐需求,是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体育”模式体现的是体育与健康、金融、互联网、教育、艺术、娱乐、康养等多个产业融合发展,是创新体育经济的新模式和新业态。

    同时,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精品、不断推出新品更是实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可借鉴国内外的优秀典型案例,大力提升行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如法国的霞慕尼小镇(Chamonix)是国家滑雪登山学校所在地、英国的温布尔顿(Wimbledom)是世界著名的网球胜地、新西兰皇后镇(Queenstown)是极限运动之都、意大利蒙特贝卢纳镇(Montebelluna)是滑雪装备生产著名小镇、瑞士滑雪胜地达沃斯(Davos)、法国赛车运动小城勒芒(LeMans)、爱尔兰香侬(Shannon)等都是世界著名体育特色小镇。国内江浙地区的乌镇、莫干山、同里、鲁家村等运动休闲村镇,湖南张家界天门山的翼装飞行极限运动,河北崇礼的滑雪都是一张张靓丽的名片。重庆有武隆仙女山的高山滑雪滑草、环长寿湖的铁人三项比赛、万盛的黑山谷“运动休闲+度假”等,都是耳熟能详的知名运动休闲胜地。

  • 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遵循市场规律是任何一种模式正常运营的前提,也是创新的关键。“特色”,其实就是一个规律性的东西。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已不仅局限于满足对衣食住行这些基本需求,而是需要更高质量、更高品质的生活。运动休闲小镇无疑是给人们提供了实现这种生活的平台。独特的自然环境、风格各异的建筑群落、独有的人文风俗等与体育元素融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很好地慰藉现代人们生活的疲乏。于是,特色小镇,尤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然而,粗放型发展模式已成为过去式,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功夫成为必然。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运营得好不好,关键看市场效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21]引导企业有效投资,带动投资升级与消费升级,做到“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职能部门督导、社会协同”,实现“经济搭台、体育唱戏”,为企业和市场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中去除行政束缚,以更好释放创新发展动力。图 2表达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运营的基本模式,阐明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突出了企业的主体性地位。实践中,应避免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主体单一化,出现顶层设计“一刀切”现象,导致决策性失误。投资主体企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主力军,在建设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应确保投资稳定。鉴于我国目前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一些长期不盈利的项目,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给相应企业一定税费减免或财政专项支持,这对助力其建设十分必要。

    创新建设和运营模式。引进有建设经验、有资质的公司负责总体建设、运营,打造运动休闲综合体。突出政府在规划编制、资源要素保障、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为改善建设经费投入单一问题,在充分论证、风险可控情况下,设立政府导向型“PPP体育基础设施基金”,把资金量做大,成立省市一级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门负责体育产业发展投融资,对运动休闲类特色小镇、体育公园、大型体育赛事等给予投资建设。

  • 科学合理的监测考评机制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践发现,在选择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模式之后,建设过程中的监测监管问题困扰着主管部门,也困扰着不少经营主体。行政建制上讲,特色小镇“非镇非区”的特性对传统政绩考核没有太大帮助,当地政府在推动力度和政策扶持上始终处于边走边看状态,开发区模式也不明晰。要发展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首先要明确小镇管理主体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管理,明确政府职责,体育行政部门只对行业发展进行指导、考评,同时起监测督导作用。其次,按照实际情况明确责权利,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划分职责权限。实践中,特色小镇管理也适于社区管理模式,为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提供很好的现实基础。

    建立考评体系,细化考评指标。明确了主体责任,建构考评机制相对容易。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由国家体育总局、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联合发文,考评机制也应由这几个部门联合制定,由省级体育职能部门牵头实施,其他部门协调配合。已有考评指标主要将投资额度、建设进度、规模、房地产率、运营收入等作为主要指标,显得过于笼统,细化程度不高,体系不健全,实践操作性不强,客观公正性尚待提高,尤其忽略了对“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软实力考核。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关键在建设和经营而不是评选,建设过程中是否遵循了客观规律,建设成效如何,应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并由此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考评与监管相分离;把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纳入属地管理部门年度考核指标中,进行量化考核;引入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考核,确保考核的客观公正性;并对一期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特别是对后进不轻易否定,而是给予帮扶,问诊把脉,精准施策,避免资源浪费。

  •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体育+”“+体育”是基本前提。“体育温泉小镇”“运动康养小镇”“运动养生小镇”“体育会展小镇”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赶上了时代发展的春风,而实践中却明显存在自身准备不足问题。重庆市的体育产业基础薄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相应的政策配套比较滞后,建设中“摸着石头过河”现象普遍存在,江浙成功案例更多的是基于强大的产业基础、深厚的人文环境。身处内陆的重庆需要更多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将旅游资源优势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转化为体旅融合经济优势[23],对基础薄弱地区开展精准问诊,科学施策,进行长期可持续的产业培育,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出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管理办法》构建一个“政府+职能部门+企业主体+市场”的制度保障机制,为建设项目的长期性、稳定性提供制度保障和实践支持也尤为重要。

    协同是部门高效运行的有力保障。协同既有部门之间协同,也有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的协同,还有行业内人、财、物的协同。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会同发改、财政、国土、住建、商务、交通、文化旅游等多部门共同参与涉及部门众多,需要协调的地方也很多。实践证明,由政府主导,体育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多部门协同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行之有效。产业协同问计于市,各部门责权利明晰,系统地开展工作,将文旅产业、体旅产业、休闲产业、体育表演业、体育赛事产业、体育用品制造业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建构运动休闲体育产业综合体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如图 3所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重视环境和生态保护,加速相应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推进产业绿色[24]、信用绿色、生活绿色、环境绿色、制度绿色。

    在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战略》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顺应时代发展,为发挥体育运动造福美好生活的功能提供了新契机,为聚集体育研究机构、体育专业人才和高端体育设施设备搭建了新平台,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民生,产业价值链提升等方面开创了新模式,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探索[25],也是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重要实践;同时也为美丽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方案,为实现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重要的实践模式和理论探索。

参考文献 (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