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可视化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廖娣华, 张建国.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可视化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6(1): 115-124. doi: 10.13718/j.cnki.xsxb.2021.01.018
引用本文: 廖娣华, 张建国.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可视化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6(1): 115-124. doi: 10.13718/j.cnki.xsxb.2021.01.018
LIAO Di-hua, ZHANG Jian-guo.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Domestic Horticulture Therapy and Healing Garden Research Based on Citespace[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1, 46(1): 115-124. doi: 10.13718/j.cnki.xsxb.2021.01.018
Citation: LIAO Di-hua, ZHANG Jian-guo.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Domestic Horticulture Therapy and Healing Garden Research Based on Citespace[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1, 46(1): 115-124. doi: 10.13718/j.cnki.xsxb.2021.01.018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可视化分析

  • 基金项目: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农业项目(2016C32107);浙江省农业软科学研究项目(ZJNYRKXYJKT20160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6C160008)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廖娣华,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 .

    通讯作者: 张建国,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中图分类号: TU986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Domestic Horticulture Therapy and Healing Garden Research Based on Citespace

  • 摘要: 在CNKI期刊数据库中以“园艺疗法”与“康复花园”主题进行检索,以2000-2018年间的相关文献为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其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我国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的研究共分为起步期、稳定增长期和快速发展期3个阶段.近些年在“健康中国”发展背景下,研究日益增加而且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联系的特点;②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清华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且部分机构间的研究呈现出一定的关联性.总体来看,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间存在缺乏合作交流的问题;③研究目前主要探讨园艺疗法与疾病的关系、康复花园的建立及其植物的选择应用、康复景观的新兴发展形式等内容,但总体上显示出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应更注重多学科合作,增强成果的可应用性,更深入地研究“循证治疗”康复景观营造和活动项目,构建基于中医理论基础的中国园艺疗法研究与应用体系,探寻对接大健康产业的园艺疗法学科地位与应用路径.
  • 加载中
  • 图 1  基于CNKI的我国2000-2018年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发文的时间分布

    图 2  基于CNKI的我国2000-2018年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发文的学科领域分布

    图 3  基于CNKI的我国2000-2018年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发文机构与发文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图 4  基于CNKI的我国2000-2018年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 5  基于CNKI的我国2000-2018年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表 1  基于CNKI的我国2000-2018年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作者发文量统计表

    序号 作者 发文量
    1 李树华 16
    2 金荷仙 9
    3 刘博新 8
    4 董靓 6
    5 张建华 6
    6 徐峰 5
    7 郭庭鸿 5
    8 郑丽 5
    9 班瑞益 4
    10 黄文柱 4
    11 严文 4
    12 韩旭 4
    13 李树和 4
    14 陈凯 4
    15 洪昕晨 4
    注:作者发文量统计包括所有作者,不分排名先后.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基于CNKI的我国2000-2018年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研究机构发文量统计表

    序号 发文量 机构
    1 14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 8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3 8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4 7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5 6 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
    6 6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7 5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8 5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9 5 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
    10 4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注:研究机构发文量统计仅统计排在第一的机构.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基于CNKI的我国2000-2018年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关键词出现频率统计表

    序号 关键词 频次 起始年份
    1 园艺疗法 216 2000
    2 康复花园 70 2009
    3 康复景观 67 2009
    4 景观设计 46 2011
    5 风景园林 36 2009
    6 园艺活动 26 2011
    7 康复 15 2001
    8 康复性景观 14 2014
    9 老年人 12 2014
    10 园林 10 2008
    11 植物景观 10 2015
    12 健康 9 2008
    13 美国 9 2013
    14 应用 8 2011
    15 花园 8 2011
    16 园艺治疗 7 2013
    17 设计 7 2013
    18 医院 6 2009
    19 城市绿化 5 2011
    20 循证设计 5 2015
    21 植物 5 2016
    22 大学生 5 2017
    23 景观 5 2017
    24 精神分裂症 4 2001
    25 医疗 4 2009
    26 展望 4 2011
    27 建筑设计 4 2012
    28 药用植物 4 2012
    29 休闲农业园 4 2012
    30 疗养花园 4 2014
    下载: 导出CSV
  • [1] 柳倩, 许大为.康复花园在园艺治疗体系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 2015, 41(10): 191-192. doi: 10.3969/j.issn.1009-6825.2015.10.103
    [2] 李树华.尽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园艺疗法学科体系(下) [J].中国园林, 2000, 16(4): 32-34. doi: 10.3969/j.issn.1000-6664.2000.04.012
    [3] 刘伟, ZHOU Suping.走近美国园艺疗法[J].蔬菜, 2016(12): 38-41. doi: 10.3969/j.issn.1001-8336.2016.12.015
    [4] 王振, 刘强.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体育基因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3(4): 143-150. doi: http://xbgjxt.swu.edu.cn/article/id/jscnuhhsex201804024
    [5] 李春玲.园艺疗法的中国新时代[J].园林, 2018(12): 1.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UNI201812001.htm
    [6] 李树华, 修美龄.国际流行的园艺疗法[J].园林, 2004(10): 30-32. doi: 10.3969/j.issn.1000-0283.2004.10.013
    [7] 杨晓明, 田国行, 邢俊敏.园艺疗法及其园林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22(5): 182-187. doi: 10.3969/j.issn.1001-7461.2007.05.046
    [8] 李树华, 张文秀.园艺疗法科学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 2009, 25(8): 19-23. doi: 10.3969/j.issn.1000-6664.2009.08.006
    [9] 克莱尔·库珀·马科斯, 罗华, 金荷仙.康复花园[J].中国园林, 2009, 25(8): 1-6. doi: 10.3969/j.issn.1000-6664.2009.08.002
    [10] 张莉萌, 杨森, 孔倩倩, 等.基于五感疗法理论的休闲养生农业园规划设计[J].浙江农业科学, 2016, 57(4): 538-541.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JNX201604027.htm
    [11] 张称称.浅析园艺疗法的形式及作用[J].福建农业科技, 2016(8): 47-4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JNK201608017.htm
    [12] 武海燕, 马丽, 张力, 等.园艺疗法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 17(3): 197-201.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LQG201803011.htm
    [13] 吴玲.园艺疗法对住院心理疾病及痴呆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心理月刊, 2018(10): 35.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LYK201810025.htm
    [14] 班瑞益.园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2): 50-51. doi: 10.3760/cma.j.issn.1672-7088.2002.02.034
    [15] 郭成, 金灿灿, 雷秀雅.园艺疗法在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干预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4): 20-23.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BJLS201204003.htm
    [16] 艾万峰, 郑丽, 代星, 等.植物环境对人身心健康作用的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 2017, 7(2): 63-67.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KKJ201702014.htm
    [17] 陈璇, 谢军.康复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选择与应用[J].吉林农业, 2017(9): 8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NYZ201709075.htm
    [18] 杨明衡.浅谈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 2017(8): 81.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XYA201708071.htm
    [19] 乔昕, 张德顺.药用植物在康复花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以新加坡植物园康复花园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2): 222-226. doi: 10.3969/j.issn.1008-9713.2012.02.026
    [20] 林秀秀, 马志永, 仲丽娜, 等.芳香疗法在康复花园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园林科技, 2017(1): 43-46.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LKJ201701015.htm
    [21] 崔露.基于园艺疗法的植物景观设计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 2018, 26(12): 78-7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JKJ201812063.htm
    [22] 张兰, 王一岚.创建感官式花园——特殊需求园艺的设计和植物选择[J].住宅与房地产, 2018(7X): 94.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ZFD201821079.htm
    [23] 王泽林.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 2017(4): 98. doi: 10.3969/j.issn.1007-5828.2017.04.076
    [24] 张增可, 张嘉灵, 王齐, 等.基于植物疗法的福州医院户外植物景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8, 46(24): 74-77.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8.24.025
    [25] 龚维超, 胡丹丽.老年人康复性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研究[J].设计, 2018(13): 43-45. doi: 10.3969/j.issn.1003-0069.2018.13.013
    [26] 刘睿琦.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花园设计研究探讨[J].居舍, 2018(9): 100.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USH201809096.htm
    [27] 李巍.植物景观设计在医疗与养老空间中的运用[J].现代园艺, 2018(12): 114.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XYA201812096.htm
    [28] 王叶琨.康复花园对医院户外景观设计的启示[J].城乡建设, 2011(5): 50-51. doi: 10.3969/j.issn.1002-8455.2011.05.017
    [29] 余海燕, 蒲兴.医院设计的新思路——创建康复花园式医院[J].建筑技艺, 2016(9): 122-126. doi: 10.3969/j.issn.1674-6635.2016.09.020
    [30] 谢小菲.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设计浅析[J].现代园艺, 2016(23): 142-143, 144.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XYA201623089.htm
    [31] 刘林, 郭易潍.康复花园理念下医院景观设计探析[J].设计, 2017(21): 152-153.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JTY201721068.htm
    [32] 张丹, 祝遵凌.泰州人民医院康复花园设计探讨[J].绿色科技, 2017(9): 19-25.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VKJ201709010.htm
    [33] 吴嘉俊, 董蓉, 瞿树昊, 等.康复景观结合医疗环境设计研究——以宿迁市四家医院绿地设计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 2017, 23(10): 121-123. doi: 10.3969/j.issn.1007-7731.2017.10.051
    [34] 连梅.接触自然园艺更健康长寿——日本西野医院园艺疗法的实践效果[J].中国花卉园艺, 2018(7): 32-33. doi: 10.3969/j.issn.1009-8496.2018.07.011
    [35] 张娴莹, 张建华.公共绿地康复景观的营造[J].上海商业, 2011(3): 37-39.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HSA201102017.htm
    [36] 武倩倩, 李建娜, 宋秀华.园艺疗法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设计初探[J].华中建筑, 2018, 36(2): 43-46.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ZJZ201802011.htm
    [37] 李莎莎, 轩誉珂.园艺疗法在乡村旅游中的营造[J].农家参谋, 2017(12): 77.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JCM201712072.htm
    [38] 刘博新, 黄越, 李树华.庭园使用及其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杭州四家养老院为例[J].中国园林, 2015, 31(4): 85-90. doi: 10.3969/j.issn.1000-6664.2015.04.020
    [39] 王声菲, 金荷仙, 贾梅.养老环境中的康复景观研究进展[J].风景园林, 2016(12): 106-112.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JYL201612033.htm
    [40] 张婷, 张大均.中学新生心理素质与社交焦虑的关系:自尊和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2): 39-45.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NND201902007.htm
    [41] 卢春辰.园艺疗法在校园的应用建议[J].商, 2014(23): 256.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HNG201423211.htm
    [42] 宋禹辉, 鞠园华, 杨超, 等.校园园艺疗法——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新方向[J].中国园艺文摘, 2017, 33(12): 213-216. doi: 10.3969/j.issn.1672-0873.2017.12.085
    [43] 李磊, 张鑫, 杨薇.冬奥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康复景观营造——以张家口为例[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8, 36(3): 38-41. doi: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BJZ201803011.htm
  • 加载中
图( 5) 表( 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02
  • HTML全文浏览数:  2902
  • PDF下载数:  163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9-18
  • 刊出日期:  2021-01-20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可视化分析

    通讯作者: 张建国,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 廖娣华,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
  • 1. 浙江农林大学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 2. 湖州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基金项目: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农业项目(2016C32107);浙江省农业软科学研究项目(ZJNYRKXYJKT20160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6C160008)

摘要: 在CNKI期刊数据库中以“园艺疗法”与“康复花园”主题进行检索,以2000-2018年间的相关文献为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其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我国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的研究共分为起步期、稳定增长期和快速发展期3个阶段.近些年在“健康中国”发展背景下,研究日益增加而且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联系的特点;②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清华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且部分机构间的研究呈现出一定的关联性.总体来看,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间存在缺乏合作交流的问题;③研究目前主要探讨园艺疗法与疾病的关系、康复花园的建立及其植物的选择应用、康复景观的新兴发展形式等内容,但总体上显示出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应更注重多学科合作,增强成果的可应用性,更深入地研究“循证治疗”康复景观营造和活动项目,构建基于中医理论基础的中国园艺疗法研究与应用体系,探寻对接大健康产业的园艺疗法学科地位与应用路径.

English Abstract

  • 园艺疗法是指通过由系统安排的园艺活动使参加者获得身心和认知感官上的好处.从定义上看,园艺疗法广义上包括康复花园,即是通过创造性地布置自然景观来营造优美的空间和环境,以刺激使用者的感官,以期达到心情舒缓、疾病康复的被动疗效目的[1].园艺疗法起初在一些欧美国家以及日本等国兴起且发展迅猛[2].早在1973年,美国就成立了国家园艺治疗与康复委员会(1987年更名为美国园艺疗法协会),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格的注册园艺治疗师制度,促进了园艺疗法的规范化发展[3].相较之下,我国园艺疗法研究则起步较晚,从中国知网(CNKI)的数据来看,直到2000年李树华[2]才首次系统地归纳和总结了园艺疗法的概念和功效等.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及人们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人类的患病率不断提高,社会竞争也使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处于一种身心俱疲的亚健康状态.在这种形势下,如何结合景观规划应对疾病医疗问题成为景观从业者亟需思考的问题.众多临床研究案例也充分证明了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对于人类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CNKI文献库2000-2018年研究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的相关中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的发文作者、发文年份、所属学科领域、关键词及研究机构的图谱,梳理了自2000年以来我国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的研究历程,并概括其研究热点,分析其研究态势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的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 为了得到较全面、客观及准确的数据,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对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进行期刊文献的高级检索,检索条件选用“园艺疗法”或含“康复花园”或含“治愈花园”或含“疗养花园”或含“康复景观”或含“康复性景观”,并以“主题”为检索形式,时间跨度为2000-2018年,得到检索结果504条.对检索结果进行人工筛选,剔除一些会议通知、新闻报道等与主题无关的学术论文,最后选取486篇文献为研究的数据样本.在文献导出时选择Refworks格式以满足Citespace格式转换要求.

  • Citespace是由美国德雷赛尔大学的陈超美教授于2004年开发的一种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它可根据数据库绘制出知识图谱对文献资料等进行定量化研究,从而展示知识间的交叉联系,并显示出此学科领域的研究态势与发展趋势. Citespace凭借其所具有的强大功能,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导入筛选出的文献数据,绘制出一系列知识图谱,利用其可视化功能,主要分析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探寻我国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

  • 图 1显示出基于CNKI的我国2000-2018年园艺及康复花园研究文献的发表状况.从数量上看,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之中. 2000-2007年处于起步期,国内对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的研究认识尚且不足,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少,大多仍处于引进和介绍国外园艺疗法的理论及经验阶段. 2008-2014年为稳定增长期,期间论文数量逐步上升,学者的研究涉猎多个方面:园艺疗法在园林中的应用,园艺疗法对具体病种的影响与应对,园艺疗法在老年社区、医院和校园的应用,康复花园的建立及发展等.李树华于2011年主编了《园艺疗法概论》,此书为中国第一部园艺疗法相关著作,奠定了园艺疗法的中国理论基础.随着2014年7月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园艺治疗专业学部的成立,作为一种心理调适和精神康复措施的园艺疗法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5]. 2015-2018年为快速发展期,其间,随着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实施,“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且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纳入了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要求“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基于此,相关研究人员也就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如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一问题展开了探索,故此时期的发文数量出现大幅提高.学者对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探究基于园艺疗法对医院等场所的设计启示且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实际案例,康复花园的植物配置,甚至涉及园艺疗法在休闲农业、康养旅游领域的发展等. 2016年第三次联合国住房和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厄瓜多尔基多召开,会议成果《新城市议程》提出“我们的共同愿景是人人享有城市”,以人为核心倡导“包容性”社会内涵,即人人公平享有城市公共空间、社会权利等其他资源,而景观空间也被包括其中.在此种精神的倡导下,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领域也在探索自身对于人人共享的“包容性”社会环境的贯彻方向,其实施目标对象不再只局限于患病群体,不断向更宽广的范围扩展,包括亚健康人群乃至健康人群,都被列入服务范围.如何将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应用于更广阔的领域、更丰富的层次,成为指引研究发展的方向.

  • 图 2展示出样本文献前15个学科领域的分布情况,主要的5个为:城乡规划学、临床医学、林学、经济学和建筑学.分布情况充分体现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所寓含的景观规划设计与医学间的紧密联系.而基于人人共享的、公平的包容性社会内涵理念,对病患、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施以更多的关注,以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护理学”这一基础学科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经济学”则体现出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后期向休闲农业、康养旅游领域的拓展.由图 2可见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所涉及的学科间的交叉性与联系性.

  • 通过在Citespace中勾选“Author”对作者的发文数量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表 1.可见李树华发表的有关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的论文最多,发文量为16篇,之后依次为金荷仙,发文量为9篇,刘博新为8篇.其中,李树华主要研究的方向为园艺疗法的起源与发展、特征和科学研究方法等,金荷仙主要探索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以及园艺疗法在养老环境中的应用,刘博新主要探索园艺疗法的实践及其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通过观察表 2,可以看出清华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原浙江林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这5所高校的研究进展较为显著.从二级机构看,多为高校的园林或建筑院系,与其他学科、院系的合作交流较少.

    而通过观察图 3有关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的发文机构与作者合作的网络图谱,发现大多数机构都较分散,合作交流的强度较低,少数机构与作者间存在合作,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李树华和刘博新,合作次数较多,他们对神经科学与康复景观设计间的关系、亲生物设计对康复景观设计的启示及庭院使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康复效应等进行了探讨分析.但该合作仅存于清华大学校内,而跨校合作交流较少,合作的深度、广度有待提高.且由发文作者和机构的图谱分布密度来看,学术界就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领域的研究强度尚有不足,研究深度和影响力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同时还发现,李树华教授曾于2004-2009年间在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任教,其对园艺疗法的研究对中国农业大学的相关领域探索进程产生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因此该机构在此领域的发文量排名较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也为关爱弱势群体,体现温暖的人文关怀,继而为达到人人公平享有社会权利与福利做出了努力,其研究成果显著.

  • 在Citespace软件中选择“Keyword”选项,对文献进行关键词检索统计,得到图 4的图谱并绘制出表 3,选择前30个关键词进行由高至低的排序方式直观显示出关键词出现频率情况.其中作为核心词的“园艺疗法”频次最高,出现频率为216次,该关键词贯穿了大部分文献.其次为“康复花园”和“康复景观”等.

    中国的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相关研究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根据图 5显示的其关键词时间线分布图谱,并结合表 3的关键词起始年份可将2000-2018年间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的演变过程及主题变化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为2000-2007年,第2阶段为2008-2014年,第3阶段为2015-2018年,此分布情况也与图 1发文量的时间分布所呈现的结果相一致. 2000-2007年由于刚从国外引进园艺疗法相关概念,文献量较少,相关研究人员也不多;2008-2014年文献数量稳步增长,表明国内园艺疗法的研究力度有所增强,人们对于身心健康的需求也有所提高,该阶段主要的关键词有“康复景观”“康复花园”“休闲农业园”和“药用植物”等,可见园艺疗法在此时期得到了延伸发展,出现了一些更为成熟的形式;2015-2018年是相关文献量激增的阶段,研究力度大有提升,主要的关键词为“养老社区”“循证设计”“植物景观”和“大学生”等,表明相关研究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传统疾病治疗以外的层面,显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同时也展示出该领域现今的发展动向及日后的发展趋势.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理念也日益被人们所关注,此时期研究文献数量的大幅增加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将这30个关键词进行总体分析,可总结出4个层次.层次1包含“园艺疗法”“园艺活动”和“美国”等关键词,主要揭示园艺疗法的概念、特征及起源发展等基础概况;层次2所包含的关键词为“医院”“园艺治疗”“健康”“康复”和“精神分裂症”等,主要探究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与医学间的紧密联系及其对医疗康复发挥的积极作用;层次3涵盖“植物景观”“植物”和“药用植物”等关键词,主要对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的植物应用及配置进行探讨研究;层次4主要分析园艺疗法与园林景观的联系、在园林中的现实应用及发展形式,关键词则为“康复花园”“康复景观”“医疗景观”“循证设计”和“养生旅游”等,代表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进入了更高的层面,且显示出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的发展方向.

  • 由30个关键词的4个层次延伸,对文献进行更深入的浏览处理,可探究出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与发展态势,归纳为4个方面.

  • 李树华[2]阐述了园艺疗法的概念,介绍了其起源,指出园艺疗法的实施对象有残疾人、高龄老人、精神病患者、智力低能者和社会的弱者等,并介绍实施的设施场所:精神疗养院、老人福利设施、刑务所、残疾人设施、护士学校、有关大专学校和植物园等,全面系统地向人们揭示了园艺疗法的概况;李树华等[6]进而介绍了国际流行的一些园艺疗法,并从精神方面、社会方面和身体方面分析了园艺疗法的功效;杨晓明等[7]将园艺疗法总结为4个类型,即园艺治疗、环境治疗、玩耍治疗和记忆治疗;李树华等[8]将园艺疗法科学研究的方法总结为主观的研究方法和客观的研究方法两种,主观研究方法包括印象差别法、感情经历检查法和心情卡法,客观研究方法包括压力实验法、大脑活动测量法、脑波测量法、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活动测定法和基因型法,为开展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借鉴;克莱尔·库珀·马科斯等[9]对康复花园进行研究,探讨了康复花园的基本设计要素及环境质量;刘伟等[3]介绍了较为成熟的美国注册园艺治疗师制度及美国园艺疗法的广泛应用,对中国的园艺疗法制度化发展具有引导性作用;张莉萌等[10]基于园艺疗法提出五感疗法,即利用鸟鸣、植物配置、流水和石头布置等园林要素,营造一个能够刺激人们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5种感官的环境以使参与者身心上获得舒缓之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张称称[11]则更详细地探讨了园艺疗法的开展形式,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参加园艺活动有效应对自暴自弃感、孤独感和失眠症等消极心理状态,可通过感受以植物为主体的自然环境获得感官上的刺激和精神境界上的升华,而艺术创作这一近年来新兴起的开展形式是园艺活动在范畴和空间上的拓展,对增强人的参与意识、提高人们的合作精神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 园艺疗法是景观规划设计与医学学科交叉融合的体现,康复花园是园艺疗法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就园艺疗法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少学者开展了研究.

    1) 园艺疗法在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影响:武海燕等[12]选取年龄为65~79岁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实验,根据接受园艺治疗与否分为两组.实验结果表明,在被给予常规药物口服治疗的前提下,接受园艺治疗的患者在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上的提高效果均较未接受园艺治疗的患者明显.同时该文建议在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园艺治疗干预开始阶段应选择易存活、生长周期较短的花卉和蔬菜,后期可逐步加大园艺活动的难度.吴玲[13]开展有关园艺疗法对住院心理疾病及痴呆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经SAS量表评分比较后得出的结果也证实园艺疗法对于改善住院心理疾病及痴呆患者的焦虑情绪有着良好的作用.

    2) 园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领域的影响:班瑞益[14]通过具体的医疗实验设立对照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园艺疗法对于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情绪及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有改善效果.

    3) 园艺疗法在儿童自闭症领域的影响:郭成等[15]认为园艺疗法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干预作用显著,经干预后患儿的社会交往功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提高.

    经大量研究表明,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对非患病群体也具有积极作用,健全人士在接触自然环境时能暂时忘却心理负担,而通过实际的园艺操作活动,见证花草树木在自己的照料下进行萌芽、抽枝展叶、开花结实等一系列充满生机的成长过程,能让人们的心境产生微妙的变化,领悟自然规律的更迭交替,收获对人生的体悟.

  • 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是以植物为主体实施及建设的,利用具有药用效果或具色彩、气味和质地等观赏特征的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的配置以营造特殊的自然环境,以期帮助患病人群及非患病人群缓解心理问题.艾万峰等[16]详细地阐述了植物的器官、芳香和色彩对人体机能的影响.植物的作用尤为重要,故在对植物种类的选择及配置方面,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陈璇等[17]依据植物的生长从植物学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植物类型的形态、生态习性等,就康复花园中植物的选择与应用给出了科学的建议;杨明衡[18]认为在康复花园的植物景观营造上,应注意建立多渠道的植物感知体系、多元的园艺活动体系和连贯的空间体验体系;乔昕等[19]以新加坡植物园康复花园为例,介绍药用植物在康复花园中的选择、应用及作用,并分析药用植物在康复花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启示;林秀秀等[20]基于园艺疗法,聚焦植物的芳香特征,介绍芳香疗法在康复花园中的功效,并提出芳香植物的选择及应用建议;崔露[21]介绍了当前基于园艺疗法的植物景观设计的主要类型:感官公园、康复花园、记忆花园,而植物景观的功能分区分为味觉治疗区、视觉治疗区、嗅觉治疗区、触觉治疗区、听觉治疗区和活动治疗区;张兰等[22]则就感官花园的创建及其植物选择作出了分析.而关于植物景观设计深入到对具体疾病人群的疗效,王泽林[23]认为应针对儿童、老年痴呆患者和视力障碍者等不同人群营造不同的植物景观,设计多元化园艺活动体系;张增可等[24]以福州医院的户外植物景观给出了医院植物景观设计的具体建议;而龚维超和胡丹丽[25]具体论述了老年人康复景观中植物景观设计所需要注意的内容,总结了老年人特殊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并列举了老年人景观中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注意事项;刘睿琦[26]分析了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花园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特点;李巍[27]阐述了医疗与养老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理念,结合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五行学说等理念提出了医疗与养老空间中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见解.

  • 园艺疗法传统意义上是指对患病人群的一种特殊治疗措施,在这一层面上,“对于未来医疗环境的营造,园艺疗法能做什么”就成为学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王叶琨[28]就康复花园对医院户外景观规划设计的启示作了概括;余海燕等[29]则从建筑的角度提出创建康复花园式医院这一新思路;谢小菲[30]根据儿童特殊的心理发育特征及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给出了儿童医院中康复景观的设计建议;刘林和郭易潍[31]对桂林市五所医院的空间结构进行了调查,提出康复花园视角下的医院景观设计构思,涉及空间布局的结构设计、康复空间设计、道路的交通设计和植物景观的美化4个方面.近年来,随着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的发展,国内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实际案例,有关研究也常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张丹等[32]通过分析泰州市人民医院的整体设计布局,全面把握该医院的设计理念、分区、流线、节点营造、植物配植等方面,论述现实情况下医院里园艺疗法的应用及康复花园的构建思路;吴嘉俊等[33]则对宿迁市4家不同类型医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康复景观设计在综合性医院中较为宽泛,在专类医院中则因其特殊的受众群体而呈现更具体且更具针对性的特点;连梅[34]探访了日本西野医院,该医院并未设置单独的园艺疗法花园,取而代之的是将医院周边的优美山地环境以及医院建筑的内部空间都容纳进开展园艺疗法的场所范围,无论在医院的选址还是在园艺疗法的实施形式上,西野医院都对我国的医院及养老院建设有借鉴意义.

  • 园艺疗法发展到今天,适用范围得到扩展,向着更多元的方向延伸.除患病人群外,也衍生出一些新兴形式,园艺疗法被拓展应用到休闲农业、养生旅游、老年社区营造、校园景观规划以及体育空间设计方面.张娴莹等[35]探寻了康复景观在广阔的层面即公共绿地上的应用,通过正视建设绿地在城市发展中所遇到的挑战,探索了在公共绿地中创建康复景观的方法;武倩倩等[36]以实际休闲农业园为例进行分析,从设计理念、原则角度提出园艺疗法在休闲农业园中应用的设计策略,指出园艺疗法与休闲农业的结合存在发展空间;李莎莎等[37]聚焦园艺疗法对乡村旅游的作用,结合现今时代旅游的新主张和新趋势,提出了园艺疗法与乡村旅游相融合的新型旅游模式的营造思路和理念;刘博新等[38]以杭州4家养老院为例,运用医疗测定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老年人庭院使用喜好,并得出结论:庭院活动可以改善老年人群体的身心健康,为日后的养老环境营造提供了参考;王声菲等[39]论述了养老环境中建立康复景观的必要性,并指出康复景观在养老环境中的营造要素.同时,校园户外景观的设计也受到大众的关注.研究发现,通过营造良好的景观空间以供学生开展学习、交往等活动,创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与支持的氛围,可提升个体的领悟社会支持度,从而有效地避免抑郁情绪,体验到更高的安全感与幸福感[40].卢春辰[41]分别就园艺疗法在不同阶段校园中的应用作出了分析,以不同的方法应对不同年龄阶层学生的需要;宋禹辉等[42]关注现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基于当今大学生普遍面临的人际关系、感情、就业等实际问题,探讨了园艺疗法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功效,并分析了校园园艺疗法的施行策略.而针对基于园艺疗法对体育空间中康复性景观的营造问题,冬奥城市张家口也做出了努力,在张家口的体育休闲场所中,设计者利用巧妙的设计引导使用者进行最大化的康复锻炼活动,同时注重构建全面化的服务人群体系构建,对不同人群的康体植物合理配置,可食性的康复景观、可展示季相美感的花境都为弘扬奥运体育精神助力[43].

  • 通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上2000-2018年间国内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合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知识图谱,总结出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领域的研究态势与发展趋势.结果可知,我国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相关研究自2000年来一直处于增长状态,2015年起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文献量较之前大有增加.这表明我国对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的重视程度在不断上升,也出现了不少切合人类实际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形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但研究仍然存有不足之处:①从发文作者及发文机构来看,作者及机构之间的合作较为分散或合作交流强度不足;②从文献内容上看,相似理念重复率较高,研究的创新性略有欠缺.

  • 时代发展的脚步未曾停歇,人们的需求和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也不断更迭,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的理念经历了传统到革新的变化,服务范围也逐渐扩大,被赋予了更多的现实意义,肩负的使命也更加重大:使病人群体康复,亚健康人群康健,健康人群更健康.然而由于我国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相关研究的起步较晚,发展尚且不够成熟,因此其今后的深入研究可从以下4个角度开展.

  • 多学科交叉研究视角有利于研究对象和范围的扩展,对于国内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研究主要以着眼于单一领域为主,而忽视其他具有潜在关联性的学科的形势,研究人员需统筹园艺学、林学、医学和旅游业等各相关交叉学科与领域的研究内容,探寻多领域合作研究的可能,以增强研究成果的可应用性,从而构建更多元化、更能效化的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体系.

  • “循证治疗”正逐渐成为医疗决策的主流,其核心要义是在医疗决策中将准确可靠的研究证据、治疗者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被治疗者的具体状况和愿望三者相结合.针对康复景观的营造,学者需结合“循证治疗”的科学手段,遵循关于环境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调查研究依据,考虑使用者对康复环境的需求,并开展相关的“循证治疗”活动项目,以达到最佳的疗效和景观效益.

  •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亘古不衰,是中国本土医学的精髓.基于中医理论,可知自然界中许多植物都具有药用价值,故可将药用植物运用到园艺活动与康复景观的植物规划中,同时结合中医学中的泡茶、草药熏蒸和食疗等养生手段,这不失为将医学与园艺学紧密融合的良策.此外,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学说阐述了自然事物与人类健康间的关系,且中国古人常托植物以明志,陶冶情操、改善心境,因此学者可运用此以指导园艺疗法的实施及康复景观的营造,形成中国本土特色,这对构建中医理论基础的中国园艺疗法研究与应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近年来大健康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得以快速发展,面对我国医疗产业的发展正由单一救治模式向着“防-治-养”一体化的防治模式转变的形势,国内学者应探索园艺疗法在医疗产业、医药产业、保健型产业、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和健康养老产业这五大健康产业链中的地位与实际应用路径.充分发挥园艺疗法及康复花园的防、治、养作用,推动大健康产业新兴业态的涌现与发展,促进各产业链的完善,以构建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4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