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 与此同时,我国媒体融合逐步推进并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成果,中央和省级媒体的融媒体中心逐渐完善并实现常态化运营,大部分省份的融媒体中心已见成效. 时代的发展要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融媒体应用能力.
全文HTML
-
2012年国家教育部决定在新闻传播学专业目录中新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以顺应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及整个社会的巨大推动,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以及顺应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
目前,国内地方本科院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还存在诸多盲点,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创新,不能满足网络与新媒体时代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第一,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存在脱节. 人才培养的过程没有体现应用型特色,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定位不够清晰,不能切合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和需求.
第二,课程建设缺乏系统性. 很多院校的课程设计滞后于现实发展,没有深入优化课程之间的衔接,也没有深入考虑构建课程与融媒体应用能力之间的深层关联,更没有形成课程建设与融媒体产业链之间的系统关联.
第三,教学方式比较陈旧. 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很少设计综合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式,导致专业实践教学与融媒体的实际应用存在一定差距.
第四,教学评价缺乏实践性. 教学评价很多仍然以书面笔试考试为主,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以融媒体应用能力培养为突破口,通过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融媒体应用能力分层体系的构建,进行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力图培养切合时代需要和行业需求的融媒体应用型人才.
-
融媒体是实现了“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它随时随地可以发布信息,并且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甚至还辅以音频和视频. 融媒体应用融合了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打破了传统报纸、广播、电视的边界,并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
融媒体应用能力的培养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传播实践能力都提出了高要求,为了适应这种高要求,同时培养出切合时代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我们设计了以下融媒体应用能力分层培养体系(图 1).
-
基础能力层主要开展通识教育,为信息技术应用和传播业务实践打好基础.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1].
“通识教育是一种使学生熟悉知识主要领域内的事实的思想的教育类型”[2]. 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融媒体应用能力培养体系中,通识教育主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英语教育和计算机基础教育3个方面展开,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能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
技术应用层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业务问题的能力. 对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而言,该层主要围绕数字媒体应用、互联网应用和计算机软件应用3个方面展开.
网络媒体是真正的数字化媒体,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全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和不可或缺的能量[3].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造就了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融媒体信息平台,同时也使得传媒行业从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
互联网是融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土壤. 网络新媒体之所以会有如此迅速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和快速普及是其中重要原因,互联网应用使得信息传播方式朝着图像化、视频化和直播化的形式发展,也使传播的信息内容结构发生了改变.
计算机软件是融媒体传播的重要手段和渠道. 融媒体传播利用的网站、APP客户端、微博和微信本质上都是计算机软件. 融媒体“中央厨房”,本身也可看成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播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能够实现内容生产、传播和运营.
-
在技术应用层的支持下,业务实践层的主要责任是帮助学生建构融媒体专业实践能力,比如新媒体的营销策划和运营能力、网络信息传播能力、互联网深度报道等能力,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依靠业务实践层的教学来实现.
从社会的人才需求上看,除了原生互联网企业,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和传播行业的人才增量几乎全部向新媒体岗位急速倾斜,人才需求岗位的新媒体化,使得应用型人才、特别是“一专多能”融媒体应用型人才倍受青睐. 同样是内容编辑,不同岗位需要能力相对不同,包括新闻、视频、图片、文字、音乐、平面、客户端编辑等,体现了岗位的细分化特点,大量媒体将运营和营销人才作为招聘重点. 专业人才在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还需要“多才多艺”,时代的发展需要专业人才具备整合、传播、策划能力,既要擅长融合多形式内容生产,又要精通各种介质的融合分发[4]. 以上皆为业务实践层教学的重点.
-
融媒体应用层的主题是融合和应用. 通过融合新闻学实务和融媒体创作等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融媒体思维和整合能力,使学生具备用户理念和服务观念的同时,逐步打开融媒体视野.
融媒体人才是能够综合应用各种技术的内容生产者和数字媒体编辑者,是能够开展融合传播策划、运营的应用型人才. 融媒体新闻的采集、制作和发布,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的操作模式,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单人即可以实现摄、录、编等形式的报道,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内容时效性. 传统媒体分工较细,有专门的文字记者、摄影摄像记者,甚至还有专门的出镜记者,然而,以上多人才能完成的工作在融媒体环境下可以都由一人承担,因此要求融媒体人才必须具备以上各种能力[5]. 融媒体应用层在于帮助学生做好融媒体的知识储备,掌握各种技能,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达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目的.
2.1. 基础能力层
2.2. 技术应用层
2.3. 业务实践层
2.4. 融媒体应用层
-
课程教学是融媒体应用能力分层培养体系的重要抓手,课程与课程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 依托于当前的分层培养体系,可以围绕同一主题,将与该主题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课程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构建,进而形成课程群.
课程群是指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各种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平台,对教学中相互影响、相互依靠的相关课程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构建的课程体系[6]. 课程群的构成,是以一门以上的单门课程为基础,由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7].
融媒体应用能力课程群建设是根据分层培养体系中基础能力层、技术应用层、业务实践层和融媒体应用层的不同特点,把具有相关性的不同课程融合到一起,组成课程群,进行系统地学习和教授,达到“1+1>2”的协同效应,如图 2所示.
-
基础能力层包含思想政治类通识课、大学英语通识课、计算基础通识课等通识课程群建设.
通识课程群开展的是非专业教育. 思想政治类课程帮助学生培养正义感、责任感,提高道德素质,这也是培养未来社会主义新媒体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础; 英语类课程可以使学生拓宽视野,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全球化趋势带来多元文化的基础;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则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类课程也是技术应用层的基础.
-
技术应用层包含数字媒体类、互联网应用类和软件应用类技术课程群建设.
技术是指人类在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融媒体平台已经实现了对文字、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不同媒体形式的高度整合,以往媒体从业人员需要分别完成的采、写、摄、录、编等业务,融媒体时代全部可由一人完成.
融媒体应用要求学生对于数字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掌握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 从人才需求上来看,2014年有研究者曾对新媒体人才招聘进行调查,其中融媒体岗位招聘信息显示,社会最需要的融媒体人才的前三名是:后台研发(26. 25%)、文本编辑(11. 57%)、产品经理(11. 36%). 上述需求量最大的融媒体人才中,后台研发岗位招聘基本上面向计算机、通讯类专业,其余两类人才专业来源广泛,而互联网内容维护、产品设计等人文与技术相结合的岗位急需融合性人才[8]. 可见,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技术类课程需要与传播业务课程相互融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
传播业务实践层包含业务类课程群建设. 这里的业务指的是新闻传播业务和新闻专业主义,既包括内容的采、写、摄、录、编等业务的知识和技巧,也包括社会主义的新闻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
融媒体时代,专业传播者的使命和职责并没有变化,传播学概论、新闻编辑、新闻传播伦理和法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职业意识和新闻价值标准,因为客观公正、可靠信源、注重导向等专业传播者职业操守的基本原则不会过时; 网络信息传播、网络营销与策划、网络媒体经营管理、新媒体数据分析等课程则在于帮助学生主动适应新形势,适应融媒体环境下新的传播方式.
-
融媒体应用层包含融合应用课程群建设. 融合应用指的是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融合应用课程群除了包含融合新闻的理论与实务、融媒体作品创作等综合性课程,还包括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专业实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优化专业知识,深入理解融媒体应用的目标和策略,还能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中的摸索与探讨,逐步获得实际工作的能力. 毕业设计是与专业实习相联系的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专业范围内的选题进行设计和研究,最后提交设计方案.
3.1. 通识课程群建设
3.2. 技术课程群建设
3.3. 传播业务课程群建设
3.4. 融合应用课程群建设
-
构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融媒体应用能力分层培养体系的目的,在于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从而培养切合时代发展和行业需求的融媒体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