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志码(OSID):
-
土壤酸化会引发一系列土壤质量和环境问题[1-2],关于耕地土壤pH相关的研究较多,毛伟等[3]研究了江苏省扬州市耕地土壤pH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0年间扬州市土壤耕地pH显著下降,影响土壤pH的主要因素有酸雨、施肥和土地利用类型,而酸雨和施肥是导致扬州市耕地土壤酸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李强等[4]研究了云南省曲靖市植烟土壤酸化状况,结果表明,曲靖市植烟土壤pH“低”和“极低”等级样本分别占14.41%和6.98%,海拔、地形、土壤质地、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土壤盐基阳离子和土壤阴离子等均对土壤pH有显著影响. 彭玉龙等[5]研究表明,贵州省遵义市烟区烤烟生长最适宜的土壤pH比例不断下降,偏酸及偏碱区间的土壤比例不断增加,烤烟生产的酸碱适宜性不断降低. 贵州省铜仁市地处107°45′-109° 30′E,27°7′-29°5′N,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与湖南、重庆接壤,烟叶种植面积7 333.3 hm2,产量达13 000 t. 有关铜仁市植烟土壤pH特征及其酸化驱动因子的研究较少,本文系统研究了铜仁市植烟土壤pH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和酸化驱动因子,以期为铜仁市植烟土壤酸化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HTML
-
土壤采集于2019年11月,在贵州省铜仁市10个植烟县的主要植烟土壤共取样202个(图 1). 取样遵循均匀性和代表性的原则,取样工具使用木铲,在田间取样时,以定点为中心,在半径10 m的圆形区域内多点混合取样,取样深度0~20 cm,用四分法取约1 kg土样,土样经风干、研磨、过筛及混匀后装瓶备用. 土壤pH测定采用玻璃电极法,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碱解氮测定采用碱解扩散法,有效磷测定采用钼锑抗比色法,交换性酸、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测定采用氯化钾交换-中和滴定法,阳离子交换量测定采用三氯化六氨合钴浸提-分光光度法,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交换性钾和盐基饱和度采用乙酸铵交换-原子吸收法.
-
制定了铜仁市植烟土壤pH值的评价标准[4, 6],具体分为以下5个等级(取值范围包含后值):极低(≤5.0)、低(5.0~5.5)、适宜(5.5~7.0)、高(7.0~7.5)、极高(>7.5). 数据处理和常规统计分析用SPSS 19.0软件完成,Kriging插值和绘图用ArcGIS 10.2软件完成.
1.1. 样品采集及分析
1.2.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铜仁市植烟土壤pH基本统计特征由表 1可知:土壤pH均值为6.00,属于适宜水平,变幅为4.17~8.29,变异系数为19.00%,属于中等变异,34.16%的植烟土壤pH处于适宜水平,42.08%的植烟土壤pH处于低或者极低水平,23.76%的植烟土壤pH处于高或极高水平.
-
不同植烟县土壤pH分布由表 1可知:各县pH均值在5.81~6.51之间,由大到小依次为石阡、江口、思南、松桃、印江、德江、沿河,均属于适宜水平. 各县变异系数在14.46%~22.12%之间,由大到小依次为石阡、思南、德江、印江、江口、松桃、沿河,均属于中等变异.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在植烟县间石阡和江口与其他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石阡和江口县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石阡和江口县植烟土壤pH极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县,而石阡县植烟土壤pH显著高于江口县. 各植烟县植烟土壤pH适宜等级在20.69%~46.67%之间,由大到小依次为松桃、沿河(江口)、印江、德江、思南、石阡. 各植烟县土壤pH处于低和极低水平比例在22.22%~50.00%之间,由大到小依次为德江、思南、印江、沿河、松桃、石阡、江口.
-
选取克里金算法中的普通克里金法(Ordinary Kriging)确定铜仁市植烟土壤pH的空间分布特征[7]. 普通克里金法在插值前需对样本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 经检验,铜仁市植烟土壤pH符合正态分布,在此基础上分别用不同模型对土壤主要成分进行拟合,获取其最优半方差函数模型及其相关参数(表 2),标准化均方根误差(RMSE)接近1且标准化平均误差(MSE)接近0,表明选取的模型具有很高的拟合精度,能够很好地反映植烟土壤pH的空间结构特征(图 2). 结果显示:植烟土壤pH符合球形模型,块金效应为63.20%,表明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反映了铜仁市植烟土壤pH的空间变异是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铜仁市植烟土壤pH偏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河县(中部和北部)、印江县(中部)、思南县(北部)、德江县(零星分布)、石阡县(零星分布)、松桃县(北部);pH偏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石阡县(东部)和江口县(南部).
-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 3)表明:土壤pH与海拔、碱解氮、交换性酸总量、交换性氢、交换性铝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呈极显著正相关.
-
以与pH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海拔、碱解氮、交换性酸总量、交换性氢、交换性铝、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等指标为自变量,以pH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定量分析各属性对pH空间变异的综合解释能力和不同属性对pH空间变异的独立解释能力. 各属性对pH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4,土壤盐基饱和度对pH空间变异的影响最大,能够独立解释其变量的62.7%,其次是交换性镁、交换性钙、交换性氢、碱解氮对pH的累计解释能力达84.5%. 综上,土壤pH是多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结合土壤pH与土壤主要养分指标的相关分析可知,碱解氮和交换性氢是铜仁市植烟土壤的主要致酸因子,盐基饱和度、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是铜仁市植烟土壤的控制因子.
进一步采用平滑回归的方法探讨盐基饱和度、交换性镁、交换性钙、交换性氢、碱解氮对土壤pH的影响(图 3),结果表明:pH与盐基饱和度符合三次曲线模型,曲线拟合度较好,随着盐基饱和度的增大,pH总体呈现先快速升高、中间趋于稳定、后快速升高的趋势. pH与交换性镁、交换性钙符合三次曲线模型,曲线拟合度较好,随着交换性镁、交换性钙质量分数的增大,pH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pH与交换性氢符合三次曲线模型,曲线拟合度较好,随着交换性氢的增大,pH总体呈现先急剧下降、中间趋于稳定,后急剧降低的趋势. pH与碱解氮符合指数模型,曲线拟合度一般,随着碱解氮的增大,pH呈现急剧降低的趋势.
2.1. 铜仁市植烟土壤pH基本统计特征
2.1.1. 土壤pH总体分布
2.1.2. 不同植烟县土壤pH分布
2.1.3. 土壤pH空间分布
2.2. 土壤酸化的影响因素
2.2.1. 土壤其他养分与pH的相关分析
2.2.2. 各因素对土壤pH影响效应分析
-
铜仁市植烟土壤pH值变幅为4.17~8.29,均值为6.00,单从均值看属于适宜水平,但从样本分布情况来看,仅有34.16%的植烟土壤pH处于适宜水平,42.08%的植烟土壤pH处于低或者极低水平. 与其他烟区类似[8-12],铜仁市植烟土壤也存在酸化的问题,其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河县(中部和北部)、印江县(中部)、思南县(北部)、德江县(零星分布)、石阡县(零星分布)、松桃县(北部).
半方差函数和空间插值的结果反映了铜仁市植烟土壤pH的空间变异是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文着重研究了与土壤pH存在显著相关性的海拔、碱解氮、交换性酸总量、交换性氢、交换性铝、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等影响因素.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碱解氮和交换性氢是铜仁市植烟土壤的主要致酸因子,盐基饱和度、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是铜仁市植烟土壤酸化的控制因子,铜仁市植烟土壤pH是多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土壤酸化引发一系列土壤质量和环境问题:一方面,土壤酸化加速土壤中养分离子的流失,土壤结构退化,使烟叶产量及品质下降,烟叶安全性降低;另一方面,土壤酸化造成土壤微生态失衡,土壤酸化在不同程度上会影响微生物的种群变化,从而影响整个土壤微生态系统[13-16]. 此外,土壤酸化导致烟草土传病害愈发严重,对铜仁烟区而言,主要是烟草青枯病、黑胫病、根腐病等根茎类病害,威胁烤烟的优质和安全生产,这一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
铜仁市42.08%的植烟土壤pH偏低,植烟土壤存在酸化的问题. 碱解氮和交换性氢是铜仁市植烟土壤的主要致酸因子,盐基饱和度、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是铜仁市植烟土壤酸化的控制因子. 因此应根据土壤pH区域差异,适当增加含钙、镁物料的投入,控制氮肥的使用,以维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