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语
计算教育学跨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和计算机学等多门学科,指在教育科学中运用计算机的运算方法,用以建立模型,模拟、分析各种教育现象,内容专注在透过建模、网络分析、媒体分析等观察教育、社会与学习行为的关系及互动. 研究方法演化自科学方法的基础:实证研究(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数位足迹)以及科学理论研究(如利用电脑模拟建立教育模型)等,分析社会网络、社会教育系统、教育群体等方面,涉及课堂教育行为、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社会及教育战略的计算与模拟等. 基于此,本刊组织了“计算教育学之认知发展”专题,在计算教育学的理论指导与方法指引下,基于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分析了青少年在课堂和家庭中的学习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及终身学习背景下泛在学习资源在老年学习中的应用策略等.
本专题共4篇文章,分别探究了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影响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作用机制、意象图式影响外语教学的作用机制、家庭学习空间中学生在线学习力的影响因素和老年认知中的泛在学习资源应用策略四个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国内计算教育学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为计算教育视域下学习者认知发展相关研究提供启发.
主持人介绍
胡航,教育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南大学卓越(智能)教学中心主任,全国“深度学习与智能教育”联盟召集人,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专家,重庆市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青年委员. 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自科和教育部类项目5项,在SCI、SSCI和CSSCl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本高级别刊物外审专家.
计算教育学之认知发展专题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62
- HTML全文浏览数: 762
- PDF下载数: 45
- 施引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