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水稻重要性状基因克隆与栽培育种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水稻重要性状基因克隆与栽培育种专题[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6(2): 1-1.
引用本文: 水稻重要性状基因克隆与栽培育种专题[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6(2): 1-1.
Citation:

水稻重要性状基因克隆与栽培育种专题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7
  • HTML全文浏览数:  357
  • PDF下载数:  36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24-02-20

水稻重要性状基因克隆与栽培育种专题

摘要: 

English Abstract

  • 主持人语

    水稻是我国最大的口粮作物,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保障人类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在水稻基础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科学家在对水稻功能基因的克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已克隆的功能基因涉及水稻不同重要性状,对这些功能基因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推动了水稻分子育种改良工作.

    目前,水稻研究的主要前沿热点集中在激素代谢、环境互作、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最终目标都是提高水稻的品质与产量,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通过基因组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寻找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基因和调控机制,不断提升水稻的产量潜力. 同时,由于全球环境不断恶化,提高水稻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也是水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对干旱、高温、低温、盐碱等环境胁迫的耐受性研究,旨在增强水稻在恶劣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以保障水稻产量的稳定. 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突破,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水稻基因组的组成和功能,通过深入研究水稻的基因调控网络和信号传导途径,挖掘新的功能基因和调控因子,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进行精准改良. 此外,组学研究为研究水稻的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性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组学研究,揭示水稻的生物学过程和代谢调控机制.

    水稻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必须相互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水稻研究的最大优势. 本专题共组织了5篇文章,对水稻株高、生长发育、粒形等进行了遗传调控机制的探究,以及栽培方式对水稻品质的效应进行了分析,推动水稻品种与栽培方式向高产、优质的方向发展.

    主持人简介

    王楠,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水稻雄性发育的分子机制解析研究,主要通过突变体材料解析花药发育、花粉成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相关基因的功能,挖掘其调控网络,系统性揭示水稻雄性发育的分子机制,并利用雄性不育突变体创制新的不育系.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项目2项、作为研究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以通讯作者(含共同)在Molecular Plant,Plant Physiology,The Plant Journal,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和Rice等中科院一区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