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语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 年播种面积超过667万hm2 , 菜籽总产量1 500万t以上, 菜籽油占我国食用植物油总量的50%以上, 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来源, 在保证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中占据核心地位. 甘蓝型油菜是冬季油料作物, 不与主粮作物争地, 如果能够有效利用我国长江流域近427万hm2 冬闲田发展油菜生产, 同时大幅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 将有效缓解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供需矛盾, 更好地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供给安全.
当前, 我国油菜产业面临产量和含油量偏低, 导致比较种植效益偏低的瓶颈问题. 与世界其他油菜产区相比, 我国油菜的多功能利用独具本土特色, 除传统的油用外, 还可作为花用、 菜用、 蜜用、 饲用、 肥用、 药用、 菜籽副产品精深加工利用等其他用途. 目前, 通过合理开发油菜的多功能性, 实现“一菜多用”, 在大幅度提升油菜的种植收益的同时延伸产业链, 加速一、 二、 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另外, 油菜还具有生长速度快, 生物量高、 耐盐碱和重金属等特点, 且具有一定的吸收积累能力, 是修复、 改良、 利用盐碱地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优良作物. 我国现有盐碱地1.005亿hm2, 约有3 335万hm2具备开发利用潜力, 是我国耕地的战略后备资源, 通过修复、 利用将对乡村振兴、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西南大学油菜团队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主要从事油菜基础理论、 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和油料制品的高效加工利用等科技成果的研究与转化, 实现科研、 推广和加工一条龙产业化的良性发展, 以提高我国油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本专题共有4篇文章, 重点研究黄籽基因挖掘、 抗逆基因鉴定和多功能利用, 有望进一步提升油菜品质和拓展油菜产业价值链.
主持人简介
曲存民,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一直围绕黄籽油菜种质资源创制与利用、 粒色和品质相关性状基因资源挖掘与遗传机理解析研究. 近5年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1项(面上2项、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 生物育种专项和转基因专项子课题各1项等);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5篇, 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申请或授权专利15项, 参与选育新品种8个, 编制生产技术规程和农业主推技术各1项, 受邀作学术报告5次.
油菜重要性状基因挖掘与多功能利用专题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13
- HTML全文浏览数: 513
- PDF下载数: 36
- 施引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