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语
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稳产高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培育高产、优质和耐逆的水稻新品种是育种工作者长期追求的目标。当前,水稻育种正朝着精准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传统育种方法与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为水稻遗传改良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深入挖掘水稻遗传资源,创新分子育种技术,成为当下水稻育种领域的关键任务。
水稻遗传改良与分子育种在农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还能增强水稻对病虫害、逆境胁迫等的抗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研究内容涵盖了水稻基因资源的挖掘、重要性状的遗传解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技术等方面。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水稻的遗传机制,精准定位控制重要性状的基因,从而加速育种的进程,培育出更加优良的水稻品种。展望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水稻遗传改良与分子育种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有望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基于此,本刊特别组织了“水稻遗传改良与分子育种前沿探索”专题。该专题包括6篇论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水稻遗传改良与分子育种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水稻重要性状发育基因挖掘、抗病性鉴定与评价及种质资源创制等,旨在汇聚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为科研人员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水稻遗传改良与分子育种技术的创新发展,助力培育出更多高产、优质、抗逆的水稻新品种,为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主持人简介
张婷,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先进党务工作者,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隆平学术型优秀青年教师。长期从事水稻株型发育的分子机制及利用研究,围绕资源挖掘、重要基因克隆、分子机制解析和分子育种利用持续开展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共7项,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在The Plant Cell、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和New Phytologist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作物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西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十佳青年、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水稻遗传改良与分子育种前沿探索专题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3
- HTML全文浏览数: 83
- PDF下载数: 4
- 施引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