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理工农类专业为例

上一篇

下一篇

严怡.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理工农类专业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5(5): 156-164. doi: 10.13718/j.cnki.xsxb.2020.05.025
引用本文: 严怡.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理工农类专业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5(5): 156-164. doi: 10.13718/j.cnki.xsxb.2020.05.025
Yi YAN. A surve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reer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under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construction[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0, 45(5): 156-164. doi: 10.13718/j.cnki.xsxb.2020.05.025
Citation: Yi YAN. A surve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reer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under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construction[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0, 45(5): 156-164. doi: 10.13718/j.cnki.xsxb.2020.05.025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理工农类专业为例

  • 基金项目: 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JY009)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严怡(1977-), 女, 博士, 讲师, 主要从事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 .

  • 中图分类号: G642.0

A surve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reer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under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construction

  • 摘要: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基本意识与必备能力.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西南地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开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学生对就业与创业已有一定准备,对授课教师基本认可,更倾向于实践取向的教学方法,已基本掌握就业信息,对教学效果总体满意.根据调查结果,该文指出可丰富教师类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增加实践类教学方法的运用,加强学生就业与创业信息的获取,完善教学设计,平衡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与实践性.
  • 加载中
  • 表 1  学生是否有过职业规划

    是否有过职业规划 人数 比例/% 累计百分比/%
    认真规划 119 11.21 11.21
    简单规划 778 73.34 82.55
    不知如何规划 140 13.24 97.79
    从没规划过 23 2.21 100.00
    总数 1 060 10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学生是否有过创业打算

    是否有过创业打算 人数 比例/% 累计百分比/%
    有,尝试过 113 10.70 10.70
    有,但未尝试过 520 49.07 59.76
    没有,但觉得可以尝试 314 29.54 89.30
    没有,没想过 113 10.70 100.00
    总数 1 060 10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对现有任课教师的评价

    满意程度 均值 方差 最小值 最大值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师 3.440 1.258 1 5
    就业指导教师 3.409 1.224 1 5
    创业教育教师 3.306 1.236 1 5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类型情况

    教师类型 人数 比例/% 累计百分比/%
    辅导员 598 56.37 56.37
    就业指导中心教师 248 23.43 79.80
    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专家 65 6.11 85.91
    知名校友 20 1.87 87.78
    职业指导师 129 12.22 100.00
    总数 1 060 10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5  学生期望教师类型

    教师类型 均值 方差 最小值 最大值
    辅导员 3.048 1.249 1 5
    就业指导中心教师 3.788 1.154 1 5
    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专家 3.968 1.066 1 5
    知名校友 3.908 1.092 1 5
    职业指导师 4.031 1.089 1 5
    下载: 导出CSV

    表 6  教学方法运用现状

    教学方式 比例/% 累计百分比/%
    课程讲授 41.09 41.09
    案例分析 20.88 61.97
    小组讨论 8.32 70.29
    专题讲座 13.24 83.53
    模拟招聘 4.58 88.12
    专业测评 3.74 91.85
    实地考察交流 3.57 95.42
    下载: 导出CSV

    表 7  学生教学方法的期望类型

    教学方式 均值 方差 最小值 最大值
    课程讲授 3.090 1.224 1 5
    案例分析 3.676 1.041 1 5
    小组讨论 3.540 1.032 1 5
    专题讲座 3.553 1.067 1 5
    模拟招聘 3.964 1.040 1 5
    专业测评 3.834 1.028 1 5
    实地考察交流 4.075 1.034 1 5
    下载: 导出CSV

    表 8  学生对职业信息掌握情况

    信息了解程度 均值 方差 最小值 最大值
    国家和地方等出台的就业相关政策了解程度 3.08 1.03 1 5
    目标职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了解程度 3.38 0.97 1 5
    目标职业对通用技能的要求了解程度 3.35 0.98 1 5
    目标职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了解程度 3.50 1.00 1 5
    下载: 导出CSV

    表 9  学生对职业发展的了解程度

    发展目标明了解程度 比例/% 累计百分比/%
    非常不了解 2.04 2.04
    比较不了解 11.04 13.07
    了解 42.61 55.69
    比较了解 32.09 87.78
    非常了解 12.22 10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10  学生对职业信息获取方式的掌握程度

    获取方式的了解程度 均值 方差 最小值 最大值
    学校学院提供的信息和校园招聘 3.462 1.079 1 5
    大众传媒(如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 3.435 0.982 1 5
    社会各级人才招聘会和人才市场 3.244 1.046 1 5
    职介机构 3.017 1.038 1 5
    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 3.263 1.056 1 5
    地方政府就业服务部门 3.092 1.075 1 5
    社会实践或就业见习 3.394 1.037 1 5
    实地参观考察 3.216 1.092 1 5
    导师推荐 3.212 1.119 1 5
    下载: 导出CSV

    表 11  学生对求职能力的掌握程度

    基本技能 均值 方差 最小值 最大值
    简历制作 3.307 1.080 1 5
    求职礼仪 3.402 1.070 1 5
    面试应对技巧 3.251 1.137 1 5
    下载: 导出CSV

    表 12  学生对就业潜在风险的掌握程度

    潜在风险 均值 方差 最小值 最大值
    求职过程中常见的侵权、违法行为 3.020 1.102 1 5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 3.076 1.117 1 5
    违约责任与劳动争议 3.073 1.131 1 5
    社会保障 3.093 1.135 1 5
    下载: 导出CSV

    表 13  学生学习效果

    学习效果 均值 方差 最小值 最大值 t(均值>3)
    开始主动进行职业生涯效果规划 3.25 1.10 1 5 0.000 0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和价值观有了更好的认识 3.41 1.02 1 5 0.000 0
    树立了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 3.51 1.04 1 5 0.000 0
    了解了职业发展阶段的特点 3.40 1.03 1 5 0.000 0
    能够处理所学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3.34 1.04 1 5 0.000 0
    能做初步的职业生涯决策、制定现阶段的发展规划并努力实施 3.42 1.05 1 5 0.000 0
    求职外在能力培养,如文字表达、简历准备和制作、礼仪修养等 3.36 1.03 1 5 0.000 0
    求职内在能力培养,如团结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3.33 1.04 1 5 0.000 0
    就业市场的分析评估能力、就业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培养 3.29 1.01 1 5 0.000 0
    提高求职中的自我防卫与权益保护意识,如法律法规,求职陷阱等 3.35 1.03 1 5 0.000 0
    有了更多的就业体验与实践 3.30 1.06 1 5 0.000 0
    自身就业观念与就业心理得到了发展 3.48 1.02 1 5 0.000 0
    下载: 导出CSV

    表 14  课程教师性别情况

    性别 人数 比例/% 累计百分比/%
    男性 46 51.67 51.67
    女性 44 48.33 100.00
    总数 90 10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15  所在学校课程教师任职情况

    课程教师类型 人数 比例/% 累计百分比/%
    专职教师 30 33.33 33.33
    兼职教师 60 66.67 100.00
    总数 90 10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16  课程教学计划

    是否明确列入教学计划 人数 比例/% 累计百分比/%
    84 93.33 93.33
    6 6.67 100.00
    总数 90 10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17  课程经费保障

    是否落实经费保障 人数 比例/% 累计百分比/%
    83 92.22 91.67
    7 7.78 100.00
    总数 90 10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18  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是否列入专业技术序列 人数 比例/% 累计百分比/%
    50 55.00 55.00
    40 45.00 100.00
    总数 90 10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19  课程教学管理

    是否有专门的教研室进行教学管理 人数 比例/% 累计百分比/%
    79 88.33 88.33
    11 11.67 100.00
    总数 90 10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20  课程教学研究

    是否有专门的部门进行教学研究 人数 比例/% 累计百分比/%
    73 81.67 81.67
    17 18.33 100.00
    总数 90 10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21  教师身份类型及学生期望值对比

    指导教师期望类型 职业生涯
    教师期望值 学生期望值
    辅导员 3.72 3.05
    就业指导中心教师 3.58 3.79
    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专家 3.70 3.97
    知名校友 3.87 3.91
    职业指导师 3.92 4.03
    下载: 导出CSV

    表 22  教学方法期望值对比

    指导教师期望类型 教师期望值 学生期望值
    课程讲授 3.38 3.090
    案例分析 3.03 3.676
    小组讨论 3.95 3.540
    专题讲座 3.80 3.553
    模拟招聘 3.93 3.964
    专业测评 3.88 3.834
    实地考察交流 3.05 4.075
    下载: 导出CSV

    表 23  教学效果自评及对比

    教学效果的自评及对比 教师自评 学生自评
    均值 方差 均值 方差
    开始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3.07 0.88 3.25 1.10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和价值观有了更好的认识 3.28 0.85 3.41 1.02
    树立了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 3.15 0.95 3.50 1.04
    了解了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 3.13 0.89 3.40 1.03
    能够处理所学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3.10 0.86 3.34 1.04
    能做初步的职业生涯决策、制定现阶段的发展规划并努力实施 3.12 0.92 3.42 1.05
    求职外在能力培养,如文字表达、简历准备和制作、礼仪修养等 3.45 0.87 3.36 1.03
    求职内在能力培养,如团结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3.15 0.92 3.33 1.04
    就业市场的分析评估能力、就业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培养 3.27 0.86 3.29 1.01
    提高求职中的自我防卫与权益保护意识,如法律法规,求职陷阱等 3.22 0.83 3.35 1.03
    有了许多的就业体验与实践 3.32 0.81 3.30 1.06
    自身就业观念与就业心理得到了发展 3.32 0.83 3.48 1.02
    培养了自身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3.05 0.87 3.29 1.06
    了解了自身创业能力 2.83 0.87 3.18 1.05
    学到了专业知识以外的很多创业知识 2.83 0.85 3.31 1.07
    自身的创业技能得到了提高 2.97 0.93 3.24 1.06
    下载: 导出CSV

    表 24  教师对课程不足的评价

    教学方式 人数 比例/% 累计百分比/%
    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不够 53 58 2.04
    课程体系不完善 45 50 13.07
    未与实践和专业教学相结合 67 75 55.69
    缺乏连续性 39 43 87.78
    未能提供更多就业资源 31 35 100.00
    下载: 导出CSV
  • [1] 朱丹.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要求》解读与思考[J].就业与创业, 2009(21):33-35.
    [2] 严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 西南大学, 2015: 87.
    [3] 谭波.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1):59-60, 64.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QK200902552429
    [4] 林壬璇.基于"双重身份"的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探讨——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1(S2):229-231.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CASS_1002128628
    [5] 张秋燕.就业指导视野下的大学生人文关怀研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27(3):54-57. doi: 10.3969/j.issn.1009-5462.2014.03.016
    [6] 胡哲.财经类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与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 2014(11):91-92.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tqjj201411028
    [7] 陈贻中, 易弟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6(2):74-75. doi: 10.3969/j.issn.1674-5884.2014.02.028
    [8] 谭钊.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述论[J].教育与职业, 2010(15):139-140. doi: 10.3969/j.issn.1004-3985.2010.15.061
    [9] 陈先玉, 张燕. "四课一体"的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J].宿州学院学报, 2012, 27(12):121-123. doi: 10.3969/j.issn.1673-2006.2012.12.034
    [10] 丁晓妮, 李晓勤, 李江.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5(6):9-11, 28. doi: 10.3969/j.issn.1009-2560.2013.06.003
    [11] 尹兆华, 韩经.增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课程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2(10):42-44.
  • 加载中
表( 2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47
  • HTML全文浏览数:  1047
  • PDF下载数:  161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10-25
  • 刊出日期:  2020-05-2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理工农类专业为例

    作者简介: 严怡(1977-), 女, 博士, 讲师, 主要从事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
  • 西南大学 教务处, 重庆 400715
基金项目:  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JY009)

摘要: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基本意识与必备能力.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西南地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开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学生对就业与创业已有一定准备,对授课教师基本认可,更倾向于实践取向的教学方法,已基本掌握就业信息,对教学效果总体满意.根据调查结果,该文指出可丰富教师类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增加实践类教学方法的运用,加强学生就业与创业信息的获取,完善教学设计,平衡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与实践性.

English Abstract

  •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关系重大,国家一直将大学生就业问题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要求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鼓励青年创业”,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大学的一门通识必修课.该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和终身发展.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具有“全程化”“全员化”“立体化”的特点.课程“贯穿于大学生从新生入学至毕业离校为止的大学生学习生涯,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特点和需求,分阶段、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模块教学与就业服务指导工作. ”[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在助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就业指导课内容老化、单一,缺乏规范性体系[3];教学偏向于理论分析,缺乏对就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文化方面的教学[4];教学呈现出普遍性,没有根据学科与学生的不同需求而调整教学内容[5];教师上课的模式趋于老化,缺乏多样性[6];学校不重视,教师队伍不专业,实践性不强[7]等.学者们提出了专业化管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组织、筹划、科研工作[8],课程内容应该理论、实践、技能与实训各方面贯通[9],打造梯队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10],增强课程的实效性[11]等举措.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针对理工农类专业毕业生进行的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如何?能否满足新农科对毕业生发展和就业的需求?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从学生与教师对本课程的认识为出发点,通过设计问卷与访谈的形式,对理工农类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 为了解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实际状态,设计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调查问卷(学生用)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调查问卷(教师用)两套问卷.问卷遵循实际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思路进行设计.通过对西南大学农科类50名学生半结构式的访谈预研调查维度与问题,并在西南大学范围内进行50份初试调查,删除掉无关题目和无效题目,确定了问卷最终版本.问卷共包含单选题、5级量表题、开放式问题共3种形式.

  • 问卷调查对象包括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重庆市范围内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普通本科类院校的理、工、农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任课教师、学生.

    学生问卷回收有效样本共1 060份,其中男生862名,占81.31%;女生198名,占18.69%.在调查年级方面,此次调查范围从大一到大四实现了高校本科学生的全覆盖,本次调查对象基本上可以涵括修读本门课的所有学生,样本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教师问卷则在以上高校中任教的90位教师进行了调查.

  • 对学生调查的目的是从学生层面了解课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效果和满意程度.主要调查了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对授课教师的认可程度,教学方法的认同程度,职业信息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的满意程度.

  • 由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特殊性,学习准备特指学生是否有过职业规划和创业打算,主要反映学生对职业发展与创业的认识程度与基本态度.调查结果如表 1表 2所示.

    调查显示,学生对就业与创业有一定的认识,但相关知识不足.在职业规划方面,认真规划的学生占比不高,说明多数学生缺乏对职业生涯的清晰认识,不知如何规划占13.24%,从没规划过占2.21%,说明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职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或意识.一般而言,创业比就业更难.但调查显示有半数学生有过创业打算,还有29.54%的学生觉得可以尝试,甚至有10.70%的学生已有尝试,这说明学生普遍存在创业想象,对创业充满兴趣.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任课教师包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三门课的指导老师.学生分别对三门课的教师满意度如表 3所示.

    表 3可见,学生对现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任课教师的评价均在3以上,总体较为满意.其中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评价最高,评价平均值为3.44;其次为就业指导教师,评价平均值为3.409;最低为创业教育教师,评价均值为3.306.

    表 4所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指导教师主要有5类: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学专家、知名校友或职业指导师.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的主体是辅导员,占比56.37%:其次是指导中心教师与职业指导师,占比35.65%;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与知名校友,人数很少,仅占7.98%.对以上5类老师,学生们的期望值有所差别,调查结果如表 5所示.

    表 5可见,学生们最认可的还是职业指导师.此外,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与知名校友都很受期待,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师的主体——辅导员获得的期望值却最低,这与职业生涯规划现有教师队伍的结构形成了强烈反差.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有较强的实践取向,较之其他课程教学方法更加丰富,除课程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较为普遍的方法外,专题讲座、模拟照片、专业测评、实地考察等方法也运用较多.各种方法的运用情况如表 6所示.

    虽然方法众多,但运用最多的教学方式还是课程讲授,占比41.09%;其次为案例分析,占比20.88%;再次为专题讲座,占比13.24%;最少的是实地考察交流,仅占3.57%.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期望值调查结果如表 7所示.

    与现有教学方式组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对实地考察交流的教学方式期望值最高,评价均值高达4.075;其次为模拟招聘,评价均值为3.964;再次为专业测评,评价均值为3.834.

  • 职业信息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反映学生对目标职业、生涯发展、求职信息等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职业信息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如表 8所示.

    表 8可知,学生对目标职业个人素质要求了解平均值为3.5,总体达到较高水平;对目标职业专业技能要求了解程度均值为3.38,总体较好;但对目标职业通用技能及国家相关政策了解程度一般,均值分为3.35和3.08.

    表 9可知,学生对职业发展目标的了解程度如下:非常不了解占比2.04%;比较不了解占比11.04%;基本了解占比42.61%;比较了解占比32.09%;非常了解占比12.22%.这说明总体而言,学生对职业发展的了解程度较好,但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 10所示,学生总体对职业信息获取方式的掌握程度较高,均值都在3~3.5这一区间,其中最高的为学校学院提供的就业信息,均值高达3.462;其次为大众传媒,为3.435.

    表 11所示,学生对基本求职能力的掌握程度:在简历制作方面均值为3.307,求职礼仪为3.402,面试应对技巧为3.251.

    表 12所示,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侵权、违法行为掌握程度均值为3.020;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方面风险掌握程度均值为3.076;违约责任与劳动争议方面掌握程度为3.073;社会保障方面为3.093.这说明学生总体对就来方面的权益与风险掌握程度有待提高.

  •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了较好的收获.调查结果表 13所示.

    调查采取5分量表的形式,要求学生进行选择,5表示在该项目上具有很多收获,1表示一点收获都没有.测量均值都大于3,方差基本都在1~1.1这一区间,且通过t均值的显著性检验均为显著,说明就业指导教学板块具有较高的教学有效性,学生总体收获程度较高.

  • 对教师的调查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现状.此前的数据分析已经发现,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是否会有很好的收获,主要取决于2个原因:学生自己是否对该课程有很高的期望;学生得到的教育是否具有足够的效果.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教师教学是否具有针对性,即除了“学生是否学得好”以外,我们还要考虑“老师是否教得对”.教师教学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是否能够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一致.因此,在展现教师调查数据的同时,还有部分内容与学生数据进行了必要的对比.

  • 本次调查,在课程任课教师中,专职教师为33.33%,兼职教师为66.67%.

  • 通过教师调查,了解学校对课程的支持情况(表 16表 17表 18表 19表 20).

    基于以上课程教师所在学校的教学基本情况,目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总体受到所在学校的重视,列入教学计划,落实经费保障,并有专门的教学部门进行研究,但也存在兼职教师居多,专职教师较少的情况.

  • 前面已经了解了学生对课程教师类型的期望值,那么这种期望值与教师自己的评价,是否具有相似性?

    表 21可见,教师对辅导员的评价要远远高于学生,但对指导中心教师、心理学专家、校友、职业指导师等更加“专业”的教师人群期望值却远低于学生.这说明在教师组成背景上,教师与学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身份背景对教学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在现有情况下应当尽力满足学生对教师身份的期望.

  • 教师是教学方法的设计者,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评价能反映教学的初衷与效果.

    表 22可见,教师对传统讲授教学方法的期望值更高,也认为这些方法更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在其他的教学方法上,学生与老师没有明显的差别.从这个角度说,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期望值与重视程度超过学生.总体而言,学生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期望值更高.

  •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将教师和学生相应教学内容目标实现程度进行比较(表 23).

    进行对比可知,教师教学效果自评水平总体低于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自评状况.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①教师在教学效果的评价方面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仅凭自我直觉感观主观评价教学效果,因而出现与学生自评差距较大的结果. ②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低于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自评,说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属于“高标准严要求”,相对而言比学生更加“苛刻”,而实际教学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比教师自己预估的更好.

  • 教师的反思能够较好地反映课程与教学的不足(表 24).

    表 24可知,教师们意见最大的是教学中与任教学生专业实践性与专业性相衔接的问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一门实践性与专业性紧密结合的课程,而从以上对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主要缺陷在于未将实践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说明课程在教学设计上需要进一步改进,增强专业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度,进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达成应有的教学目标.

  •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现行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现出了一定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反映出了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 由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很难通过考试等常规方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收获,那么师生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课程学习收获的调查发现,学生对各个教学目标都有较高的收获(均值都大于3),说明学生对该课程实施的教学有效性较为认可.但学生对各部分学习的收获与期望值还存在差距,虽然对“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就业观教育”的满足程度较高,达到94.68%,但对“创业能力”的教育满足度较低,仅为85.76%.可见,在实践性越高的版块中学生的满足度越低,与理工农科类涉及专业领域的契合度不高.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实践的缺失会导致课程教学效果失败,所以如何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关键因素.

    另外,可从两方面理解师生之间对教学效果的落差.从教师角度看,学生对教学效果存在一种过于乐观的判断.比如“培养了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了解了我的创业能力”“我学到了专业知识以外的很多创业知识”几项,在教师看来是较难达成的创业板块目标,但学生由于对创业更感兴趣或知识储备更少,因此在学习后会觉得有较大收获.从学生角度看,教师对教学要求更严格,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也更保守一些.

    教师需要根据师生间对教学效果评判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只有充分满足学生的期望,并提供充足的支持,才能达到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

  • 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主体任课教师是辅导员,然而这与学生所期望的任课教师产生冲突.该课程任课教师的现状与期望出现了强烈的反差,现状中人数越多的任课教师,学生的期望值越低,形成了一个反比的趋势.在各个教师类型中,学生期望值最低的是辅导员,而期望值最高的任课教师却是教师构成比例较低的职业指导师或知名校友.显然,职业指导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知名校友、一线高级工作人员则都是在创业最前端作战的人群,他们的教学与指导相对来讲更中肯、更直观,也更有可能为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资源与机会.

    将教师与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期望值进行对比发现,教师群体对辅导员的评价要远远高于学生,但对指导中心教师、心理学专家、校友、职业指导师等更加“专业”的教师人群,期望值却低于或近似于学生.这说明在教师的组成背景上,教师与学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这种反差提醒我们,如何为学生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以及如何提升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这种结果充分说明了现有教师队伍的实践性指导及任课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有待改进和提高.由于教师本身的身份背景具有短板,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绝大多数缺乏一线就业与创业经验,且以学生辅导员居多,自然无法有非常直观深刻的体验去传授给学生,也无法满足学生们对专业指导人士或有经验的职场人员的需求.因此,从提升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课程需要更多地从学生期望角度改进课程教师组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多地补充具有较强就业指导和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

  • 对教学方法的调查显示,教师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主要运用讲授这一教学方法,但学生对教学方法期望值最高的是实地考察交流,期望值最低的是课堂讲授.讲授本是当前各级各类课程最为主要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大学阶段.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期待与教师使用方法的错位,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解读. ①师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不同.一般而言,讲授法擅长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践类知识的教学就显得非常困难.教师更多地选择讲授法,说明更侧重理论知识,学生则更喜欢实践性知识. ②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吸引学生的元素.讲授法与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和风格联系紧密.讲授能力弱的老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长时间听讲也容易疲劳. ③理工农课程资源不够丰富.学生更喜欢的模拟招聘、实地考察交流、实践操作等方法有较高的资源要求.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性质较为特殊,虽包含大量就业创业的理论知识,但其出发点与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就业创业奠定基础.通过教授法进行理论教学虽然必要,但比例仍然过高,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使用实践类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过,实践类的教学方法需要更多资源,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加大资源投入,比如建立更多的就业创业实践基地等.

  • 对学生信息获取的调查,包括对职业发展目标的明了程度、对目标职业(国家和地方等出台的就业相关政策、专业技能要求、通用技能要求、个人素质要求)的了解程度;对职业信息获取方式的掌握程度;对基本求职能力的掌握程度;就业权益与风险防范掌握程度以及创业信息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群体对于这几个方面的信息了解程度均值都在3.5以下,尤其是创业信息了解程度均值都低于3,其次是就业权益与风险防范掌握程度.这说明学生对于自己成为职业人的相关信息了解程度虽然总体比较好,但并未达到很高的水平.这些信息很大程度反映了社会对职业人提出的要求.现代社会信息是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充足的信息资源和获取信息方法的掌握是走向社会,走向职业,乃至走向成功的关键.教学群体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在为学生提供就业与创业信息的同时,应该加强学生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准确通畅地获取信息,明确地了解社会的真实就业需求.

  • 从教师对课程不足的评价中发现,教师认为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任教学生实践性与专业性相衔接的问题.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一门通识课程,需要将就业的实践性与理工农类的专业性紧密结合.这反映了教学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矛盾,既要照顾各个不同专业的理论知识、能力提出的独特要求,又要满足就业与创业的一般规律,更要兼顾理工农专业的实践特殊性.授课教师的知识储备、工作经历、教学经验等因素都会影响专业性与实践性之间的有效连接.

    随着时代发展,对理工农类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新一代大学生在新的社会环境与就业形势下,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指导性与实用性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很难通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某一方面进行单独的修改便能达成,而是要从系统的观点出发,针对理工农专业的特点、社会需求和学生期望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进行全面的、代际升级式的重新设计.在诸多可能的教学改革方向中,模块化教学设计因其能够更加灵活地将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因素组织起来,并紧随职业形式变化而进行快速调整等特点,成为最佳选择之一.

参考文献 (1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