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基于快速图挖掘的网络拓扑局部调节区域算法

上一篇

下一篇

余平, 胡玲. 基于快速图挖掘的网络拓扑局部调节区域算法[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4(5): 121-125. doi: 10.13718/j.cnki.xsxb.2019.05.020
引用本文: 余平, 胡玲. 基于快速图挖掘的网络拓扑局部调节区域算法[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4(5): 121-125. doi: 10.13718/j.cnki.xsxb.2019.05.020
Ping YU, Ling HU. Network Topology Local Adjustment Region Algorithm Based on Fast Graph Mining[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9, 44(5): 121-125. doi: 10.13718/j.cnki.xsxb.2019.05.020
Citation: Ping YU, Ling HU. Network Topology Local Adjustment Region Algorithm Based on Fast Graph Mining[J].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9, 44(5): 121-125. doi: 10.13718/j.cnki.xsxb.2019.05.020

基于快速图挖掘的网络拓扑局部调节区域算法

  • 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科研项目(13ZA00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余平(1969-), 女, 副教授, 主要从事软件技术研究 .

  • 中图分类号: TP393

Network Topology Local Adjustment Region Algorithm Based on Fast Graph Mining

  • 摘要: 针对IP骨干网重新配置中繁重工作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快速图挖掘算法来解决网络拓扑的局部调节区域问题,解决了从网络拓扑中找到组件时子图同构的NP-hard问题,减少了网络重构的操作工作量.该文提出的启发式图挖掘算法顶点,称为顶点目标搜索(vertex targeting search,VTS)算法,通过考虑网络操作条件减少了搜索空间的大小.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以快速得到搜索网络模式图,与其他方法比较,该文具有较少的搜索时间,说明该文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 加载中
  • 图 1  网络解析问题定义

    图 2  VTS主要过程图

    图 3  物理网络解析组件分析的可视化

    图 4  模式图中节点数变化时的计算时间

    表 1  算法1伪代码

    输入:G=(G1G2,…,GL),wll=1,2,…,LGd=(VdEdlabel)
    按照wl的升序排序G
    for (l=1;l$\le $Ll++)
      设Stmp(GlGd)={S1lS2l,…,Skl},(GlGd)从算法2得到
    ${\rm{for}}\left({\begin{array}{*{20}{l}} {S_i^l \in {S_{tmp}}\left({{G_l}, {G_d}} \right), S_j^m \in S\left({{G_m}, {G_d}} \right)}\\ {m = 1, 2, \cdots, l-1} \end{array}} \right)$
     if (Sil$\nsubseteq$Sjm)
      设Sil属于S(GlGd)
     if (a$\subset $ba$\subset $Silb$\subset $Sjm)
      从S(GmGd)中删除Sjm
      设Sil属于S(GlGd)
      设Sjl m=b\a属于S(GmGd)
     if (a$\subset $Sjma$\subset $Sil)
      从S(GmGd)中删除Sjm
      设Sil属于S(GlGd)
    输出S(GlGd),l=(1,2,…,L)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算法2伪代码

    输入:Gl=(VlEl),Gd=(VdEdlabel)
    if Gl是链图
      设置链接(ij)∈Ed,节点iVd来自Stmp(GlGd)
      输出Stmp(GlGd)
     if Gl是星状图
      if loose search
      每个根节点rVd,(ri)∈EdiVdStmp(GlGd)
      输出Stmp(GlGd)
    else
      Gl的映射根节点来自根节点rVd,创建搜索树T
      从T中搜索Gl,设置为Stmp(GlGd)
      输出Stmp(GlGd)
    else
      从GlGd创建搜索树T
      从T中搜索Gl,设置为Stmp(GlGd)
      输出Stmp(GlGd)
    下载: 导出CSV
  • [1] LI F L, YANG J H, ZHANG H J, et al.A Study of Configuration Evolution of an Operational IP Backbone Network[J].China Communications, 2017, 14(6):88-97. doi: 10.1109/CC.2017.7961366
    [2] LIU W, HONG A, OU L, et al.Prediction and Correction of Traffic Matrix in an IP Backbone Network[C]//2014 IEEE 33rd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IPCCC).Austin: IEEE, 2014.
    [3] NIE L S, JIANG D D, GUO L, et al.Traffic Matrix Prediction and Estimation Based on Deep Learning in Large-Scale IP Backbone Networks[J].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2016, 76:16-22. doi: 10.1016/j.jnca.2016.10.006
    [4] DHARMAWEERA M N, PARTHIBAN R, SEKERCIOGLU Y A.Toward a Power-Efficient Backbone Network:The State of Research[J].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and Tutorials, 2015, 17(1):198-227. doi: 10.1109/COMST.9739
    [5] NENCIONI G, HELVIK B E, HEEGAARD P E.Including Failure Correlation in Availability Modeling of a Software-Defined Backbone Network[J].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and Service Management, 2017, 14(4):1032-1045. doi: 10.1109/TNSM.2017.2755462
    [6] SUMMERS T, SHAMES I, LYGEROS J, et al.Topology Design for Optimal Network Coherence[C]//2015 European. Control Conference(ECC).Naples: IEEE, 2015.
    [7] BACCARELLI E, CORDESCHI N, MEI A, et al.Energy-Efficient Dynamic Traffic Offloading and Reconfiguration of Networked Data Centers for Big Data Stream Mobile Computing:Review, Challenges, and a Case Study[J].IEEE Network, 2016, 30(2):54-61.
    [8] WEITZ K, WOOS D, TORLAK E, et al.Scalable Verification of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Configurations with an SMT Solver[J].ACM SIGPLAN Notices, 2016, 51(10):765-780. doi: 10.1145/3022671
    [9] doi: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52d4c66b675071bafd0ce1580aaa29d8 LIU W Y, HUA N, ZHENG X P, et al.Intelligent Inter-Domain Connection Provisioning for Multi-Domain Multi-Vendor Optical Networks[J].Journal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2015, 7(3):176-192.
    [10] CETINKAYA E K, ALENAZI M J F, PECK A M, et al.Multilevel Resilience Analysis of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J].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2015, 60(4):515-537. doi: 10.1007/s11235-015-9991-y
    [11] KAMAMURA S, SHIMAZAKI D, MORI H, et al.Optimization of Light-path Configuration Order in IP over WDM Networks using Fast Traffic Matrix Estimation[C]//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San Diego: IEEE, 2014.
    [12] ZHANG X, MILLER-HOOKS E, DENNY K.Assessing the Role of Network Topology in Transportation Network Resilience[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5, 46:35-45. doi: 10.1016/j.jtrangeo.2015.05.006
    [13] 罗龙.网络更新过程中的微环避免技术和拥塞避免技术研究[D].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 2015.
    [14] LI F L, YANG J H, ZHANG H J, et al.Evolution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s: High-Level Analysis of an Operational IP Backbone Network[C]//The 16th Asia-pacific Network Operations & Management Symposium.Hsinchu: IEEE, 2014.
    [15] DHARMAWEERA M N, PARTHIBAN R, SEKERCIOGLU Y A.Toward a Power-Efficient Backbone Network:The State of Research[J].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 Tutorials, 2015, 17(1):198-227.
    [16] 刘彩霞, 李凌书, 汤红波, 等.基于子图同构的vEPC虚拟网络分层协同映射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7, 39(5):1170-1177. doi: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dzkxxk201705023
  • 加载中
图( 4) 表( 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75
  • HTML全文浏览数:  821
  • PDF下载数:  94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9-10
  • 刊出日期:  2019-05-20

基于快速图挖掘的网络拓扑局部调节区域算法

    作者简介: 余平(1969-), 女, 副教授, 主要从事软件技术研究
  • 1.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重庆 401331
  • 2. 内江师范学院 教务处, 四川 内江 641100
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科研项目(13ZA0001)

摘要: 针对IP骨干网重新配置中繁重工作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快速图挖掘算法来解决网络拓扑的局部调节区域问题,解决了从网络拓扑中找到组件时子图同构的NP-hard问题,减少了网络重构的操作工作量.该文提出的启发式图挖掘算法顶点,称为顶点目标搜索(vertex targeting search,VTS)算法,通过考虑网络操作条件减少了搜索空间的大小.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以快速得到搜索网络模式图,与其他方法比较,该文具有较少的搜索时间,说明该文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English Abstract

  • 运营商的IP骨干网络应根据环境变化(如流量分配变化、向新服务迁移、网络设备更新)定期重新配置为理想形式,即到达终点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路由器.关于骨干网络重构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报道[1-5],例如网络拓扑最佳形式的计算[6],网络有效监控以进行重新配置[7],以及网络设备的快速配置等.

    将骨干网重新配置为任意形式导致网络运营商的工作量很大,由于骨干网络庞大,通常由边界网关划分为边界网关协议[8](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联盟或多区域开放最短路径优先[9](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在传统的骨干网络分段中,通过多个组件将边缘路由器的直通链路添加到网关路由器.由于变化范围很广,网络运营商应重新设计路由,如OSPF区域、IP寻址、策略路由和路由重新分配,然后更新手册.

    在骨干网络拓扑分析研究中,学者们从宏观上已经进行了大而复杂的互联网拓扑分析[10],发现互联网拓扑具有无标度特征,还具有节点度的各种特征,如频谱、中心性和可能性.已有研究者收集了网络拓扑的特征,然后提出方法,用于分析网络的更多实际特征[11-12].

    目前IP骨干网络配置的研究有:文献[13]针对IP网络重配置引发的微环效应,提出避免IP重配置的微环方法,该方法利用区间重叠的特点直接计算中间值.文献[14]通过7年运营IP骨干网数据,用以研究网络配置的演变,通过将每个任务与配置文件中的某组命令相关联来识别和构建配置模板,为运营骨干网提供自动配置.文献[15]对骨干网负责功率做了研究,如网络重新配置,给出了最小化骨干网络功耗的方法.现有方法都没有对IP骨干网重新配置过多工作量做过研究.

    本文在现有对IP网络重配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快速图挖掘将网络拓扑解析到局部调节区域的算法,来减少IP网络重配置过程中网络重构的操作工作量问题.首先提出用于搜索组件的概述算法,从网络拓扑中查找组件问题的核心被转换为子图同构问题.由于该问题属于NP-hard类,因此提出了启发式图挖掘算法,称为顶点目标搜索(vertex targeting search,VTS)算法,在搜索过程中VTS算法根据子图中的特定节点定向网络拓扑中的顶点,具有网络操作的条件,例如星形子图的中心被放置在特定建筑物上,用于图挖掘搜索树的大小显著减小.

  • 在本节中解释基于子图同构问题的网络解析问题,该问题如图 1所示.数据图(例如,IP骨干网)和预定义模式图被给出作为输入,为了通过模式图解析数据图,目标函数被设置为数据图中模式图出现的最大化,数据图中出现的模式图不得与模式图的另一次出现重叠.

    数据图和模式图集如下:Gd=(VdEd)和G=(G1G2,…,GL),其中Gl=(VlEl),l=(1,2,…,L). VdVl是节点集,EdEl是链路集. GlGd子图同构的条件是Gl中的节点和链接与Gd子图中的节点和链接一一对应:当viVlV$\subseteq $VdE$\subseteq $Ed时,有一个方程fVlV,其中

    GlGd的出现定义为S(GlGd),并且出现次数表示为|S(GlGd)|.为了避免计算模式图GiGj(ij)的重叠,Gi不包括在S(GiGd)中.最后,如果wi>wj,将模式图的权重定义为wl,(l=1,2,…,L),其中Gi具有比Gj更高的优先级.

    基于以上网络模型,网络解析表述如下:假设GdGll=(1,2,…,L)和wl,(1,2,…,L),输出问题S(GlGd)l=(1,2,…,L)可以用最优公式(2)表示为

    当给出一个数据图Gd=(VdEd)和模式图Gl=(VlEl),f的个数也就是解的空间变成P(VdVl),NP-hard问题.本文提出VTS方法,解决了IP骨干网表示的数据图NP-hard网络解析问题,并提高了搜索速度.

  • 为了解决NP-hard网络解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图挖掘概述算法(算法1)和VTS(算法2),算法1用于解决网络解析问题,VTS用于提高搜索速度. VTS的关键思想是根据网络操作条件,从子图中的特定节点瞄准数据图中的顶点(节点).

    图 2给出了VTS的过程图,因为搜索树的大小为P(VdVl),当Vd=10和Vl=4没有修剪时,树的大小变为P(10,4)=5 040.假设模式图中来自节点A的函数f只允许链接到数据图中的节点a,如图 2(a)所示,不必从节点A到节点b-j创建f:搜索树的深度缩小.另外,由于模式图的形式是1级星,因此不应该创建f节点B,C和D到节点hij:搜索树的宽度也缩小.搜索树大小缩小到如图 2(b)所示的P(6,3)=120.

    图 2所示,如果可以基于特定的条件限制f,那么搜索树的大小就会大大减小.根据网络运行情况进行估计,对于星型图,其中心位于特定的建筑上,为其他使用者提供内容或接口点. 2链图形用于建筑物的直线连接,常称为IP卸载链路,环型图一般可以放置为冗余.

  • 表 1中伪代码对搜索算法进行阐述.算法的输入是模式图Gll=(1,2,…,L)的集合,模式图的权重表示为wl,(1,2,…,L)和数据图Gd.算法的输出表示为S(GlGd),l=(1,2,…,L).

    该算法首先根据wlGl进行排序,因为算法基本上覆盖了Gl的出现在Gl发生后避免重叠,高优先级的Gl发生最大化.接下来,使用算法2计算临时出现集合Stmp(GlGd),这将在下一个小节中详细讨论.在以下过程中,Stmp(GlGd)中的SilS(GmGd)中的Sjm进行比较,Sil适当地注册,考虑到它们的重叠避免元素.

    如果SilSjm不过度重合,Sil直接注册到S(GlGd),算法1第一次运行对应于这种情况.如果Sil的子集aSjm的子集b的子集,从S(GmGd)中删除SjmSil被注册到S(GlGd),S'jma相对于集合b的相对补数,被注册到S(GmGd).

    如果Sil的子集aSjm的子集,Sjm被从S(GmGd)中删除,Sil被注册到S(GlGd).在搜索完所有的图形之后,算法1输出S(GlGd),l=(1,2,…,L).

  • 本文用表 2伪代码对VTS算法进行说明.算法的输入是模式图Gl和数据图Gd,算法的输出是一组临时出现的事件Stmp(GlGd).如果Gl是2链图,用一个链接连接2个节点,不需要创建搜索树.然后,将连接它们的每个节点对和链接注册为Stmp(GlGd)作为2链图,算法完成.对于星型图,算法有2种搜索模式:loose search和normal search.在loose search模式,由节点组成的子图rVd,被标记为根节点,所有的链接连接r注册到Stmp(GlGd),算法完成.在normal search模式下,算法首先从根节点开始修复,fGlGd的根节点上,并创建搜索树.

    此过程会减小搜索树的大小,如图 2所示.算法从缩减树中搜索给定的模式图,将结果注册到Stmp(GlGd),如果在上述条件下模式图不匹配,则使用Ullmann图同构算法得到Stmp(GlGd).

    通过省略搜索树创建或减小搜索树的大小,该算法提高了其计算速度.如果模式图的形式与预定义条件不匹配,则其速度与Ullmann算法相同,本文算法不是用于通用图挖掘工具,而是用于特定分析,例如骨干网络分析.

  • 本文评估目的有2个,①可视化小型网络的组件分析;②使用本文算法评估计算时间.计算时间定义为计算一个模式图的出现时间.本文使用传统子图同构算法比较了VTS的2种模式(normal search减小了搜索树的大小,loose search没有创建搜索树).每种算法都是在2.5 GHz和250 Gb内存环境笔记本电脑下的C++中实现的. 图 3给出了物理网络解析组件分析的可视化.

    图 3(c)是使用图 3(a)中的环形图和图 3(b)中的数据图可视化物理网络解析的组件分析.通过使用环形图解决物理网络拓扑,设计一个在物理区域中具有两条不相交路径的局部调节区域.对于维护能力,运营商的网络运营商通常采用分层IP拓扑,其中IP分组从边缘IP路由器通过核心IP路由器转发.由于每个层次结构(由IP边缘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对组成)应具有冗余,因此IP网络运营商通过考虑物理布局来设计拓扑.该物理网络解析可用于这种情况.设计IP拓扑的层次结构也表明它还用于间接地设计诸如BGP或OSPF的IP逻辑区域,由IP核心路由器划分的每个层次结构可以被视为IP逻辑区域.

    为了体现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将其与传统算法与文献[16]中子图同构算法进行比较. 图 4说明了模式图中节点数量变化时的网络搜索计算时间.

    图 4中可以看出,对于从48节点数据图中找到7节点模式图,传统子图同构方法的时间最长,大约需要10 h,其次是文献[16]中子图同构的方法,而本文中具有normal search模式的VTS算法的搜索时间大约为0.2 s.作为参考,具有loose search模式的VTS(其不创建搜索树)可以用10-5秒的数量级完成计算,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 为了灵活地重新配置IP骨干网,本文提出了使用快速图挖掘来解决网络拓扑到组件的算法.该算法对于网络拓扑中子图同构NP-hard问题提出了启发式图挖掘算法,称为顶点目标搜索(vertex targeting search,VTS)算法,在搜索过程中VTS算法根据子图中的特定节点定向网络拓扑中的顶点,大大减少搜索时间.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较少计算时间对模式图进行搜索,从48节点网络中找到7节点子图,本文算法可以在1 s内完成NP-hard子图同构问题的计算.文本研究未来工作将开发本地重新配置架构以实现灵活操作,并评估其与当前IP骨干网络全局重新配置相比的性能.

参考文献 (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