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公平厌恶、获得性遗传与贫富差距

上一篇

下一篇

杨华磊. 公平厌恶、获得性遗传与贫富差距[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0(1).
引用本文: 杨华磊. 公平厌恶、获得性遗传与贫富差距[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0(1).
Citation:

公平厌恶、获得性遗传与贫富差距

  • 摘要: 公平厌恶是对差距的向往,是对能力和位势完全均质的一种反感;获得性遗传是公平厌恶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实现公平厌恶的一种手段和公平厌恶行为在代际间的一个延伸。贫富差距是一种集体性的公平厌恶,同时在地理和智力遗传逐渐弱化、父辈遗传和获得性遗传逐渐凸显的时代,社会群体集体采取自闭加以响应,使得社会结构日趋模块化,最终贫富差距也得到反馈式的加强。因此,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平台,打破财富分配和遗传的僵化格局,避免仅靠生物本性自发选择生成的阶层固化现象,使得良好的致富信息真正在各阶层群体之间发生共享,从而真正实现身份无贵贱、职业无贵贱的社会和谐状态,是破解贫富差距的有效路径。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0
  • HTML全文浏览数:  214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公平厌恶、获得性遗传与贫富差距

  • 中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市,100083

摘要: 公平厌恶是对差距的向往,是对能力和位势完全均质的一种反感;获得性遗传是公平厌恶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实现公平厌恶的一种手段和公平厌恶行为在代际间的一个延伸。贫富差距是一种集体性的公平厌恶,同时在地理和智力遗传逐渐弱化、父辈遗传和获得性遗传逐渐凸显的时代,社会群体集体采取自闭加以响应,使得社会结构日趋模块化,最终贫富差距也得到反馈式的加强。因此,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平台,打破财富分配和遗传的僵化格局,避免仅靠生物本性自发选择生成的阶层固化现象,使得良好的致富信息真正在各阶层群体之间发生共享,从而真正实现身份无贵贱、职业无贵贱的社会和谐状态,是破解贫富差距的有效路径。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