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朝鲜文献所载明代女真社会村落形态——以明景泰年间朝鲜观察使李思哲的报告为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张澍. 朝鲜文献所载明代女真社会村落形态——以明景泰年间朝鲜观察使李思哲的报告为中心[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5(1): 166-173. doi: 10.13718/j.cnki.xdsk.2019.01.019
引用本文: 张澍. 朝鲜文献所载明代女真社会村落形态——以明景泰年间朝鲜观察使李思哲的报告为中心[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5(1): 166-173. doi: 10.13718/j.cnki.xdsk.2019.01.019
Shu ZHANG. Village Form of Jurchen Society in the Ming Dynasty in North Korean Literature——Focusing on the Report of Li Sizhe, a North Korean Inspector during Jingtai Era in the Ming Dynasty[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9, 45(1): 166-173. doi: 10.13718/j.cnki.xdsk.2019.01.019
Citation: Shu ZHANG. Village Form of Jurchen Society in the Ming Dynasty in North Korean Literature——Focusing on the Report of Li Sizhe, a North Korean Inspector during Jingtai Era in the Ming Dynasty[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9, 45(1): 166-173. doi: 10.13718/j.cnki.xdsk.2019.01.019

朝鲜文献所载明代女真社会村落形态——以明景泰年间朝鲜观察使李思哲的报告为中心

  •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明清时期的周边认知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构:以东南海疆、东北边疆的统合为中心”(16JJD770008),项目负责人:刘晓东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博士研究生 .

  • 中图分类号: K248

Village Form of Jurchen Society in the Ming Dynasty in North Korean Literature——Focusing on the Report of Li Sizhe, a North Korean Inspector during Jingtai Era in the Ming Dynasty

  • 摘要: 明景泰六年(1445)是李氏朝鲜端宗三年,掌握国家大权的首阳大君出于笼络女真部族需要,以近臣李思哲为咸吉道都体察使,对图们江流域女真人展开调查。其调查报告涉及图们江女真各部落的分布,以及会宁镇斡朵里部女真村落的族属、酋长家系、户丁数等诸多信息,表现出村落形态由血缘组织向地域组织演进,家(户)成为女真社会个体经济单位,以及家长是家庭财产所有者等特征,对进一步了解明代女真族的社会结构颇有裨益。
  • 加载中
  • 表 1  会宁镇周围女真部落分布

    居地 族属 酋长 户数 壮丁数 备注
    吾弄草 斡朵里 李贵也 40 80 图们江南
    沙吾耳 兀良哈 也乃 7 10 图们江北
    吾音会 斡朵里 马仇音波 9 20 图们江南
    会宁附近 斡朵里 所老加茂 15 30 图们江南
    下甫乙下 斡朵里 童吾沙可 7 15 图们江南
    下多家舍 斡朵里 无伊应可 2 9 图们江北
    上甫乙下 兀良哈 浪仇难 7 15 图们江南
    斜地 兀良哈 阿弄可 15 30 图们江南
    无乙界 兀良哈 屡时巨 20 40 图们江南
    仍邑包家舍 兀良哈 林黄巨 20 40 图们江南
    和尚家舍 兀良哈 斜弄可 9 20 图们江南
    甫伊下 兀良哈 金仇赤 20 30 图们江南
    阿赤郎贵 兀良哈 亏老可 50 110 图们江北
    常家下 兀良哈 阿下 14 20 图们江南
    伐引 兀良哈 哈儿秃 45 100 图们江南
    毛瑞安 兀良哈 所众可 30 60 图们江南
    下东良 兀良哈 浪卜儿罕 20 70 图们江南
    中东良 斡朵里 阿下 40 80 图们江南
    虚水罗 兀良哈 童波好 10 图们江南
    上东良 斡朵里 童马知里 10 20 图们江南
    注:资料来源于《朝鲜端宗实录》卷13,端宗三年三月己巳条调查报告制成,首尔:探求堂,1986年,第23-28页
    下载: 导出CSV

    表 2  锺城镇周围女真部落分布

    居地 族属 首领 户数 壮丁数 备注
    锺城附近 兀良哈 毛下吕 5 9 图们江南
    江内愁州 兀良哈 好时古 15 26 图们江南
    江外愁州 兀良哈 柳尚同介 24 50 图们江北
    兀良哈 老沙 23 40 居地不明
    童巾 兀良哈 东良介 10 20 图们江南
    江里江内 兀良哈 也音夫 12 41 图们江南
    阿赤郎贵 兀良哈 金都乙温 6 300 图们江北
    伊应巨 兀良哈 伊时乃 不详 30 户数不清
    下载: 导出CSV

    表 3  稳城镇周围女真部落分布

    居地 族属 首领 户数 壮丁数 备注
    未饯 女真 于许里 不详 不详
    多稳 兀良哈 多乃 7 13 图们江北
    尼麻退 兀良哈 豆伊 6 13 图们江南
    时建 兀良哈 所时右 10 22 图们江北
    甫青浦 兀良哈 所澄介 19 30 图们江北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庆源镇周围女真部落分布

    居地 族属 首领 户数 壮丁数 备注
    兀良哈 金权老 9 30 图们江北
    伯颜家舍 女真 讷郎介 6 20 图们江南
    件加退 女真 之下里 3 10 图们江南
    吾弄草 女真 下乙金 6 20 与前表同名异地
    汝甫岛 女真 好时乃 25 40 图们江北
    下训春 女真 都乙甫下 10 15 图们江北
    女真 仇音所 27 60 居地不详
    兀良哈 多乙非 43 80 居地不详
    训戎江外 兀良哈 李舍土 24 50 图们江南
    上训春 兀良哈 波难 61 120 图们江南
    下载: 导出CSV

    表 5  庆兴镇女真部落分布

    居地 族属 首领 户数 壮丁数 备注
    何多山 骨看兀狄哈 金时仇 17 36 图们江北
    草串 骨看兀狄哈 李阿时应可 20 42 图们江北
    余山 骨看兀狄哈 金照郎可 3 8 图们江北
    丁知未 骨看兀狄哈 刘沙乙只大 2 6 图们江北
    会伊春 女真 朴波伊大 6 21 图们江北
    汝吾里 女真 金毛多吾 8 18 图们江南
    阿乙阿毛丹 女真 金含大 1 不详
    江阳 骨看兀狄哈 李多弄可 4 10 图们江南
    下载: 导出CSV
  • [1] 王汎森.史语所藏胡适与傅斯年来往函札[J].大陆杂志, 1996(3):11.
    [2] 朝鲜世宗实录[M]//朝鲜王朝实录.首尔: 探求堂, 1986.
    [3] 朝鲜端宗实录[M]//朝鲜王朝实录.首尔: 探求堂, 1986.
    [4] 咸镜道: 会宁都护府: 烽燧条[M]//新增东国舆地胜览.首尔: 东国文化社, 1958.
    [5] 朝鲜世祖实录[M]//朝鲜王朝实录.首尔: 探求堂, 1986.
    [6] 朝鲜太祖实录[M]//朝鲜王朝实录.首尔: 探求堂, 1986.
    [7] 辽宁省档案馆编.满洲实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12.
  • 加载中
表( 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85
  • HTML全文浏览数:  1115
  • PDF下载数:  218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11-06
  • 刊出日期:  2019-01-01

朝鲜文献所载明代女真社会村落形态——以明景泰年间朝鲜观察使李思哲的报告为中心

    作者简介: 张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博士研究生
  • 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明清时期的周边认知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构:以东南海疆、东北边疆的统合为中心”(16JJD770008),项目负责人:刘晓东

摘要: 明景泰六年(1445)是李氏朝鲜端宗三年,掌握国家大权的首阳大君出于笼络女真部族需要,以近臣李思哲为咸吉道都体察使,对图们江流域女真人展开调查。其调查报告涉及图们江女真各部落的分布,以及会宁镇斡朵里部女真村落的族属、酋长家系、户丁数等诸多信息,表现出村落形态由血缘组织向地域组织演进,家(户)成为女真社会个体经济单位,以及家长是家庭财产所有者等特征,对进一步了解明代女真族的社会结构颇有裨益。

English Abstract

  • 关于明代女真家族内部结构,居住形态,即女真社会村落形态、族属人口诸问题,由于女真在明代处于边缘群体,不为主流社会所关注,故明代官私文献疏于记录,清朝建国后,亦耻于其祖先曾为明朝管辖下的区区建州卫,有意规避建州女真的历史。尤其是在修《明史》过程中,将有关明代女真史,特别是建州卫的历史多加隐晦与删除,从而导致明代女真史的研究多语焉不详。早在上个世纪初,先贤就提出利用周边国家的文献研究中国历史的价值。如1938年,胡适在瑞士苏黎世国际历史学大会上,所作《近年来所发现有关中国历史的新资料》报告中,就提及其注意到的有关研究中国史重要的新史料,“日本、朝鲜所存中国史料”[1]。可是,七八十年过去,除吴晗从朝鲜《李朝实录》中辑出12册有关明清时期中国的珍贵资料,题为《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外,仅见有少量域外文献得到整理出版。值得欣慰的是,这种状况近年来已有所改变,一些域外文献陆续出版,特别是有关近世中国的大量日本、朝鲜、越南文献,这些域外文献对于近世中国的研究,不仅提供了鲜活的新史料,也为我们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新的观念与观察视角。基于以上问题意识,本文拟据《李朝实录》端宗三年(明景泰六年,1445)三月朝鲜咸吉道都体察使李思哲关于图们江流域女真人的调查报告,对明代女真社会部落分布形态、族属关系诸问题加以讨论。

  • 朝鲜咸吉道都体察使李思哲对图们江流域女真居住区域进行调查,与世宗末年李朝政局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世宗国王于世宗三十二年(景泰元年,1450)逝世,世子李珦即位(文宗国王)。文宗于翌年五月病故,由世子鲁山君弘暐即位(端宗国王)。时端宗年幼,朝政由元老重臣皇甫仁、金宗瑞、许诩、郑苯等辅佐。而窥伺王位已久的文宗之弟首阳大君李瑈(世祖国王),遂与近臣韩明浍、洪达孙等密谋发动“靖难之变”,诛杀辅政大臣,将其房屋、田宅尽行没收,分赐“靖难功臣”。首阳大君掌军国重事后,对“靖难功臣”均委以重职。如郑麟趾为左议政、申叔舟为右承旨、朴好问为咸吉道兵马节制使等。伴随着李朝中枢权力更替,地方人事也发生变化。如咸吉道都节制使李澄玉被贬。李澄玉为金宗瑞部下,在半岛东北部女真地区经略多年,史称:“澄玉有武艺,镇两界(半岛东北、西北)二十余年,野人畏服”[2]卷129,世宗三十一年八月辛未,p144。接替他的是朴好问。此时的首阳大君图谋即位在即[2]卷1,世祖元年乙亥闰六月乙卯条,p59,欲极力笼络女真部落。然而,熟悉边事的边将皇甫仁、金宗瑞、李澄玉等已不在世,时任边将皆不谙半岛东北部边事,尤其不甚知悉女真状况,接待女真首领时便颇有难处。这就促使李朝对图们江流域女真进行一次调查。据《李朝实录》端宗三年(景泰六年1455)正月戊午条载:谕咸吉道都体察使曰:“礼曹当接待野人之时,每患未知强弱。卿与都节制使同议,兀良哈、斡朵里、骨看兀狄哈、火剌温等诸种野人酋长麾下多少部落,族类强弱,及虽非酋长,族类强盛者,秘密闻见,详录以启”[3]卷13,端宗三年正月戊午,p1

    于是,刚刚上任咸吉道都体察使的李思哲奉命遣官前往女真居住地区进行调查。调查为期三个月,是年三月结束。据李思哲的启文云:火剌温、愁滨江、具州等处兀狄哈,则居于深远之地,未尝归顺,故其部落族类强弱及麾下名数不可得知;兀良哈、斡朵里、女真、骨看兀狄哈内酋长,则分等为难,故并以一等施行。虽非酋长,部落族类强盛人亦以一等施行。其余各人,以强弱分为二三四等。其不得详知强弱者亦具事由,以凭后考”[3]卷13,端宗三年三月己巳,p23

    由此可知,李思哲等这次对女真的调查范围,除了火剌温、愁滨江、具州等地的兀狄哈女真因为居于深远处外,居住图们江流域的兀良哈、斡朵里、女真、骨看兀狄哈等诸部女真均在其中。在调查过程中,将女真人所在的部落,以势力强弱分为四等,并对各部落女真酋长及家族成员的构成、部族成员的姓名都详细考察。下面我们根据李思哲的调查报告,再参阅其它史料,首先考察图们江流域女真诸部落的分布。时朝鲜在图们江上游所置六镇除富宁镇外,其它五镇周围所居的女真部落都一一受到调查。为便于论述,我们将朝鲜五镇周围所居女真部落分布情况绘制成如下表格:

    从上述会宁镇周围女真部落分布表可知,会宁镇附近有20个女真村落,从族属上看,属斡朵里的7个,兀良哈的13个。从所属的家即户来看,40家以上村落4个,30家以上村落1个,20家以上村落4个,10家以上村落4个,10家以下村落6个,未记载家数者1个。会宁镇女真部落总计20个,380家(户),壮丁为809人。

    从锺城镇女真部落分布表可知,钟城周围有8个女真村落,其中有一个女真村落居地不明。从族属上看,均为兀良哈。从所属的家(户)来看,只有称伊应巨村落的未载家数,只载“族类三十余名”。其余7个村落,20家以上的2个,10家以上3个,10家以下的2个。计所居女真约95户,壮丁516人。

    据稳城镇女真部落分布表可知,稳城镇周围有5个女真村落,从族属上属兀良哈4个,属女真1个。从所属的家(户)来看,10家以上村落2个,10家以下2个,户数不清的一个。会宁镇女真约42户,壮丁78人。

    据庆源镇女真部落分布表可知,庆源镇周围有女真村落10个,属于兀良哈的4个,属于女真的6个,从所属的家(户)来看,60家以上村落1个,40家以上村落1个,20家以上村落3个,10家以上村落1个,10家以下村落4个。所居女真214户,壮丁数445人。

    据庆兴镇女真部落分布表可知,庆兴镇周围有女真8个村落,从族属上属骨看兀狄哈的5个,属女真的3个,其中庆兴45里江内阿乙阿毛丹地方仅有一户居住。从所属家(户)来看,20家的村落1个,10家以上村落1个,10家以下的村落6个。庆兴镇所居女真61家(户),壮丁约141人。

    综合上述会宁、钟城、稳城、庆源、庆兴五镇女真所居村落共51个,约792户,壮丁1 989名。其中居图们江以北的女真村落至少16个,即兀良哈8个、骨看兀狄哈4个、斡朵里1个、女真3个,壮丁约742名,217户;居住图们江以南女真所居村落28个,近475户,壮丁约1 017余名。由于兀良哈女真部落未迁徙,故村落、户数、壮丁最多。其次斡朵里部,再次之为女真和骨看兀狄哈,说明留居图们江上游以南女真人数还是很多的。李朝称这些女真为“城底女真”,居六镇周围,李朝世宗晚年以降皆对其授予官职,实行羁糜统治,并且这些女真为生存需要也时常向李朝王京进献土物,接受册封。但这些女真与“归化女真”有本质不同。“归化女真”(或向化女真)是已入朝鲜籍,与李朝编户齐民一样,向李朝政府交纳赋税,而上述这些“城底女真”并未归化李朝,虽居李朝之地,但仍为明朝子民,隶属于明朝所辖边疆民族卫所。

  • 以上仅就会宁、钟城、稳城、庆源、庆兴五镇周围女真各部落的分布、户数等进行了考察,接下来我们以会宁镇所居的斡朵里女真部落为对象,进一步考察其部落内族系、家族成员的构成及与李朝的关系。会宁镇周围所居斡朵里女真村落主要有:

    ① 相关研究可参见旗田巍:《吾都里族之部落构成》,《满洲史研究》5卷2号,1935年12月,第82-114页。

    1.吾弄草部落

    关于吾弄草部落,李思哲的报告载:

    会宁镇北指二十里江内吾弄草,住斡朵里万户李贵也,族类强盛,酋长,一等。子护军李巨乙加介上京侍卫,次子司直阿伊多可,次子处巨乃,已上四等。护军童南罗,故都万户阿下里子,族类强盛,一等,子息迷弱。护军童毛多赤,族类强盛,阿下里弟,侍卫,二等,子也车石,四等,次子名不知。护军浪加加乃,族类强盛,二等,子护军浪三波,侍卫,四等,次子司直浪金世,次子浪沙吾介,次子沙乙之,次子浪三下,次子毛可,已上四等。护军朴讷于赤,侍卫,二等,子司直毛都吾,次子司正家老,已上四等,次子二名不知。护军浪愁佛老,族类强盛,二等,子浪乙愁,四等,次子三,名不知。副万户童敦道,族类强盛,二等,子三,名不知。司直李温赤,族类强盛,三等,子都老古四等,次子一,名不知。司直浪下毛罗,族类强盛,三等,子阿下,四等。司直李都致,李贵也,弟二等,子这巨乃,四等,次子三,名不知。司直阿弄可,三等,子阿古赤,四等,次子三,名不知。司直童速时,族类强盛,三等,子四,名不知。副司直童也童夫,四等,子儿家,四等,次子一,名不知。司直李注音比,李贵也侄,三等,子二,名不知。副万户童所乙吾,三等,子三名不知。护军文加乙巨,族类强盛,二等,子公时大,四等,次子三名不知。右里四十余家,内壮丁八十余名。[3]卷13,端宗三年三月己巳,p23

    引文中的会宁镇(朝鲜咸镜会宁),时为会宁都护府,“江内”指图们江以南。吾弄草位于会宁镇“北指二十里江内”。《新增东国舆地胜览》载:“吾弄草烽燧,在府北十五里”[4]卷50,p908,与上文记载吻合。引文中人名前,冠以都万户、万户、副万户、护军、司直等号,是当时李朝授予女真各首领的名誉官职。引文最后所载“右里四十余家,内壮丁八十余名”,而我们统计发现,实际上户(家)数不过十几户,壮丁数,加上“名不知”者也不足60名。这种情况的出现,或许是在调查中遗漏,或许调查中没有遗漏,却在载录时遗漏,但并不妨碍我们对吾弄草村落内部的考察。据引文所载内容可知,吾弄草村落李姓、童姓、浪姓占居多数,其他朴姓、文姓为少数。

    我们先考察吾弄草村落中童姓的族属关系。上引文中载:“童南罗,故都万户阿下里子。”即童南罗父为阿下里。阿下里,又作阿哈里、于虚里。如《李朝实录》载:“凡察亲兄斡沙哈、阿哈里。”[2]卷92,世宗二十三年正月丙午,p331阿哈里又记为于虚里。同书又载:“凡察亲兄阿哈里告于边将,我子所老加勿欲要逃去。”[2]卷92,世宗二十三年正月丙午,p331同书同月丙辰条又载:“童于虚里子所老加茂。”[2]卷92,世宗二十三年正月丙辰,p333由此可知,阿下里与阿哈里、于虚里为同一人,为建州左卫凡察之兄。这位凡察之兄当年不赞成凡察、董山西迁。正统五年春,当凡察等欲率众西迁,李朝得知,率军追捕,阿下里曾向李朝表示:“予欲亲往都乙温部落,率童仓以来。”[2]卷89,世宗二十二年四月庚辰,p280凡察西迁后,留居的斡朵里部女真尚多,李朝为便于笼络,欲从斡朵里部女真中选一人作酋长,阿下里则在首选之列。史载:世宗国王传旨咸吉道都节制使金宗瑞:“今吾都里等酋长虽去,留住之户尚至百余,其中岂无巨魁者乎?共戴以为酋长者谁也?”熟悉边情的金宗瑞指出,阿下里“归顺诚心终始不变,且存留之中,官高亦有人望,臣意以为但此人而已”[2]卷90,世宗二十二年七月己酉,p300-301。阿下里约在正统九年(1444)故去。阿下里死后,被朝鲜授予都万户官职,其子童南罗此时为护军,故其家族“族类强盛,一等”。

    ①《朝鲜世宗实录》世宗二十六年九月丁亥条载:“谕咸吉道都观察使郑甲孙,故都万户童于虚里(阿下里)久居城内,不随凡察逃窜,纳款效力,终始不渝。其子所老加茂能继父志,顺服无贰,予乃嘉之。授于虚里万户,擢所老加茂,授以高官,赐以印章,俾为酋长,唯此父子非他野人之比,今者闻于虚里讣音,诚可怜闷,特遣礼官致祭,仍赐赙物,卿其知悉”。首尔:探求堂,1986年,第585页。

    吾弄草浪姓有三家,从族属上,不属于斡朵里女真,应为兀良哈毛怜卫女真。浪姓最为著名的是毛怜卫首领浪孛儿罕,但在斡朵里部落中也有浪姓居住。世祖元年(景泰六年1455)十一月,《李朝实录》载:“斡朵里护军浪愁音佛等六人来献土物。”[5]卷2,世祖元年十一月癸未,p96吾弄草所居的浪姓中,至少浪加加乃一族与兀良哈浪孛儿罕有血缘关系。世祖六年,咸吉道助战元帅洪允成驰启云:

    有野人告于镜城镇曰:“我去年十月入中朝(明朝),及还路见浪三波屯兵三百余骑,问其故,答曰:‘从兄浪孛儿罕死于朝鲜,故欲报之’。”[5]卷20,世祖六年四月壬申,p392

    浪三波为吾弄草所居浪加加乃长子,与浪孛儿罕是从兄弟关系。他得知浪孛儿罕为李朝杀害,率兵三百余骑,欲向朝鲜为其兄浪孛儿罕报仇。

    2.吾音会部落

    吾音会(阿木河)部落,李思哲的调查报告记载:

    (会宁镇)四里江内吾音会住斡朵里都万户马仇音波,族类强盛,酋长马边者侄,所老加茂妹夫,一等,子护军伐伊多,三等,次子毛多赤,次子阿唐可,已上四等。都万户童亡乃,族类强盛,酋长,一等,子护军伊时可,三等,次子司直约沙、次子麻舍、次子甫郎可,已上四等。上护军马朱音波,仇音波弟,二等,子甫郎可,三等,次子甫多赤,四等。上护军马金波老,仇音波弟,二等,子司直马千里,三等,次子多弄可、次子阿乙多,已上四等,次子一,名不知。副万户童三波老,族类强盛,都万户吾沙介子,二等,子护军伊时可,三等,次子司正者吐、次子者邑可,已上四等。护军马加弄可,仇音波弟,二等,子三名不知。右里九家,内壮丁二十余名。[3]卷13,端宗三年三月己巳,p23

    吾音会即阿木河,为猛哥帖木儿建州左卫所居之地。猛哥帖木儿父子殉难,凡察、童山率部西迁后,此地仍留居着斡朵里部族。时阿木河所居壮丁数25名,户数,马姓4家,童姓2家,与引文末“右里九家,内壮丁二十余名”所载数,户数差3家,壮丁数基本吻合。

    阿木河部落女真中,马姓有4家,人口占阿木河村落人口一半以上。应当指出的是,在李思哲调查报告中,仅阿木河部落中有此马姓,说明马姓集中在阿木河,而且在阿木河马姓中很可能是同族。而童姓2家,首领为童亡乃、童三波老。童三波老族系属于猛哥帖木儿、凡察族系。童三波老之父吾沙可,时居会宁附近下甫乙下部落。吾沙可族系,《李朝实录》载:

    凡察之母佥伊(官名)甫哥之女也吾巨,先嫁豆万(官名)挥厚,生猛哥帖木儿。挥厚死后,嫁挥厚异母弟容绍(官名)包哥,生于虚里、于沙哥、凡察。包哥本妻之子吾沙哥、加时波、要知。[2]卷82,世宗二十年七月辛亥,p157

    由此可知,吾沙哥与凡察是同父异母兄弟,与猛哥帖木儿是同族兄弟。至于童亡乃,《李朝实录》屡见其名,是斡朵里部有实力首领,但与猛哥帖木儿的童氏好象没有血缘关系,属于另一族系的童姓。这样看来,阿木河村落有三个族系,之所以居住同一村落,恐怕是相互联姻的关系。

    我们看一下童亡乃与马姓的关系。据《李朝实录》世祖七年(天顺五年1461)十月丁卯条载:“前年秋间,自会宁逃移童亡乃,与其子若沙伊兄弟、其婿马愁音波等五人,今居何处?”[5]卷26,世祖七年十月丁卯朔,p490文中童亡乃之子若沙伊,应为前引文中“童亡乃……次子司直约沙”,马愁音波应为前引文中“上护军马朱音波”,即马朱音波(马愁音波)娶童亡乃之女,为童亡乃女婿。又据《李朝实录》载:

    谕咸吉道都节制使郭连城曰:“今见本道观察使移刑曹关文,知马金波老欧伤其叔童亡乃,罪固重矣。然禽兽之行,何足诛责?且(马金)坡(波)老本来自谓不下于(童)亡乃,故国家并除职。今卿当以予命召金波老、童亡乃等,语金坡(波)老曰:‘尔受予都万户,亡乃受予中枢之职,尊卑固不如也。且亡乃尔之叔父,而欧伤之,是不畏国法,而又不畏予也,当杀无赦。然汝等皆予所爱护,且地远情状难究,故特赦汝。汝可赎于亡乃,以相和解,悔过自新,后勿复然,使金波老知其罪,亡乃雪其愤也’。”[5]卷9,世祖三年十月癸巳,p225-226

    童亡乃为马金波老叔父。马金波老与前引文马仇音波、马朱音波、马加弄可为兄弟,即童亡乃是这几位兄弟叔父。然而,童姓与马姓为异姓,所以童亡乃肯定不是马金波老之父的兄弟,应是马金波老之母的兄弟。可见,童亡乃与马姓有姻亲关系确定无疑。

    再看童三波老与马姓的关系。如前所述,马仇音波为所老加茂妹夫,所老加茂为于虚里之子。于虚里为凡察之兄,童三波老之父吾沙哥异母兄弟,这样童三波老与童所老加茂为从兄弟。同时,所老加茂之妹为马仇音波之妻,他们之间也有婚姻关系。

    由此可知,阿木河居住童亡乃和童三波老恐怕没有血缘与婚姻关系,但两家分别与马姓通婚,间接地发生关系。

    3.会宁附近的部落

    会宁附近的部落,据李思哲调查报告载:

    (会宁镇)西指十三里江内住斡朵里中枢童所老加茂,族类强盛,酋长,一等。子青周,二等,次子三,名不知,皆迷弱。司直高罗邑,多孙无子,四等。司直高罗麟可,无子,四等。护军童伊麟可,无子,四等。杨里人童候候里,四等,子三下,次子三波,四等。杨里人李多非,四等,子佐吾下,次子佐化老,已上四等。右杨里人十户,并十五家内壮丁三十余名。已上并吾音会人所老加茂、马仇音波等管下。[3]卷13,端宗三年三月己巳,p23

    引文中云:“西指十三里江内”,是指位于会宁以西13里图们江以南。该村落没有名字,不是载录遗漏,恐怕这个村落根本就没有名字。如端宗元年(景泰四年1453)十月条载:“会宁府住中枢童速鲁帖木儿。”[3]卷9,端宗元年十月庚戌,p634同书十一月又载:“会宁府住中枢童速鲁帖木儿”[3]卷9,端宗元年十一月癸亥,p641,均称此居地为“会宁府住”。童速鲁帖木儿,据《李朝实录》记载看与童所老加茂为同一人。

    引文中所载:“右杨里人十户,并十五家内壮丁三十余名”。实际上,杨里人仅有二户,即“杨里人童侯侯里”,“杨里人李多非”。除杨里人以外5家,为童所老加茂父子2家、童伊麟可1家、高姓2家。该部落首领童所老加茂,为凡察兄于虚里子,是斡朵里部女真中较有实力的首领。童伊麟可,《李朝实录》世宗二十八年(正统十一年)二月条载:“野人童伊麟可哈来朝,赐衣服、笠靴。”[2]卷110,世宗二十八年二月戊申,p654这位来朝的童伊麟可哈应是童伊麟可。其他情况不甚清楚。高姓二人,在《李朝实录》未见有其他记载,与斡朵里部关系不明。关于童侯侯里,《李朝实录》世宗二十四年(正统七年1445)二月丙申条载:

    传旨咸吉道都节制使,今卿启:“侯侯里等五户给于虚里,则争端不绝,处之实难。”议诸大臣佥曰:“藉系中国人口,于古锺城城内久居,实未为便。且甫乙看等共相争,占独于虚里父子就付,亦未为便。依吾同古例,听其自便,任意居住”。卿知此意,当谕于虚里父子曰:“前日汝等欲与侯侯里等聚居,故国家姑令就付,今者甫乙看等争之,本人等元系开阳之民,我国不敢擅便处置,汝等如欲率居,则任意施行。”[2]卷95,世宗二十四年二月丙申,p397

    根据引文可知,侯侯里为童侯侯里,于虚里父子为童于虚里及童所老加茂,甫乙看为《李朝实录》中屡见的毛怜卫首领浪孛儿罕。因斡朵里部于虚里父子与兀良哈浪孛儿罕争“侯侯里等五户”,李朝难以裁决,只好“听其自便,任意居住”。李朝这么处置的理由在于:侯侯里等人户,原“系开阳(开原)之民,我国不敢擅便处置,汝等如欲率居,则任意施行”。可见,侯侯里等并非斡朵里人,在当时(世宗二十四年),尚未确定为童所老加茂管下,也未在侯侯里名前冠以童姓。冠以童姓,应是确定为童所老加茂管下以后之事。那么,李朝在端宗三年对女真部落调查时,侯侯里等已为童所老加茂管下了。

    4.下甫乙下部落

    关于下甫乙下部落,李思哲报告载:

    (会宁镇)西指二十里江内下甫乙下住斡朵里部万户童吾沙可,族类强盛,酋长,一等,子护军童宋古老,四等。护军童吾乙沙,故都万户因豆子无子,二等。司直阿下大,四等,子讷许,四等。司直童沙下知,无子,四等。护军童夫里可,故都万户也吾太子,童亡乃侄,二等,子二名不知。指挥多可,童吾沙可女婿,三等,子家老,四等。司直童束时,亦童吾沙可女婿,无子,三等。右里七家内,壮丁十五余名,已上并吾沙可管下。[3]卷13,端宗三年三月己巳,p23

    酋长童吾沙可,如所述,为居阿木河童三波老之父吾沙介(吾沙可),是童猛哥帖木儿、凡察兄弟。童吾乙沙之父童因豆,屡见《李朝实录》,为斡朵里部中有实力首领。据《李朝实录》载:

    世祖寄书于咸吉道都节制使曰:“前日金亏乙豆介、刘于应巨等来言曰:‘多有欲上京近侍者’,我已启殿下,都节制使招童所老加茂、李贵也、马仇音波、童亡乃、童吾沙介、童因豆……等,听其言选其心忠才勇,可近侍者。以闻。”[3]卷11,端宗二年五月辛酉,p682

    引文中世祖为首阳大君,此时尚未即位为国王,他代表端宗国王招斡朵里部有实力首领入王京为近侍,其中童因豆在被召之列。童夫里可为童亡乃之侄,阿下大为凡察之子,据《李朝实录》载:“御勤政殿受朝,斡朵里童阿大、童所老帖木等来献马,阿下大凡察子也,所老帖木儿于虚里子也。”[2]卷79,世宗十九年十二月丙子,p118其他童束时、多可,如前引文所载实为“童吾沙可女婿”。

    5.上东良部落

    上东良部落,李思哲调查报告载:

    (会宁镇)西南指二百一十里上东良住,斡朵里护军童毛知里,族类强盛,二等,护军童宋古老,族类强盛,三等。护军童刘豆,族类强盛,三等,右人等童干古从弟。兀良哈万户李沮里,李甫儿弟,二等,子指挥宫时大,四等,副万户阿下,三等。右里十余家内壮丁二十余名。[3]卷13,端宗三年三月己巳,p25

    引文中所载的童干古,多次见于《李朝实录》,是归化李朝斡朵里女真。其从弟毛知里、宋古老、刘豆三人,据《李朝实录》载:

    咸吉道都节制使金孝诚启驰:“臣闻我太祖朝,吾都里童于虚主宿卫京师,娶本国女率还本土,至于今同居东良北,产三子:长曰毛知里,次曰流豆,次曰松古老,皆职护军职事。”[2]卷106,世宗二十六年九月丙辰,p584

    这三子毛知里、流豆、松古老应为李思哲报告所云的毛知里、宋古老、刘豆三人。其父童于虚主,李朝太祖六年(洪武三十年1397)赴朝鲜朝贡,李成桂赐给他“采绸、绢采、绵布、苎布有差”[6]卷11,太祖六年正月丁丑,p100。永乐初年,童于虚主接受明朝招抚,被任命为建州卫指挥。童于虚主(即童于虚周),世宗二十六年(正统九年1444)故去,所以李思哲的调查报告中未见其名。

    ① 据《朝鲜太宗实录》卷23,太宗十二年(永乐十年1412)三月癸巳条载:“建州卫指挥童于虚周及童所罗等来献土物”。首尔:探求堂,1986年,第628页。

    李沮里,李思哲报告中称为“兀良哈万户”,据《李朝实录》载:“以斡朵里护军李沮为万户”[2]卷107,世宗二十七年二月辛亥,p606,则报告有误,李沮里应为斡朵里万户。

  • 以上我们依据李思哲的调查报告对图们江上游朝鲜六镇周围女真村落的分布及会宁镇所居斡朵里村落略作考察,从中得出如下初步认识:

    第一,居住图们江流域的女真人基本是同一部族居住一个村落,部族仍具有一定的凝聚力,但同一部族的女真人已经不是大聚居,而是分居在许多村落中。如斡朵里部女真分居在会宁镇附近7个村屯中,且每个村屯居住的并非都是同姓,吾弄草李贵也管下的斡朵里村屯有40余家,有13个姓氏,其中李姓2家、童姓5家、浪姓3家,还有朴姓、文姓等。即便是童姓,其族系也并非同一血缘族系。又如凡察一族,父子、兄弟竟分居在几个不同村屯、不同部落中。可见,斡朵里部女真村屯,虽仍保持着同部族居住的血缘联系,但已逐渐让位于地缘组织了。

    第二,女真村落的基本单位是家(户)。我们以包哥这一族系为例,看其族系是如何分成各家各户的。猛哥帖木儿父挥厚死后,其母也吾巨嫁挥厚异母弟包哥。包哥与也吾巨生于虚里、于沙哥、凡察,包哥本妻之子有吾沙可、加时波、要知[2]卷82,世宗二十年七月辛亥,p157。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将包哥族系分成的各家作成世系表如下:

    据此世系表可知,童南罗和童所老加茂均为于虚里子,是兄弟,分居在吾弄草和会宁西的13里江内之地。童三波老是他们叔伯兄弟,居吾音会。吾沙可与毛多吾是叔侄,分别居住在下甫乙下和下多家舍。可见,包哥一家到第三代时就分成5家,分别居住5个不同村屯。包哥另一子凡察,为猛哥帖木儿同母异父兄弟,正统五年迁徙婆猪江,其兄弟子侄却仍留图们江流域。这种情况不仅斡朵里女真如此,居住在图们江流域的兀良哈等女真也是如此,整个女真的居住地区莫不如此。说明女真的血缘关系已开始解体,为分居另立的家(户)所代替。这种家在满语中称“boo”,本意为一间房屋。可见,住在一间房屋的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家庭。

    第三,女真家(户)是个体经济单位,家长是家庭财产的所有者。我们还从李思哲的调查报告中注意到,其在记录每个部落村屯最后时都说:某某管下若干家,内壮丁若干名。图们江流域女真共计近800户,近两千余名壮丁,平均每户2个半壮丁。这些壮丁每逢渔猎时“率以二十余人为群,皆于郁密处结幕,每一幕三四人共处,昼则游猎,夜则困睡”[2]卷113,世宗二十八年八月辛酉,p698。“幕”是临时居留的小屋,这种成群结幕围猎之人,就是以各家为单位所出的壮丁,分成若干幕,从事狩猎。如有战斗,几百人集结在一起,共同行动。如《满洲实录》卷三,曾记载过编制八旗牛录以前女真人生产战斗的情形:“前此,凡遇行师、出猎,不论人之多寡,照依族寨而行。满洲人出猎开围之际,各出箭一枝,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许错乱。”[7]上,卷3,p248

    以上我们依据朝鲜李思哲的调查报告,对图们江上游六镇周围女真部落的分布情况有所了解,并对会宁镇所居斡朵里部女真村落内部进行了个案考察,从中得出的初步认识,对进一步了解明代女真村落形态颇有裨益。

参考文献 (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