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论民间戏曲艺术中"绝技"的法律保护--以川剧"变脸"绝技外传事件为线索

上一篇

下一篇

张力. 论民间戏曲艺术中'绝技'的法律保护--以川剧'变脸'绝技外传事件为线索[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1(1).
引用本文: 张力. 论民间戏曲艺术中"绝技"的法律保护--以川剧"变脸"绝技外传事件为线索[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1(1).
Law Protection of Exclusive Techniques in Folk Opera Thoughts--Inspired by the Emission of 'Face-changing' technique in Sichuan Opera[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5, 31(1).
Citation: Law Protection of Exclusive Techniques in Folk Opera Thoughts--Inspired by the Emission of "Face-changing" technique in Sichuan Opera[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5, 31(1).

论民间戏曲艺术中"绝技"的法律保护--以川剧"变脸"绝技外传事件为线索

Law Protection of Exclusive Techniques in Folk Opera Thoughts--Inspired by the Emission of "Face-changing" technique in Sichuan Opera

  • 摘要: 应当将川剧艺术中的"变脸"绝技作为"文化遗产",作为川剧的艺术标识而非商业标识来对待,对其保护的着眼点是如何防止淡化、歪曲其艺术标识作用的不当使用,而不是一味禁止外传.在准据法的定位上要充分融入民间艺术形式行规艺德的有益内容,"有机保护非物质遗产".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4
  • HTML全文浏览数:  199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论民间戏曲艺术中"绝技"的法律保护--以川剧"变脸"绝技外传事件为线索

  •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重庆市,400031

摘要: 应当将川剧艺术中的"变脸"绝技作为"文化遗产",作为川剧的艺术标识而非商业标识来对待,对其保护的着眼点是如何防止淡化、歪曲其艺术标识作用的不当使用,而不是一味禁止外传.在准据法的定位上要充分融入民间艺术形式行规艺德的有益内容,"有机保护非物质遗产".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