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感应关系中的理想人格

上一篇

下一篇

周一骑. 感应关系中的理想人格[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3(4).
引用本文: 周一骑. 感应关系中的理想人格[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3(4).
The Ideal Personality in Relation of Address-Response[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7, 33(4).
Citation: The Ideal Personality in Relation of Address-Response[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7, 33(4).

感应关系中的理想人格

The Ideal Personality in Relation of Address-Response

  • 摘要: 中国传统心理思想不把理想人格当作某种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而总是将其置于感应关系中.感应关系注重相互影响:对理想人格采取感叹、比兴、以具体言行呈现形象的叙事方式能加强其感染力;而以崇敬之情、凝聚的精神去了解理想人格也容易与之发生感通.对理想人格的内在理解须经过人格转化的过程,以自身的体验印证理想人格的言行.诠释、感应、人格转化同时完成.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04
  • HTML全文浏览数:  306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感应关系中的理想人格

  •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天津市,300071

摘要: 中国传统心理思想不把理想人格当作某种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而总是将其置于感应关系中.感应关系注重相互影响:对理想人格采取感叹、比兴、以具体言行呈现形象的叙事方式能加强其感染力;而以崇敬之情、凝聚的精神去了解理想人格也容易与之发生感通.对理想人格的内在理解须经过人格转化的过程,以自身的体验印证理想人格的言行.诠释、感应、人格转化同时完成.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