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感性概念及其对形而上学之谜的解答
Marx's Perception and Its Answer to the Philosophical Riddle
-
摘要: 以抽象性、超感性和神秘主义为本质的形而上学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哲学之谜.马克思把感性理解为感性活动或实践,看到了感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但是人在发展物质生产从而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本质的同时,又由于自发的分工和私有制而沦为非社会的存在,沦为非存在.所以人又要否定感性,到超感性领域去寻求想象的实在性.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根源.只有消除自发的分工和私有制,重建社会化的个人,重建感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才能真正克服形而上学和类似的意识形态.
-
关键词:
- 马克思,感性,形而上学之谜
-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71
- HTML全文浏览数: 374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