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抵抗处"求"和解":《聊斋志异》的分裂性情爱叙事
Seeking for "Reconciliation" in "Place of Resisting"——the Split Love Narration in Strange Tales of a Lonely Studio
-
摘要: 对于自由爱情的大胆书写构成了的经典价值,但正是在这些已经获得公认的叛逆性情爱叙事之中,蒲松龄又不自觉地把对于礼教道德的顾忌和情感紧张播撒在这些抵抗性文本中,从而构成一种既反抗礼教却又不断与之"和解"的分裂性叙事.这种和解方式一是以"正妻缺席"的方式规避自由爱情与礼教婚姻的冲突;二是作为礼教抵抗性书写的特有方式--"鬼狐",又成为通向礼教之门.这种既抵抗又和解的心态以及幻想式的解决方式,不仅未能淡化礼教对人性自由的巨大压抑,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凸现了一种渴望享受自由却又怕承担反抗礼教后果的虚弱与焦虑.
-
关键词:
- 聊斋志异,爱情,分裂叙事,叛逆,和解
-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3
- HTML全文浏览数: 112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