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齐"生死与"化"生死——从生死问题看庄子与葛洪的审美立场与意蕴

上一篇

下一篇

阳淼,田晓膺. '齐'生死与'化'生死——从生死问题看庄子与葛洪的审美立场与意蕴[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5(1).
引用本文: 阳淼,田晓膺. "齐"生死与"化"生死——从生死问题看庄子与葛洪的审美立场与意蕴[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5(1).
Equating or Changing Life and Death——The Aesthetic Position and Meaning of Zhuangzi and Gehong from the Problem of Life and Death[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9, 35(1).
Citation: Equating or Changing Life and Death——The Aesthetic Position and Meaning of Zhuangzi and Gehong from the Problem of Life and Death[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9, 35(1).

"齐"生死与"化"生死——从生死问题看庄子与葛洪的审美立场与意蕴

Equating or Changing Life and Death——The Aesthetic Position and Meaning of Zhuangzi and Gehong from the Problem of Life and Death

  • 摘要: "齐"生死与"化"生死分别是道家庄子与道教葛洪对待生死问题的重要分歧之一,"齐"生死遵循"道法自然","化"生死引导人走向长生,它们不同却又相承."齐"与"化"二字,在生死观念不同的背后,还引出了它们审美立场的差异与审美意蕴的不同.从这差异之中,可以看出道教美学作为一门宗教美学的一些特点来.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9
  • HTML全文浏览数:  133
  • PDF下载数:  0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齐"生死与"化"生死——从生死问题看庄子与葛洪的审美立场与意蕴

  •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成都,629000,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社科系,四川,成都,610225

摘要: "齐"生死与"化"生死分别是道家庄子与道教葛洪对待生死问题的重要分歧之一,"齐"生死遵循"道法自然","化"生死引导人走向长生,它们不同却又相承."齐"与"化"二字,在生死观念不同的背后,还引出了它们审美立场的差异与审美意蕴的不同.从这差异之中,可以看出道教美学作为一门宗教美学的一些特点来.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