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仪力.论清末民初"译名"讨论中的两个向度[J].外国语文, 2015(4):110-115.
李运抟.鲁迅国民性批判与当代国民叙事--关于鲁迅经典及其现实意义的一种思考[J].江汉论坛, 2012(11):84-88. doi: 10.3969/j.issn.1003-854X.2012.11.016
何士光.苦寒行[J].人民文学, 1987(4):34-51.
奥斯卡·刘易斯. 桑切斯的孩子们: 一个墨西哥家庭的自传[M]. 李雪顺,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14.
汪卫东.《阿Q正传》: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小说形态[J].鲁迅研究月刊, 2011(11):17-25.
乔典运.冷惊[J].奔流, 1987(1):2-9.
阎连科.黑猪毛白猪毛[J].广州文艺, 2002(10).
胡学文.命案高悬[J].当代, 2006(4):131-157.
胡学文.《命案高悬》创作谈:高悬的镜子[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06(8):121-123.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王兆军.拂晓前的葬礼[J].钟山, 1984(5):4-76.
柳建伟.都市里的生产队[J].当代, 1996(1):97-112.
谈歌.扩道[J].当代, 2011(5):156-191.
廖斌.文学现代转型语境中的农民国民性考察[J].重庆社会科学, 2012(2):76-81.
陈世旭.李八碗春秋[J].十月, 2003(4):4-31.
陈昭明.论新时期乡土小说关于国民性批判的新探索[J].江汉论坛, 2005(5):121-124.
李秋洪.中国农民的心理世界[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1992.
李晓翼.农民及其现代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8.
摩罗.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李宗泽, 黄以明, 寇秀兰.国民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3.
刘禾. 一个现代性神话的由来: 国民性话语质疑[G]//陈平原, 陈国球, 主编. 文学史: 第1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138-156.
詹明信. 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M]//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 张旭东, 编; 陈清侨, 等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523.
张卫中.新时期文学对国民性问题的新探索[J].文学评论, 2001(5):59-65.
孔另境, 周木齐, 周黎庵, 等. 横眉集[G]. 北京: 世界书局, 1939: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