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文学史视野中的"大学叙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2):67-77.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张翼星.理想的大学校长是怎样的?——谈谈北大五位校长的共性与个性[J].重庆高教研究, 2013(3):13-16.
郁达夫.达夫代表作[M].上海:春野书店, 1928.
废名. 废名集: 第1卷[M]. 王风, 编.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柔石.旧时代之死[M].上海:北新书局, 1929:自序.
夏丏尊."你须知道自己"[J].中学生, 1930(创刊号):2-8.
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4:225.
沈从文. 一个传奇的本事[M]//沈从文随笔生之记录.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郁达夫.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1924年11月13日)[M]//郁达夫随笔伤感行旅.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129.
舒新城.我和教育:上册[M].台北:龙文出版公司, 1990:112-113.
叶圣陶.四三集[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6.
郁达夫.郁达夫选集:上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231.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164-165.
卓如.冰心全集:第1卷[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4.
李大钊. 物质和精神[M]//李大钊全集: 第3卷.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 430.
刘易斯·科塞. 理念人: 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 郭方, 等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30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58.
舒新城. 教育经费独立[M]//舒新城教育论著选: 下册.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725.
沈从文. 向现实学习[M]//沈从文随笔生之纪录.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46.
叶圣陶.叶圣陶短篇小说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5:182.
袁礼.象牙塔与对中世纪大学的误解[J].重庆高教研究, 2015(1):47-51.
庐隐.海滨故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庐隐.象牙戒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68-72.
刘大杰.黄庐隐[J].人间世, 1934(5):40-41.
淦女士.卷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苏雪林.棘心[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9.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倪贻德.玄武湖之秋[M].上海:泰东图书局, 1924:22.
罗家伦.是爱情还是痛苦[J].新潮, 1919(3):76.
凌叔华.说有这么一回事[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5.
丁玲.丁玲文集:第2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
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83.
许美德. 中国大学1895—1995: 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 许洁英, 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72.
李玲.青春女性的独特情怀——"五四"女作家创作论[J].文学评论, 1998(1):51-61.
彭江.论当代中国大学的形象文化建设[J].重庆高教研究, 2013(3):17-23.
刘潮临.论大学形象[J].湖北社会科学, 2003(10):76-77. doi: 10.3969/j.issn.1003-8477.2003.10.033
梅贻琦.就职演说[J].国立清华大学校刊, 1931(341):5.
丁玲.丁玲文集:第1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36.
鲁迅. 《自选集》自序[M]//鲁迅全集: 第5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49.
蔡元培. 覆吴敬恒函(1917年1月18日)[M]//蔡元培全集: 第2卷. 北京: 中华书局, 1984: 10.
张闻天. 知识阶级与民众势力[M]//张闻天早期文集1919. 7-1925. 6. 北京: 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9: 217.
鲁迅.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M]//鲁迅全集: 第4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512-513.
李洪华, 娄澜.新时期"文革"大学叙事中的"校园生态"[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1):1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