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城.农业产业化是扶贫攻坚的有效途径[J].中州学刊, 1998(5):51-52.
|
李隆琪.关于产业化扶贫的思考[J].老区建设, 2007(6):13-14.
|
刘坚.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谈产业化扶贫的三个重要性[J].瞭望, 2004(43):40.
|
郭建宇.农业产业化扶贫效果分析——以山西省为对象[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20-26.
|
朱晓云, 饶嘉, 万志刚.推进产业造血扶贫拓宽农民致富路[J].中国财政, 2014(3):53-55.
|
尧水根.产业化扶贫模式研究[J].老区建设, 2008(24):47-50. doi: 10.3969/j.issn.1005-7544.2008.24.020
|
杨国涛, 尚永娟.中国农村产业化扶贫模式探讨[J].乡镇经济, 2009(9):48-51.
|
纪丽娟, 裴蓓.参与式治理视角下的产业扶贫模式创新[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5(3):118-121.
|
白丽, 赵邦宏.产业化扶贫模式选择与利益联结机制研究——以河北省易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J].河北学刊, 2015(4):158-162.
|
本刊编辑部.国家八部委发通知要求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产业扶贫受重视[J].领导决策信息, 2004(38):24-24.
|
孙志国, 刘之杨, 钟儒刚, 等.武陵山片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与产业扶贫[J].陕西农业科学, 2012(6):198-202.
|
刘坚.发展龙头企业是产业化扶贫的关键环节[J].老区建设, 2005(9):4-5.
|
胡振光, 向德平.参与式治理视角下产业扶贫的发展瓶颈及完善路径[J].学习与实践, 2014(4):99-107.
|
张入化.产业化扶贫的困境与不同主体的对策——以武陵GZ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3):35-37.
|
胡丽丽, 袁业强.产业扶贫现状、问题与思考[J].老区建设, 2004(11):44-45.
|
高友清, 余琴.产业化扶贫的五重冲突[J].瞭望, 2004(43):38-40.
|
马良灿.农村产业化项目扶贫运作逻辑与机制的完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3):10-14.
|
邢成举.压力型体制下的"扶贫军令状"与贫困治理中的政府失灵[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7):65-73.
|
孙兆霞.脱嵌的产业扶贫——以贵州为案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5(3):14-21.
|
邢成举. 乡村扶贫资源分配中的精英俘获[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4.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19-1014221202.htm
|
葛志军, 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 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 2015(5):157-163.
|
邢成举, 李小云.精英俘获与财政扶贫项目目标偏离的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 2013(9):109-113. doi: 10.3782/j.issn.1006-0863.2013.09.22
|
邢成举.村庄视角的扶贫项目目标偏离与"内卷化"分析[J].江汉学术, 2015(5):18-26.
|
马良灿.项目制背景下农村扶贫工作及其限度[J].社会科学战线, 2013(4):211-217.
|
邢成举, 葛志军.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宏观状况, 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基于中国农村贫困监测及相关成果的分析与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 2013(5):123-128.
|
邢成举.精英俘获, 自保逻辑与民主悖论——农村低保实施异化和指标错位原因透视[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5):157-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