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 Y, LI L. 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ent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a[J].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2011(4):25-43.
|
黄忠敬.课程政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13.
|
APPLE M W. Ideology and Curriculum[M]. New York, London: Routledge, 2002:70.
|
王威海.政治社会学:范畴、理论与基本面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欧用生.披着羊皮的狼——校本课程改革的台湾经验[J].全球教育展望, 2002(7):28-34.
|
米歇尔·福柯. 性经验史[M]. 余碧平,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69.
|
黄乃荧.教育政策科学与实务[M].台北:心理出版社, 2006:51-52.
|
周佩仪.从社会批判到后现代——季胡课程理论之研究[M].台北:师大书苑, 1999.
|
卯静儒.课程改革——研究议题与取径[M].台北:学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9:252.
|
伯特兰·罗素. 权力论[M]. 吴友三,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
蒋建华.知识·权力·课程——政策视野中的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
韩致敬, 马云鹏.影响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因素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 2004:24-29.
|
韦恩·K·霍伊, 塞西尔·G·米斯克尔. 教育管理学: 理论·研究·实践[M]. 范国睿, 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
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钟启泉, 等.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
高水红. 改革精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案例研究[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06.http://d.wanfangdata.com.cn/Thesis/Y981398
|
肖磊, 靳玉乐.中国新课程改革的检视:异域学者的观点[J].课程·教材·教法, 2013(6):8-15.
|
孙振东.教育研究方法论探索[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120.
|
BROCK A. Moving mountains stone by stone: Reforming rural education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009(29):454-462.
|
吕立杰.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以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为个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
乔伊·帕尔默. 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M]. 任钟印, 诸惠芳,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6.
|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85-201.
|
关锋.实践的理性和理性的实践——马克思实践理性思想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263.
|
高兆明.制度伦理研究——一种宪政正义的理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
柯政.理解困境:课程改革实施行为的新制度主义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
陈燕谷.文化资本[J].读书, 1995(6):134-136.
|
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35.
|
吴康宁.制约中国教育改革的特殊场域[J].教育研究, 2008(12):16-20. doi: 10.3969/j.issn.1002-5707.2008.12.004
|
欧用生.课程改革——九年一贯课程的独白与对话[M].台北:师大书苑, 2000.
|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214.
|
王岳川.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透视[J].教学与研究, 1998(2):39-44.
|
张意.关于"看"的象征资本[J].国外理论动态, 2010(6):87-92.
|
YOUNG M.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 London: Collier MacMlillan, 1971: 33.
|
LOU J. Suzhi, relevance, and the new curriculum[J].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2011(6):73-86.
|
李志超. 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3: 99.
|
吴非."不是爱风尘, 又被红尘误"——反思南京教育界的一场讨论[J].教育发展研究, 2004(10):76-78. doi: 10.3969/j.issn.1008-3855.2004.10.023
|
靳玉乐, 于泽元.文化—个人视角下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探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128-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