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强, 谌小梅, 王圆明, 等.重庆稻油轮作机械化生产模式[J].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 36(3):292-295.
|
刘后利.实用油菜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
傅寿仲, 朱耕如.江苏油作科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
董世青, 李家纳, 梁颖, 等.云南超高产区甘蓝型油菜产量及相关特性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9(3):17-22.
|
喻义珠, 蔡瑞生, 肖伯群, 等.甘蓝型杂交油菜亩产250 kg适宜密度及其分枝利用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 1997, 5(9):21-23.
|
张小容.油菜超稀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D].成都: 四川农业大学, 2008.
|
李孟良, 汪华春, 方英俊.不同油菜品种稀植栽培效应研究[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6(1):36-38. doi: 10.3969/j.issn.1673-8772.2002.01.012
|
曹玉洪, 陶有祥, 夏桂英, 等.油菜超稀植栽培增产效果及有关问题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1998, 26(4):312-313.
|
杨良金, 蔡典明.杂交油菜超稀植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 1998(8):5.
|
王海鑫. "油研1707"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D].成都: 四川农业大学, 2009.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26-2009259190.htm
|
李翠红.油菜超稀植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02, 8(5):32-33. doi: 10.3969/j.issn.1007-7731.2002.05.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