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竹书《容成氏》所见的九州[J].中国史研究, 2003(3):41-48.
晏昌贵.《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中《容成氏》九州柬释[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503-506.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马承源.前言: 战国楚竹书的发现保护和整理[M]//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顾颉刚.秦汉统一之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的想象[J].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 1927(1):2-7.
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中国行政区划沿革[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蒙文通.略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及其产生地域[M]//古学甄微.成都: 巴蜀书社, 1987.
邢义田.从古代天下观看秦汉长城的象征意义[M]//天下一家: 皇帝、官僚与社会.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罗志田.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中国观[M]//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 1998.
周书灿.上博简《容成氏》九州补论[J].史学集刊, 2012(3):91-95.
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梁运华, 整理.北京: 中华书局, 2009.
郭璞.尔雅注疏[M].邢昺, 疏.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何建章.战国策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90.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吴毓江.墨子校注[M]//新编诸子集成.孙启治, 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 1993.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1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1982.
尚书正义[M].孔安国, 传.孔颖达, 疏.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张淑萍, 张修桂.《禹贡》九河分流地域范围新证——兼论古白洋淀的消亡过程[J].地理学报, 1989(1):86-93.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59.
孙诒让.周礼正义[M].王文锦, 陈玉霞, 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 1987.
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编纂委员会.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M].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6.
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 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M].北京: 中华书局, 2010.
平势隆郎.从城市国家到中华: 殷周春秋战国[M].周洁, 译.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 中华书局, 199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 第1卷[M].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2001.
左丘明.国语[M].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 校点.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朱凤瀚.论西周时期的"南国"[J].历史研究, 2013(4):4-15.
陈伟.楚"东国"地理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M].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3.
阎振益, 钟夏.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0.
何浩.楚灭国研究[M].武汉; 武汉出版社, 1989.
郑威, 易德生.从"楚国之楚"到"三楚之楚":楚文化地理分区演变研究[J].江汉论坛, 2017(4):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