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干杰.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J]. 环境保护, 2016, 44(11): 7-13.
盖志毅. 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嵌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学理基础[J]. 理论研究, 2019(2): 8-11.
周泓, 刘洋, 张雪瑶, 等. 生态优先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初步解读[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 41(6): 191-192. doi: 10.3969/j.issn.1673-288X.2016.06.059
彭智敏. 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J]. 决策与信息, 2016(4): 38-40. doi: 10.3969/j.issn.1002-8129.2016.04.005
吴晓华, 罗蓉, 王继源. 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 长江技术经济, 2018, 2(1): 1-7.
庄贵阳, 薄凡.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实现机制[J]. 城市与环境研究, 2017, 4(1): 12-24.
肖金成, 刘通. 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研究[J]. 长江技术经济, 2017, 1(1): 18-24.
刘春艳. 湖北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研究[D]. 武汉: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2018.
黄娟, 程丙. 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考[J]. 环境保护, 2017, 45(7): 59-64.
唐龙. 重庆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构想与实施路径探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4): 34-37. doi: 10.3969/j.issn.1673-1999.2018.04.011
TANG D C, SONG P, ZHONG F X, et al. Research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ow-Carb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J]. Energy Procedia, 2012, 16: 541-546. doi: 10.1016/j.egypro.2012.01.087
AMEEN R F M, MOURSHED M.Urban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Framework Development: The Ranking and Weighting of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19, 44: 356-366. doi: 10.1016/j.scs.2018.10.020
VERMA P, RAGHUBANSHI A S.Urban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8, 93: 282-291. doi: 10.1016/j.ecolind.2018.05.007
李艳芳, 曲建武.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J]. 统计与决策, 2018, 34(5): 57-59.
刘晓. 低碳视角下湖南省城市两型社会发展绩效评价[J]. 中国环境管理, 2018, 10(2): 62-67.
朱斌, 史轩亚. 福建省区域经济绿色转型的评价研究与提升对策[J]. 发展研究, 2016(4): 53-59. doi: 10.3969/j.issn.1003-0670.2016.04.010
钟永德, 石晟屹, 罗芬, 等. 杭州低碳生态城市评价体系设计及实证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 34(6): 117-123. doi: 10.3969/j.issn.1673-923X.2014.06.023
张吉献, 李波. 河南省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空间特征分析[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3): 15-18, 25. doi: 10.3969/j.issn.1671-5330.2017.03.005
范兴月. 绿色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8, 33(1): 134-138. doi: 10.3969/j.issn.1003-7020.2018.01.037
王婉晶, 赵荣钦, 揣小伟, 等. 绿色南京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2): 62-66. doi: 10.3969/j.issn.1003-2363.2012.02.014
李文正, 刘倩, 纪茜, 等. 陕西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基于同其他省区的比较[J]. 江西农业学报, 2017, 29(11): 124-128.
马晓虹.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与经验总结[J]. 建设科技, 2017(17): 65-67.
石敏俊, 范宪伟, 逄瑞, 等. 透视中国城市的绿色发展——基于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的评价[J]. 环境经济研究, 2016, 1(2): 46-59.
关海玲, 孙玉军. 我国省域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基于因子分析[J]. 技术经济, 2012, 31(7): 91-98. doi: 10.3969/j.issn.1002-980X.2012.07.015
胡书芳, 马宪法. 浙江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7, 37(7): 110-114.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7.07.018
孟玉, 高璇雨, 贾成真, 等.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河北省区域创新效率评价[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4(8): 92-99.
叶文显. 基于SBM-Tobit模型的中部6省环境效率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3(3): 139-146.
杨蕾, 杜鹏. 基于因子分析与超效率DEA的城市生态效率评价[J]. 统计与决策, 2017, 33(16): 52-55.
秦方鹏. 金沙江流域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研究[D]. 重庆: 重庆工商大学, 2018.
胡彪, 张旭东, 程达, 等. 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效率与生态效率时空耦合关系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 31(8): 56-62.
李俊翰, 高明秀. 山东省生态效率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及耦合协调度研究[J]. 生态经济, 2018, 34(10): 61-68, 228.
周蓉蓉. 生态文明视角下生态效率评价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 生态经济, 2018, 34(3): 212-217.
刘婷婷. 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建设效率综合评价[D]. 杭州: 浙江工商大学, 2018.
郝帅. 中国大陆生态效率评价与预测研究[D].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18.
任宇飞, 方创琳, 蔺雪芹.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四大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J]. 地理学报, 2017, 72(11): 2047-2063.
黄丹妮. 中国区域生态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 蚌埠: 安徽财经大学, 2018.
韩红蕾. 可持续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转化路径[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6(1): 74-79.
刘坤梅, 何伟, 刘雅静. 基于随机前沿方法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2(7): 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