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陆菊, 刘宁.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效率时空演化、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J]. 资源科学, 2015, 37(12): 2381-2393.
汪洋.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N]. 人民日报, 2018-2-1(1).
林文凯, 林璧属. 区域旅游产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 华东经济管理, 2018, 32(6): 19-25.
张玉钧. 提高生态旅游产业效率的边缘性思考[J]. 旅游学刊, 2016, 31(9): 8-11.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6.09.004
鄢慧丽, 王强, 熊浩, 等. 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测度与时空演化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18(8): 63-76. doi: 10.3969/j.issn.1002-9753.2018.08.007
龙祖坤, 杜倩文, 周婷. 武陵山区旅游扶贫效率的时间演进与空间分异[J]. 经济地理, 2015, 35(10): 210-217.
曹妍雪, 马蓝. 基于三阶段DEA的我国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评价[J]. 华东经济管理, 2017, 31(9): 91-97.
尚云峰, 徐艾菂. 流通理论视角下区域旅游营销效率波动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18(17): 67-69. doi: 10.3969/j.issn.1002-5863.2018.17.020
曹妍雪, 李树民. 中国旅游经营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驱动因素[J]. 统计与决策, 2018, 34(3): 99-103.
刘改芳, 杨威. 基于DEA的文化旅游业投资效率模型及实证分析[J]. 旅游学刊, 2013, 28(1): 77-84.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3.01.009
麻红晓. 新形势下旅游业投资效率的实证分析——以青海省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4(4): 77-83.
刘佳, 宋秋月. 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与形成机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8): 127-137.
王耀斌, 孙传玲, 蒋金萍.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文化旅游效率与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6, 32(1): 125-128. doi: 10.3969/j.issn.1005-8141.2016.01.028
吴丽慧, 王诗龙. 基于DEA模型的中部六省文化旅游产业效率评价[C]//中国旅游研究院. 2017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旅游研究院, 2017: 243-248.
马勇, 王佩佩. 旅游产业效率评价体系构建与提升策略研究[C]//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 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与决策科学分会场论文集. 北京: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2014: 59-64.
魏俊, 胡静, 朱磊, 等. 鄂皖两省旅游发展效率时空演化及影响机理[J]. 经济地理, 2018, 38(8): 187-195.
梁明珠, 易婷婷. 广东省城市旅游效率评价与区域差异研究[J]. 经济地理, 2012, 32(10): 158-164.
张广海, 冯英梅. 我国旅游产业效率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J]. 商业研究, 2013(5): 101-107. doi: 10.3969/j.issn.1001-148X.2013.05.017
马晓龙, 保继刚. 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J]. 人文地理, 2010, 25(1): 105-110, 99. doi: 10.3969/j.issn.1003-2398.2010.01.022
李亮, 赵磊. 中国旅游发展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J]. 经济管理, 2013, 35(2): 124-134.
刘建国, 刘宇. 2006—2013年杭州城市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格局及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15, 35(7): 190-197.
何俊阳, 贺灵, 邓淇中. 泛珠三角区域入境旅游发展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16, 36(2): 195-201.
郑万腾. 中部六省旅游产业效率测度及其演变特征研究[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7(6): 100-106. doi: 10.3969/j.issn.1007-3558.2017.06.019
王兆峰, 杨显.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中部城市群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J]. 旅游科学, 2018, 32(3): 27-38.
王惠榆, 陈兴鹏, 张子龙, 等. 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效率[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50(2): 186-193.
袁丹, 雷宏振. 我国西部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效率与产业集群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13, 34(4): 158-162. doi: 10.3969/j.issn.1003-5281.2013.04.032
于秋阳, 冯学钢, 范堃. 基于DEA模型的长三角旅游产业效率差异的评价与对策研究[J]. 经济论坛, 2009(22): 59-63. doi: 10.3969/j.issn.1003-3580.2009.22.019
龚艳, 张阳, 唐承财. 长江经济带旅游业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16, 30(9): 66-74. doi: 10.3969/j.issn.1007-5097.2016.09.010
王虹, 胡胜德. 基于Tobit模型的"一带一路" 旅游产业效率投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7(12): 62-70. doi: 10.3969/j.issn.1002-9753.2017.12.006
王宁, 陈兰, 罗志慧. "一带一路"经济带旅游产业效率评价[J]. 商业经济研究, 2019(9): 182-185. doi: 10.3969/j.issn.1002-5863.2019.09.051
张舒宁, 李勇泉, 阮文奇. 成渝经济区旅游发展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 33(12): 1523-1528. doi: 10.3969/j.issn.1005-8141.2017.12.022
游诗咏, 林仲源, 韩兆洲. 广东省城市旅游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其增长机制[J]. 资源科学, 2017, 39(8): 1545-1559.
耿长伟, 刘亚梅. 基于DEA-ESDA的城市旅游效率评价及空间分异探究——以江苏省为例[J]. 科技和产业, 2017, 17(8): 37-42. doi: 10.3969/j.issn.1671-1807.2017.08.008
王松茂, 邓峰, 瓦哈甫·哈力克. 新疆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J]. 经济地理, 2016, 36(5): 202-207.
戴春芳. 长沙市旅游产业集群现状及治理效率提升[J].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2(3): 53-54.
许建伟, 许新宇, 朱明侠, 等. 中国省际旅游效率评价及其敏感性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29(5): 526-528, 560. doi: 10.3969/j.issn.1005-8141.2013.05.023
李姝姝, 邢夫敏, 章玲玲. 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旅游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 2017, 26(3): 134-146.
ANDERSEN P, PETERSEN N C.A Procedure for Ranking Efficient Unit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 Management Science, 1993, 39(10) : 144-145.
FÄRE R, GROSSKOPF S, NORRIS M, et al.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s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 84(12): 66-83.
MAUDOS J, PASTOR JM, SERRANO L.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and Human Capital in OECD Countries[J]. Economics Letters, 1999, 63(1): 39-44.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 2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马晓龙, 保继刚. 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影响因素的演化[J]. 经济地理, 2009, 29(7): 1203-1208.
顾江, 胡静. 中国分省区旅游生产效率模型创建与评价[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9(4): 93-98.
孙炳. 我国省际旅游产业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6, 34(1): 97-102.
郭均鹏, 刘喜华, 吴育华. 经济管理中的数量方法[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