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N]. 人民日报, 2021-02-22(1). | 
| 李树茁, 姜全保, 伊莎贝尔·阿塔尼, 等. 中国的男孩偏好和婚姻挤压——初婚与再婚市场的综合分析[J]. 人口与经济, 2006(4): 1-8. | 
| 蔡菲. 关爱女孩行动——治理男女出生比例严重失衡[J]. 科学决策, 2005(10): 9-11. | 
| 张仕平, 王美蓉. 性别价值观与农村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J]. 人口学刊, 2006(2): 13-18. doi: 10.3969/j.issn.1004-129X.2006.02.003 | 
| 王向阳. 婚备竞赛、底层婚姻挤压与外地媳妇生成机制——基于豫南S县D村的驻村调研[J]. 西北人口, 2018(5): 39-46. doi: 10.3969/j.issn.1007-0672.2018.05.005 | 
| 魏万青. 从个体稳定性到家庭迁移: 文化认同与农民工稳定城市化[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5): 1-11. | 
| 江涛. 中国性别结构失衡、搜寻匹配与婚姻推迟——一项基于经济学的解释及其验证[J]. 人文杂志, 2013(10): 48-54. doi: 10.3969/j.issn.0447-662X.2013.10.007 | 
| 陈锋. 农村"代际剥削"的路径与机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 49-58. | 
| 王德福. 变色的嫁衣: 作为代际剥削手段的彩礼——转型期农村彩礼习俗的性质嬗变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2): 26-30. doi: 10.3969/j.issn.1004-941X.2014.02.007 | 
| 李永萍. 北方农村高额彩礼的动力机制——基于"婚姻市场"的实践分析[J]. 青年研究. 2018(02): 24-34. doi: 10.3969/j.issn.1002-9931.2018.02.004 | 
| 王向阳. 姻缘难觅: 转型期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配危机及其解释——基于关中扶风X村的田野调研[J]. 兰州学刊, 2020(11): 162-171. doi: 10.3969/j.issn.1005-3492.2020.11.014 | 
| 胡莹, 李树茁. 中国当代农村流动女性的婚姻模式及影响因素——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4): 40-47. doi: 10.3969/j.issn.1008-245X.2013.04.007 | 
| 魏程琳. 中国乡村的去阶层分化机制与社会稳定[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 30-39. | 
| 桂华, 余练. 婚姻市场要价: 理解农村婚姻交换现象的一个框架[J]. 青年研究, 2010(3): 24-36. doi: 10.3969/j.issn.1008-4002.2010.03.004 | 
| 夏柱智, 贺雪峰. 半工半耕与中国渐进城镇化模式[J]. 中国社会科学, 2017(12): 117-137. | 
| 王向阳. 平衡木上的华北父母: 日常表现、实践逻辑与意外后果——基于农民人生价值的视角[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6): 62-67. | 
| 何绍辉. 货币下乡与价值错乱——兼论天价彩礼的形成及其社会基础[J]. 中国青年研究, 2017(9): 42-48. doi: 10.3969/j.issn.1002-9931.2017.09.007 | 
| 王向阳. 婚备竞赛: 共识、策略与行动——理解华北农村婚恋压力的一个中观机制[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5): 20-28. doi: 10.3969/j.issn.1008-7672.2017.05.010 | 
| 张雪霖, 王会. 非依附性包容性别秩序: 农村妇女主体性建设的探讨——以川西平原的经验为讨论基础[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2): 4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