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 2020(6): 22-27.
康翠萍, 龚洪. 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旨归[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9(6): 69-74.
班建武. "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 教育研究, 2019(1): 21-26.
张应强.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定性和定位[J]. 重庆高教研究, 2020(4): 5-10.
何云峰, 万婕. 劳动精神的主体性阐释[J]. 思想理论教育, 2020(6): 10-15.
翁铁慧. 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架构与实践路径研究[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5): 5-12.
李成. 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一体化的实践要求[J]. 思想理论教育, 2020(7): 60-64.
卢晓东, 曲霞. 大学劳动教育课程框架、特征与实施关键: 基于劳动要素的理论视野[J]. 中国大学教学, 2020(Z1): 8-16.
姜大源. 刍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时空构建[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20(6): 43-50, 57.
徐继存. 实践教学的理性[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 64-71.
刘旭, 苟晓玲. 教学性: 教师教学品质的根本特性[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0(2): 38-42.
李政涛, 文娟.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J]. 中国电化教育, 2020(3): 7-16. doi: 10.3969/j.issn.1006-9860.2020.03.002
徐继存. 学校课程建设的认识论问题[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3): 136-141.
徐长发. 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 教育研究, 2018(11): 12-17.
林克松, 熊晴. 走向跨界融合: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认识与实践[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0(2): 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