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平. 国家级贫困县的设立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吗? 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 2018(5): 98-111.
|
杨广勇, 杨林.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解决农业增产不增收问题了吗?——基于中部A省51个县域数据的双重差分检验[J]. 中国经济问题, 2020(6): 107-120.
|
邹薇, 方迎风. 中国农村区域性贫困陷阱研究——基于"群体效应"的视角[J]. 经济学动态, 2012(6): 3-15.
|
赖小妹, 徐明. 中央扶贫资金投入的减贫效应与益贫机制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8, 34(24): 129-133.
|
李绍平, 李帆, 董永庆.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减贫政策效应评估: 基于PSM-DID方法的检验[J]. 改革, 2018(12): 142-155.
|
张凯强. 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稳定——基于国家级贫困县划分的断点分析[J]. 财贸经济, 2018, 39(1): 54-69.
|
马晓河, 刘振中, 原松华, 等. 涉农资金整合: 黑龙江改革试点调查[J]. 中国发展观察, 2016(5): 24-26, 58. doi: 10.3969/j.issn.1673-033X.2016.05.010
|
王晓辉, 尉京红. 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效率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11): 43-44.
|
薛连萍. 涉农部门项目监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理论[J]. 会计之友, 2020(1): 78-83.
|
郭君平, 荆林波, 张斌. 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棘轮效应"——基于全国2073个区县的实证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3(4): 93-105.
|
胡晗, 司亚飞, 王立剑. 产业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生计策略和收入的影响——来自陕西省的经验证据[J]. 中国农村经济, 2018(1): 78-89.
|
廖建江, 祝平衡. 湖南"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实证分析[J]. 经济地理, 2017, 37(4): 52-57, 116.
|
吴肇光, 刘祖军, 陈泽镕. 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4): 195-200.
|
杨广勇, 杨林.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解决农业增产不增收问题了吗?——基于中部A省51个县域数据的双重差分检验[J]. 中国经济问题, 2020(6): 107-120.
|
刘纯阳. 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的施策困境及其优化[J]. 求索, 2020(2): 121-127.
|
赵周华, 霍兆昕.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贫困民族地区减贫的影响——基于内蒙古20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实证研究[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38(2): 68-76.
|
侯小娜, 李建民. 新时代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政策演化与策略研究[J]. 河北学刊, 2019, 39(6): 207-211.
|
叶慧, 陈敏莉. 国家级贫困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的问题及对策——基于湖北省A县的案例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17(9): 101-105.
|
王婧, 乔陆印, 李裕瑞.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影响的多维测度——以山西省为例[J]. 经济经纬, 2016, 33(2): 1-6.
|
张国建, 佟孟华, 李慧, 等. 扶贫改革试验区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政策有效性评估[J]. 中国工业经济, 2019(8): 136-154.
|
文雁兵, 郭瑞, 史晋川. 用贤则理: 治理能力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百强县和贫困县的经验证据[J]. 经济研究, 2020, 55(3): 18-34.
|
肖建华, 陈楠.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省直管县"政策的效应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7, 38(3): 97-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