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
查尔斯·泰勒. 承认的政治[G]//汪晖, 陈燕谷. 文化与公共性.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290.
|
南茜·弗雷泽. 正义的中断: 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M]. 于海青,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4.
|
赵林林. 承认还是平等?——霍耐特与朗西埃之争[J]. 哲学动态, 2020(4): 24-30.
|
洪楼. 承认的"矛盾": 巴特勒等人对霍耐特物化重构的批判[J]. 学习与探索, 2021(11): 8-17.
|
赵俊. 国家间关系的道德语法: "为承认而斗争"[J]. 欧洲研究, 2010(2): 123-139.
|
赵俊. 国际关系中的承认: 合法性与观众成本[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1(4): 79-89.
|
曾向红. 为何而战?为谁而战?——恐怖主义、暴力与承认斗争[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2): 21-48.
|
杨恕, 李捷. 论中国反分裂主义战略[J].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17(3): 60-73.
|
张爱军, 孙玉寻. 社交媒体的政治伦理边界[J]. 理论与改革, 2020(6): 67-80.
|
王芳. 生产与承认——马克思生产劳动范式与霍耐特承认理论的根本分歧[J]. 社会科学, 2013(2): 118-123.
|
陶火生, 余作雄. 霍耐特与马克思: 两种不同的"承认"观[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5): 51-54.
|
陈良斌. 论马克思承认理论的历史-逻辑谱系[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 21-27.
|
何怀宏. 从现代认同到承认的政治——身份政治的一个思想溯源[J]. 当代美国评论, 2019(2): 88-100.
|
阿克塞尔·霍耐特. 为承认而斗争[M]. 胡继华,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俞吾金. 康德两种因果性概念探析[J]. 中国社会科学, 2007(6): 29-40.
|
李和佳. 承认的哲学: 霍耐特承认理论评述[J]. 国外社会科学, 2007(5): 9-14. doi: 10.3969/j.issn.1000-4777.2007.05.002
|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13.
|
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M]. 韩水法,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155.
|
程广云, 鹿云. 承认理论批判——从黑格尔到泰勒、霍耐特[J]. 学习与探索, 2014(2): 1-9. doi: 10.3969/j.issn.1002-462X.2014.02.001
|
费希特.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M]. 王玖兴,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37.
|
苗力田, 李毓章. 西方哲学史新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0: 576.
|
费希特. 自然法权基础[M]. 谢地坤, 程志民,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45.
|
张东辉, 周荣春. 试论承认与交往[J]. 世界哲学, 2020(2): 5-16.
|
黑格尔. 黑格尔全集: 第6卷[M]. 郭大为, 梁志学,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7: 247.
|
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 上卷[M]. 贺麟, 王玖兴,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116.
|
黑格尔. 精神哲学——哲学全书·第三部分[M]. 杨祖陶,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221-222.
|
王才勇. 承认理论的现代意义辨析[J].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 2010(6): 119-123.
|
肖祥. 社会承认与社会治理正义[J]. 江苏社会科学, 2020(2): 137-147.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5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90.
|
李振, 刘余勤. 探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承认意蕴——以马克思的"承认逻辑"为视角[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5): 60-67.
|
张盾. 交往的异化: 马克思《穆勒评注》中的"承认"问题[J]. 现代哲学, 2007(5): 16-20.
|
查尔斯·泰勒, 陶庆. 现代认同: 在自我中寻找人的本性[J]. 求是学刊, 2005(5): 13-20.
|
张义修. 马克思主义"物化"批判逻辑的再发现——基于对马克思、卢卡奇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概念史考察[J]. 社会科学研究, 2019(3): 148-153.
|
关锋.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践行与发展——以重大难题求解为中心的阐释[J]. 探索, 2020(3): 5-20.
|
蔡拓. 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审视与反思[J]. 国际政治研究, 2019(6): 9-30.
|
李包庚.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的百年探索实践与原创性贡献[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2): 1-11.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G].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9: 424-425.
|
习近平.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