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蔡基刚. "外语环境下"开展英语作为二语教学的范式探索——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回顾与反思[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5): 12-17.
文旭. 我对外语教育的几点看法[J]. 当代外语研究, 2018(4): 9-10.
文旭, 司卫国. 从复合型人才培养到"全人"教育——对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的再思考[J]. 山东外语教学, 2018(3): 50-60.
GARDNER R C.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周慈波, 王文斌. 大学英语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调查研究[J]. 中国外语, 2012(1): 48-55. doi: 10.3969/j.issn.1672-9382.2012.01.010
汤闻励.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研究分析[J]. 外语教学, 2012(1): 70-75.
刘宏刚. 中国学习者英语学习动机减退实证研究述评[J]. 山东外语教学, 2014(5): 68-72. doi: 10.3969/j.issn.1002-2643.2014.05.011
李昆. 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研究[J]. 现代外语, 2009(3): 305-313, 330.
徐宏凯, 谢洁, 杨挺, 等. 新冠疫情期间高校在线教学情势解析及提升线上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11): 102-111.
武黎. 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 现状、问题与提升途径——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视角[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12): 124-128.
文秋芳. 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思考与建议[J]. 外语界, 2013(6): 14-22.
文秋芳. 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5(4): 547-558.
文秋芳. "师生合作评价": "产出导向法"创设的新评价形式[J]. 外语界, 2016(5): 37-43.
文秋芳. "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 现代外语, 2017(3): 348-358, 438.
文秋芳. "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 世界汉语教学, 2018(3): 387-400.
张文娟.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6(2): 106-114.
张文娟. "产出导向法"对大学英语写作影响的实验研究[J]. 现代外语, 2017(3): 377-385, 438-439.
常小玲. "产出导向法"的教材编写研究[J]. 现代外语, 2017(3): 359-368, 438.
邱琳. "产出导向法"语言促成环节过程化设计研究[J]. 现代外语, 2017(3): 386-396, 439.
张伶俐. "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有效性研究[J]. 现代外语, 2017(3): 369-376, 438.
邓海龙. "产出导向法"与"任务型教学法"比较: 理念、假设与流程[J]. 外语教学, 2018(3): 55-59.
朱勇, 白雪. "产出导向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产出目标达成性考察[J]. 世界汉语教学, 2019(1): 95-103.
FREEMAN D L. Teaching Language: 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M]. Boston, MA: Thomson Heinle, 2005.
褚宏启. 核心素养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21世纪中国国民素质提升与教育目标转型[J]. 教育研究, 2016(11): 8-18.
王守仁. 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 外语界, 2013(6): 9-13, 22.
靳玉乐, 胡绪, 张家军. 教师一般育人能力的意义、特点与构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 93-100.
杨甜, 文旭. 从"自由"到"全人"——美国大学育人理念的嬗变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7(2): 50-56.
王玮, Davoud Borzabadi Farahani. 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从对"法"的拘囿转向对人的关注[J]. 教师教育学报, 2019(6): 55-62.
肖菊梅. 改"教授法"为"教学法"——陶行知科学化教学法思想的演进及启示[J]. 教师教育学报, 2021(5): 49-54.
任庆梅. 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动机调控对大学英语课堂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2021(1): 44-50, 60.
杨红燕, 何霜. 教师动机策略提升大学生课外英语学习动机的效果研究[J]. 外语界, 2019(3): 66-75.
陈时见, 韦俊. 论大学教学学术的双重属性[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6): 101-106.
张文霞, 李淑静. 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和教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相关要点解读[J]. 外语界, 2020(5):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