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行. 明会典[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9.
|
张廷玉. 明史[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
万明. 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 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
樊树志. 晚明大变局[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
晁中辰, 崔凤春. 明清鼎革之际朝鲜的义理之争[C]//韩国传统文化·历史卷——第二届韩国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韩国研究丛书之十六). 1997.
|
巫仁恕. 明清之际江南的逃难社会与文化[C]//第十五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戚继光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3.
|
张杰. 明亡清兴过程中的朝鲜因素[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4): 176-185.
|
桂涛. "祛文务质": 18世纪文质视野下朝鲜本国观与清朝观的转变[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8(3): 76-92.
|
吴元丰. 南明时期中琉关系探实[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2(2): 81-88.
|
徐玉虎. 明代琉球王国对外关之至研究[M]. 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 1981.
|
米庆余. 明代中琉之间的册封关系[J]. 日本学刊, 1997(74): 20-129.
|
朱淑媛. 清代琉球国的谢恩与表奏文书[J]. 清史研究, 1998(4): 94-101.
|
尤淑君. 明末清初琉球的朝贡贸易与其多重认同观的形成[J]. 世界历史, 2015(3): 5-19.
|
朱法武. 外力冲击下的中琉封贡关系研究[D]. 济南: 山东大学博士论文. 2014.
|
渡辺美季. 琉日関係における明清詔勅[C]//沖縄県教育委員会. 第十二回琉球中国交渉史国际学术会论文集. 2020.
|
蔡铎. 中山世谱[M]. 那霸: 榕树书林, 1998.
|
蔡应祥, 郑士纶. 历代宝案[M]. 台北: 台湾大学出版社, 1972.
|
明神宗实录[M].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
上原兼善. 鎖国と藩貿易―薩摩藩の琉球密貿易[M]. 东京: 八重岳書房, 1981.
|
土肥祐子. 中琉貿易における王銀詐取事件: 歴代宝案第一集より[J]. 史艸, 1994(总第35): 174-194.
|
偏安排日事迹[M]. 台北: 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 1972.
|
徐葆光. 中山传信录[G]//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 上.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0.
|
清世祖实录[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
林韑, 宮崎成身. 通航一览[M]. 东京: 泰山社, 1940.
|
林春胜. 林信笃. 华夷变态[M]. 东京: 东洋文库, 1958.
|
鹿児岛県史料[M]. 鹿児岛県: 歴史·美術センター黎明館調査史料室, 2012.
|
张学礼. 使琉球记[G]//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