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辉. 浙江省乡村绿道发展模式创建[J]. 城市规划, 2010, 34(6): 60-63.
|
HLITTLE C. Greenways for American[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0: 7-20.
|
周琪超, 徐文辉. 乡村产业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研究[J]. 中国园林, 2021, 37(1): 89-94.
|
陈永生, 卫超, 李莹莹. 基于生态资源特征的安徽省域绿道网总体规划方案与思路[J]. 中国园林, 2017, 33(1): 83-87. doi: 10.3969/j.issn.1000-6664.2017.01.017
|
田源. 浙江省山地型乡村绿道建设现状与规划设计策略[D]. 杭州: 浙江农林大学, 2019.
|
范勇. 基于资源要素评价和网络结构分析的乡村绿道规划研究[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6.
|
凯瑞斯·司万维克, 高枫. 英国景观特征评估[J]. 世界建筑, 2006(7): 23-27.
|
彭梅琳. 基于3S技术的江苏"团"区域乡村绿道规划研究——以姜堰区特色田园乡村绿道规划为例[D]. 南京: 东南大学, 2019.
|
郭晓彤, 韩锋. 欧洲乡村景观价值解读与评估方法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园林, 2021, 37(1): 110-115.
|
鲍梓婷, 周剑云, 黄铎, 等. 省域多尺度景观特征分类体系的建立——以广西多民族自治区为例[J]. 中国园林, 2021, 37(4): 52-57.
|
鲍梓婷, 周剑云. 英国景观特征评估概述——管理景观变化的新工具[J]. 中国园林, 2015, 31(3): 46-50.
|
胡剑双, 戴菲. 我国城市绿道网规划方法研究[J]. 中国园林, 2013, 29(4): 115-118.
|
乔路, 李京生. 论乡村规划中的村民意愿[J]. 城市规划学刊, 2015(2): 72-76.
|
汪伦, 张斌. 景观特征评估——LCA体系与HLC体系比较研究与启示[J]. 风景园林, 2018, 25(5): 87-92.
|
SWANWICK C.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Guidance for England and Scotland[M]. Gloucestershire and Edinburgh: the Countryside Agency, 2002.
|
王云才, 陈照方, 成玉宁. 新时期乡村景观特征与景观性格的表征体系构建[J]. 风景园林, 2021, 28(7): 107-113.
|
夏梦婷, 徐文辉. 基于多功能协同评价模型的乡村绿道规划研究[J]. 中国园林, 2021, 37(11): 86-91.
|
谭人华, 王艳慧, 关鸿亮. 基于GIS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景观视觉资源综合评价[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9, 21(5): 663-674.
|
莫美颖, 邓华锋. 福建洪田村森林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0, 35(1): 232-238.
|
范勇, 赵明远, 赵兰勇. 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乡村绿道网络构建策略研究——以宁海县胡陈乡绿道规划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7, 32(1): 68-74.
|
DANIEL T C. Whither Scenic Beauty? Visual Landscape Quality Assessment in the 21st Century[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 54(1/2/3/4): 267-281.
|
章侃丰, 角媛梅, 刘歆, 等. 基于敏感度-主观偏好矩阵的哈尼梯田视觉景观关键区识别[J]. 生态学报, 2018, 38(10): 3661-3672.
|
孙诗雨, 王云, 汤晓敏, 等. 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植物群落游憩适宜度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J]. 中国园林, 2019, 35(4): 129-134.
|
杨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绿道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 2016.
|
韩昊英, 张小东, 罗俊颖. 分散式乡村空间格局的规划模式建构与实践探索[J]. 规划师, 2019, 35(8): 32-37.
|
王崑, 郑伊含, 罗垚, 等. "城市双修"导向下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策略研究——以黑龙江省桦南县中心城区为例[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3(5): 182-194.
|
阮思念, 张鲲. 基于SP法的市民绿道游憩偏好实证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6(1): 99-105.
|
李海龙.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川西高原绿道游径系统线路规划方法研究——以康定市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8, 25(11): 58-64.
|
刘欣嵘, 尹海伟, 徐建刚, 等. 基于LCP的洛阳市多功能复合型绿道网络构建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8, 33(1): 126-131.
|